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性与情

性与情

胡  泳 2014-06-11
儒家认为,性与情相互依存,没有性,就无所谓情;没有情,性就归于虚无。

《财富》(中文版) -- 北宋程颐认为《中庸》首章是“孔门心法”,孔子的孙子子思因担心它在流传中出现偏差,于是“笔之于书以授孟子”。《中庸》原为《礼记》第三十一篇,后来经过朱熹,编入四书。其主旨在于探讨人性的内在条件与外在行动之间的关系,由此涉及属于本体的根源性问题。儒家关于人性本质的理论可以在此找到。

    《中庸》开宗明义,说了三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三句话听起来简单,但是含意深长。甚至可以说,性、道、教,构成了儒家的“人性密码”。

    首先来看“天命之谓性”。天命,天所命生人者也。天,自然。朱注:“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

    这一句意谓:人的本性是天所赋予的。即是说宇宙万物的性,都是自然而有的,此即天性;此天性中有其自然之理,亦即是天理,故朱子说:“性,即理也。”

    《郭店楚简》言“性自命出,命自天降”,意思相同。我们今天还常说“天性”。劳思光说,天命一词,是与“人为”对立的词语,意指“非人为的”,转为“本有的”。“天命”在此是指“天的命令”,引申为天所赋予、所安排的。古人相信天是万物的本源,因此万物的本性皆是出于天的安排。但须注意,“天命之谓性”只是单纯地指出人的本性是来自天的赋予,并未说明这种本性是善是恶。

    按朱熹的讲法,五常就是五行,健顺就是阴阳。性既指人性,也指物性,禽兽有性,草木亦有性。理则既包括人的仁义之理,也包括物理。明高拱对朱熹的说法另有非议,他在《问辨录·中庸》说:“《中庸》为学者作,皆人理也。而伊川、考亭动兼人物言之。夫人有人之性,物有物之性,岂以人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犬之性欤?且盈天地之间惟万物,凡草木土石,诸件皆物也。若谓人物之生,各得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则不知草木土石其健顺五常之德若何?若谓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则不知草木土石其当行之路若何?理难通矣。”(《高拱论着四种》,中华书局,1993年,第102页)。

    其实,在性、道、教的解释中,朱子最初亦是仅从“人”的角度进行阐发,但后来经过修改,特意加入了“物”在此三者中的地位,始终以“人物”并提。朱子这一“人物”并重的解释引起后学的争议和不满,他们认为“物”不应该、也没有能力与“人”一样禀受、领悟与弘扬“道”,对“道”的接受与弘扬是人作为万物之灵所独有的本性,是人、物之间的根本差别。

    回到人性上来,儒家说人性得自天命,则人性就是天性,谁都不能改变,而只能顺从之,从而将性与天道相打通,不仅说明了人性的来源,而且为人性的合法性取得了形而上的依据。这与《大学》中的“明明德”是相应的。朱子说“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明德”与“性”是任何人本来就具有的。但普通人自己虽有,但却不认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欲望,也就是情,被这个情所障碍了。

    古代最早的人性论是性情不分,以好恶之情为性,以喜怒哀乐为性,把人的感情现象直接当作人与生俱来的本性。《郭店楚简》主张道始于情,情生于性。比如,喜气畜于内,喜情发于外,喜气是喜情的内在根源和根据,故曰“情生于性”。

    后来的儒家认为,性隐存于人的体内,无法进入人的视野,但它确实存在。就好比一口钟,只要没有外物的撞击,它是寂然无声的,但它体内却隐含着一种发声的能力。人性也是如此,它是一种能力,在没有外物的作用时,它含而不露。当外物影响到人,体内的反应机能启动后,性就会外发,呈现出喜怒哀乐的不同形态,称之为“情”。情是性外发时的表现形态。性与情相互依存,没有性,就无所谓情;没有情,性就归于虚无。

    《礼记·乐记》说“人心之动,物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而后好恶形焉”,“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喜怒哀乐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在这些说法中,都体现了一种内心与外物的对比,认为心之动、欲之动、好恶之形,都是由“物”所引起的。朱熹在解释《中庸》的“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时说:“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中庸章句》)

    情在《乐记》中有多种表述,如哀、乐、喜、怒、敬、爱之情。《乐本》云:“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既然“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那么情就有产生的必然性。随着“物至知知”(郑玄注:知知,每物来,则又有知也,言见物多则欲益众),就会导致“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情的不断变动、难以控制蕴涵着一种迷乱的危险,由此引出了“理”与“欲”在儒家人性论上的长久冲突。(财富中文网)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