订阅

多平台阅读

微信订阅

杂志

申请纸刊赠阅

订阅每日电邮

移动应用

专栏 - 传媒春秋

传媒最喜欢的一场大戏
——美国总统大选中的电视辩论

张少威 2012年10月12日

张少威,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香港资深传媒人。

电视辩论已经从阐述政策的“巅峰对决”变成了带有娱乐性的“选美PK”,观众最想看两人的的仪表、举止、反应,简单一句话,看谁更会表演。

    美国两位总统候选人上周在丹佛大学展开电视辩论,共和党的罗姆尼“超水平发挥”,人气骤升。有民意调查显示,如果现在投票,他与对手奥巴马各有50%的获胜机会。众多名嘴在电视上公开宣布各自的“裁决”,将这场电视辩论狂炒一番,两大阵营的权威人士也抓紧机会“忽悠”选民,但实际上这种电视辩论对选民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首先,三家有线电视新闻台几个月来锁定候选人的一举一动,24小时不间断地报道他们的拉票活动,使他们的政策主张早已广为人知。其次,只要候选人“语出惊人”,在社交网站上马上会有大量的即时评论,经过各种转发令相关信息广为流传。因此,电视辩论已经从阐述政策的“巅峰对决”变成了带有娱乐性的“选美PK”,观众最想看两人的的仪表、举止、反应,看谁能沉着淡定处变不惊,看谁能绵里藏针盘问对方,看谁能穷追不舍痛打落水狗。简单一句话,看谁更会表演。这很像好莱坞大片或百老汇歌舞剧的首映,需要叫好又叫座。

传媒亢奋事出有因

    美国传媒特别是几大电视网对电视辩论的热情远高过普通选民,因为这场大戏能给他们带来大量观众,增加他们的广告收入。根据权威机构尼尔森集团提供的数字,这场电视辩论吸引了大约6720万观众,超过了两大政党全国代表大会最后一天观众人数的总和。大约3030观众收看了8月30日共和党大会闭幕日的实况转播,而9月6日民主党大会最后一晚的收视人数为3570万。为制造悬念,推高收视率,各大电视网均在辩论前展开倒数,介绍两位总统候选人的准备情况,包括在哪家酒店内进行模拟辩论,由谁在模拟辩论中扮演对手等等。两大阵营的公关大师则在辩论前不断放风,罕见地赞扬对方“口才好”,“经验丰富”,一定会在辩论中“展现风采”。这是为了给自己一方“减压”,让支持者们不要期望过高,以免在辩论后产生失望情绪。但从第一场辩论的结果来看,民主党选民对奥巴马普遍比较失望,因为他的表现(或者说表演)缺少亮点,没能刺激电视观众鼓掌叫好。

    另一方面,电视辩论还给各大电视台的名嘴们一个绝佳机会,让他们在辩论之后的几个小时内像拳击裁判那样“数点”,判定两位参赛者谁是胜者以及究竟赢了多少点。基本上每家电视台都请来观点对立的竞选专家,与电视台自己的资深记者和节目主持人一起点评辩论中的各个环节。这样的安排自然会令嘉宾与嘉宾、嘉宾与主持人之间在交流过程中擦出火花,令气氛更加活跃,以防观众转台。

候选人的顾问在丹佛大学辩论现场旁边的“忽悠厅”接受传媒采访 

    在丹佛大学辩论现场的隔壁设立了一个新闻中心,媒体称之为“忽悠厅”(spin room)。辩论一结束,两位候选人的多位政治顾问便来到这里接受记者采访。这些“政治化妆师”(spin doctor)每人身边都跟着一位特殊的随从,其责任是举起一个长方形招牌,上面写着这位顾问的名字,方便记者找到自己的采访对象。民主党的顾问是蓝色牌子,共和党的顾问用红色牌子,这也是平时代表两党的颜色。除了赞扬自己一方的表现,这些顾问还要回答记者的提问,为刚才候选人讲得不够好的某些方面做出补充,以便让传媒“完整、准确地”理解候选人的立场和观点。但是,各大新闻机构派出的都是资深记者,要“忽悠”他们绝非易事。面对着难以完成的使命,这些政治顾问只能尽力而为,争取“有所交代”。

    我最后一次采访这类总统大选辩论会是2004年10月9日,当时是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华盛顿大学,由共和党的在任总统小布什迎战民主党联邦参议员克里。在那场电视辩论过程中,两大阵营的助选人员不停地向“忽悠厅”内的记者散发一页纸的短稿,批驳对方刚刚提出的指控,抨击对方提出的数字与事实不符,速度之快,效率之高,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辩论会开始之前,应一位美国摄影记者之邀,我还与一位欧洲记者分别拿起两党的竞选广告牌,摆拍了一张外国记者采访美国总统大选的照片,回想起来非常有趣。

作者从采访新闻的人变成了“新闻人物”

人气飙升昙花一现

    罗姆尼本来一直在民意调查中落后于奥巴马,首场电视辩论之后,他迅速追上了奥巴马,这使得最终的选举结果更难预料。现在要看罗姆尼在第二场辩论中能否保持势头,甚至扩大优势转为领先。同时还要看奥巴马是否会吸取教训,抓住对手的弱点主动进攻,争取尽早扳回一局。罗姆尼近日的人气飙升有可能是时来运转,也有可能是昙花一现。不管结果如何,这几场辩论都会为美国传媒带来炒作的新话题,让大选的倒数过程更富娱乐性。

作者现为香港卫视《决战外交》节目主持人。曾任香港《大公报》助理总编辑、香港《大公报》驻美首席记者,并曾两度当选纽约外国记者协会(New York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主席。2008年开始担任香港凤凰卫视《时事辩论会》嘉宾及《时事开讲》、《新闻今日谈》评论员。现任教于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研究生课程,曾任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国际新闻系副教授。

我来点评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中国煤业大迁徙

500强情报中心

财富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