懋勤特喜书无逸
《财富》(中文版)-- 当圆明园起初被康熙赐给皇四子胤嫘作为府邸私园时,以自然景观为主,具有文人隐士园的风格。在雍正登基之后大规模扩建,“建设轩墀,分列朝署,俾侍直诸臣有视事之所”,才出现了前朝后寝的空间配置,成为兼具听政中枢功能的园林。乾隆进一步扩建之后,百余年间,清帝在圆明园的居住时间多于在京城内的皇宫紫禁城。这大约是由于受到满族游猎文化的影响,满人喜林莽、长骑射,爱凉爽、恶溽暑,所以皇帝厌久居宫城,而宁愿在宫外寻找风景优美之处居住。
圆明园既是朝政场所,也是帝王日常起居、游憩、饮宴之处,具有双重功能,可以由此观察文人雅士的趣味与帝王趣味的奇妙混合。
作为宫廷的圆明园,必须体现出帝王的统治理念。例如,正大光明殿坐落在二宫门(即长春园大宫门,是皇帝出入的专用门)内的正中央位置,其名意谓伟大统治者胸襟开阔、言行正派。这部分的建筑完全依照紫禁城里的主殿太和殿复制而成。殿内有雍正帝手书楹联“心天之心而宵衣旰食;乐民之乐以和性怡情”。东壁悬御书《周书·无逸》,引周公戒成王之典,警惕帝王勿耽于享乐;西壁悬《豳风图》,取《诗经》之意,促为政者关心民间疾苦。
作为劝诫之物,《无逸》与《豳风》都是精心选取的。乾隆帝为圆明园九州清晏之清晖阁御题楹联云:“稽古重图书,义存无逸三宗训;勤民咨稼穑,事著豳风七月篇。”“三宗”指商代祖乙(享国75年)、武丁(享国59年)、祖甲(享国33年)三位国君,《无逸》篇讲这三位国君惠于庶民,故在位时间长。“豳风七月篇”典出《诗经·豳风·七月》,描写西周时代奴隶终岁劳作,保证了贵族们的奢华生活,而他们自己却陷于饥寒交迫的困境。乾隆帝这幅楹联的寓意十分明确:要想江山坐得稳、坐得长,就要关注民间疾苦,跳出享乐的陷阱。
正大光明东有勤政殿,雍正为之御书匾额二块,曰:“勤政亲贤”、“为君难”,含义深邃。为君与为臣孰难?乾隆帝解释:“为君难,为臣不易。”创业与守成孰难?乾隆帝也有解释:“创拨乱之业其功既难,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将为君与为臣、守成与创业之两难算都说全了。在勤政殿,乾隆御书楹联两幅:“至治凛惟艰,修和九叙;大猷怀用葽,董正六官。”“懋勤特喜书无逸,揽胜还思赋有卷。”
第一幅楹联中,至治,即最完美的国政。凛,严肃、敬畏之意。九叙,即次第;修和,即谋求和谐。上联的意思是:对至治的艰巨性要有清醒的认识和敬畏的态度;应该按照规定的等级次第和功劳大小予以授官和奖励,以谋求政治和谐。“大猷”,意思是“大道”或重要的决策、规划、谋略等。《书·周官》:“若昔大猷,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葽:治理。“董正六官”是指监察纠正六卿之官。下联的意思是:要实现用“大猷”来治理,同时对中枢高官有一整套监察纠正的制度,确保国家的权柄始终掌握在可靠的、有作为的官吏手中。
第二幅对联再次提到了“无逸”。周公还政给周成王,但是怕成王在掌权之后贪图享乐、荒废政务。于是,专门作了一番告诫,要他“知稼穑之艰难”,解民众之疾苦,同时要“懋勤”不辍。据史家研究,大清帝王,尤其是康、雍、乾三代,的确勤于政事,并无怠政。他们在中南海设有勤政殿,承德避暑山庄设有勤政殿,静宜园(今香山公园)设有勤政殿,圆明园也设有勤政殿,作为皇帝听政和处理日常政务之所。
这些山水泉石的游乐去处,因何标榜“勤政”二字?在勤政殿内,还要用各种文字表达形式,或匾额,或对联,或长篇大论的巨幅题记,引经据典来论述“勤政”的特性?其渊源要远追孔夫子。
雍正在《御制圆明园记》当中写道:“昼接臣僚,霄批章奏,校文于墀,观射于圃,燕闲斋肃,动作有恒,则法皇考之勤劳也。”他提到要努力效法自己的父亲,也就是“圣祖仁皇帝”,后者于1677年明确宣布清廷要将治统与道统合一,以儒学为治国之本。孔子说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而为政以德的最基本要求就是亲民爱民。亲民爱民要通过勤政来实现,雍正在位期间,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常“自朝至暮,一日万机”,而且终年不息。
其次,要“贵德而尊士”,这样才能够令“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孟子·公孙丑上》)。《御制圆明园记》:“春秋佳日,景物芳鲜,禽奏和声,花凝湛露,偶召诸王大臣,从容游赏,济以舟楫,饷以果蔬,一体宣情,抒写畅洽,仰观俯察,游泳适宜,万象毕呈,心神怡旷,此则法皇考之亲贤礼下,对时育物也。”这是说,皇帝要亲贤任能,努力对时育万物。既然天按照四时生育万物,那么雍正自己也要效仿先帝,按时去成育万物。
再次则是修身。雍正进一步说:“尝稽古籍之言,体认圆明之德。夫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若举斯义以铭户牖,以勖身心,虔体天意,永怀圣诲,含煦品汇,长养元和,不求自安而期万古之宁谧,不图自逸而冀百族之恬熙。”这里讲到康熙赐名“圆明”的含义。《御制圆明园记》说:“园既成,仰荷慈恩,锡以园额曰‘圆明’。”康熙皇帝赐名“圆明园”的时候,胤嫘还是一位皇子,并非储君,所以可以把这一赐名视为康熙对胤嫘人品的期望。当然,随着雍正继位,也可以说此二字构成了贤君明主的理想标准,即品德圆满、行事光明,恪守儒家中庸之道。(财富中文网)
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学教授,
联系方式﹕ yhu@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