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之道
“益”,《说文》中解释:“饶也。”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饶,饱也。凡有余曰饶。易象传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益卦上巽下震。巽为风;震为雷。风雷二物,相益者也,风烈则雷迅,雷激则风怒,两相帮助,故曰风雷益。
雷下而愈威,风上而愈弱,故为损上益下之象。卦之为象,下为本,上为末,损上益下则为弃末固本,为增益之象,故名益卦。益为增益、帮助之义。此卦与损卦相反。它是损上以益下,后者是损下以益上。二卦阐述的是损益的原则。
益卦和损卦谈论的都是属于长远性的利益,而不是短期、即刻性的,它们的卦辞中都有“利有攸往”。既然上行惠下之道,利益万物,动而无违,何往不利,故曰“利有攸往”。所谓有利于前往,也就是做某事是有利的,可以放心去做。放心去做的事情,意味着牺牲短利,谋求长远利益。
在卦序上,益卦为继损卦而来。《序卦》曰:“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 当事物损到无所再损的时候,接下来的就是益了。损益如循环,损极必益,益极必损,犹否极泰来,理之自然。
《系辞下》说:“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损,《象传》:“君子以惩忿窒欲。”克制絈念,杜塞贪欲,便是修德,故为德之修。益,《象传》:“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迁善改过,其德日益充裕,故为德之裕。损卦是道德的修养,益卦则是道德修养的发扬光大。
《系辞传》又说:“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忿欲都是与生俱来的习气,最难革除。惩忿窒欲,一开始一定很感为难,必须勉强惩之窒之,有一分惩窒的工夫,则有一分修德;修德愈增进,则惩窒愈容易,是为先难后易。益是增益,能长养宽裕于物,皆因物性自然,不空虚妄设其法而无益。《彖传》曰:“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这里说的其实就是不设之义。天施气于地,地受气而化生,亦是“损上益下”。其施化之益,没有方向、处所的限制,可以说是无所不至,故曰“天施地生,其益无方”。然虽施益无方,不可恒用,当应时行之。对一切有益的事,关键是把握时机将其办好。
《系辞传》还说:“损以远害,益以兴利。”意思是说,损卦是要人远离有害的东西,益卦是要用来兴建有益的事物。正所谓“损有余,补不足”,损卦是将多余、过剩和不需要的东西去除掉;而益卦则是将不足的、缺乏的、需要但欠缺的东西设法增补之。
所以,“益”的真谛是,多的去施与少的,丰富的去帮助贫乏的。“丰富”这两个字,包括了学识上、道德上、经验上……的富裕,而不是光指在物质上的富裕。“损上益下”、“损多益寡”的施与者本身必须是有剩余的,就像老师教导学生一样,老师本身的学问道德,必须是丰富健全的,而不是滥竽充数地去误人子弟。
“风雷益”的“综卦”是“山泽损”,两个卦不但卦象颠倒,而且卦德也完全相反,但是这两个卦却有着几个共同点:(1)与时偕行;时当损则损,时当益则益。(2)不论是“损下益上”,或是“损上益下”,在事前必须要先斟酌一下自己的能力。(3)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去了解对方,看看对方是不是真正需要帮助。
另一方面,“损上益下”的出发点,第一必须要“诚”,第二必须要“没有目的”,第三是不去要求回报。有失必有得,有损必有益;益卦阐释损己益人的原则。损己益人,急公好义,必然使人喜悦,赢得赞美。而且施就是受,诚心诚意帮助他人,必然也会得到诚心诚意的回报。获得信任与支持,就可以团结力量,集中意志,成就大事,甚至冒险犯难。但动机必须纯正,目的必须正当,而且把握时机,适切运用。在受益的一方,也必须柔顺、谦虚、中止,他人才会乐于帮助。
沈家铨认为,仔细地体会“山泽损”和“风雷益”,可以发现,“山泽损”的损是上下二损,“风雷益”的益是上下二益。因为损下益上是下损,下损则本伤,所以损卦的益上亦为损,是为上下二损。而损上益下是下益,下益则本固,所以益卦的损上亦为益,是为上下二益。卦曰:“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从卦象来看,雷动风行,无所沮塞,所以称之为“利有攸往”。益卦的六二与九五,都中正而且相应,而下卦震是动,利于前进,又上卦巽是风木,被风吹动的木,象征船;因而用“利涉大川”来暗示可冒险犯难。“利有攸往”中本已含有“利涉大川”的意思,此处又再强调,意在告诫人们天下事往往有因主动争取方可获益的情况,一旦遇上这样的机会,要奋力以求,争取有益的结果,千万别错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