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多平台阅读

微信订阅

杂志

申请纸刊赠阅

订阅每日电邮

移动应用

专栏 - 生活廖理

互联网语境下的书店情话

廖敏 2016年01月21日

廖敏,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资深媒体人,曾任时尚传媒集团全媒体总编辑、《时尚旅游》主编。长期关注生活时尚、商业潮流、健康养生及休闲旅游文化,是国内时尚领域的领军媒体人之一。
“书店”是否会被重新定义还有待发现。但不管是以书为本、坚持小众,还是兼收并蓄、发展文化综合体,能够坚守住一方阅读空间就都是爱书人的小确幸。爱书人应该感谢书店人的每一分努力。因为最有趣的是人,其次才是书。

我理想的生活街区步行距离内最好有这样几个店:一个像样的菜市场,一个像样的面包店,一个像样的裁缝店,一个像样的书店。这四个中间要数书店最难。一个像样的书店自然就该卖几本像样的书,那种热衷售卖成功学、厚黑学、青春文学、玄幻文学这类潮流书籍的店不在此列。

作为一个干什么都只有三分钟热情的懒人,看书是我为数不多坚持下来的一个嗜好。当年选工作,很大因素是因为单位周边有几家像样的书店——三联、中国书店和古籍书店。很长一段时间里,上班的一大福利就是午休时分或者下班以后蹓跶到几家书店乱逛一通。对我来说,是抱着看海的心情去逛书店。在大海面前,没有人不会安静下来吧。何况大海还会给你带来礼物呢,贝壳也好,漂流木也罢,喜欢就好。这三家店各有特色,自成一体。尤其是三联,在当时简直就是书迷找到组织的地方,可谓要颜值有颜值、要内涵有内涵。弄得人隔段时间不去就有点闹心,必须晃过去如同交保护费一般地买上点什么才能踏实。

开书店是门老生意。但凡一个像样的城市要是没个像样的书店都说不过去。反过来,书店也会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给人多一个在这个城市逗留的理由。不管在哪,书店和菜市场都是我有兴趣闲逛的两个地方。似乎只有逛完这两处,才能感受到那个城市的温度。季风之于上海,博尔赫斯之于广州,精典之于重庆,二楼书店之于香港,Strand之于纽约,城市之光之于旧金山,莎士比亚之于巴黎,Black-well'之于牛津,Oxfam和Magma之于伦敦,Elliot Bay之于西雅图……在我的旅行地图上,城市跟书店密不可分。若是有些凋零了,有些消失了,我的记忆拼图也就缺了个角。

开书店曾经是门好生意。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全国据说有过一千四五百家独立书店。不要说成都、贵阳、南京各有几十家,就连齐齐哈尔这样的城市都不止一家。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北京更是风云际会。如今能留下来的十之八九都已经成为城市文化地标,是如同独角兽般的稀有存在。

开书店的自然是书生,没点文化理想不会干这个,也干不了这个。万圣书园刘苏里说过一句:“幸福的书店只有一种,不幸的书店各有各的不幸。”个中甘苦,冷暖自知。这几十年,国外独立书店先后被连锁书店和网购洗牌。在我们这则更加彻底,连锁书店这一篇儿还没来得及打开就直接快进到了互联网的凛冬时代。现在的人要么根本不看书,要么在电子设备上看,书店想生存下去不容易。

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却奇迹般的成为实体书店回暖的一年。光是上海,就开出了半层、诗·集、衡山·和集、MUJI Books、言几又、西西弗、犀牛、Mephisto等近十家书店。而2016年,还有一波新书店将在上海开业,包括诚品。另一端,一些电商开始涉及实体书店。美国的亚马逊在西雅图开出了第一家实体书店,当当网也宣布未来三年内将在全国开出近千家实体书店。“书店”是否会被重新定义还有待发现。

诚品创办人吴清友先生曾多次在公开演讲中提到:“没有商业我活不下去,没有文化我不想活”。很难想象到底是怎样的定力才能让吴先生在长达15年的亏损中一锲而不舍地探索“找到文创产业里兼具理想和生存的成功模式”。开书店必须得一边坚信阅读空间、文化氛围以及爱书人之间的交流是不可替代的,一边不断求新求变。万圣的杀手锏是书单,单向街的招牌是文化沙龙,社区书店读易洞在阅读邻居基础上推出的“DIAO计划”帮助买书人拓展阅读视野,杭州晓风书屋 “书店里的偶遇”制造邂逅,贵州西西弗书店则积极和商业地产公司开展合作走大众精品路线……不管是以书为本、坚持小众,还是兼收并蓄、发展文化综合体,能够坚守住一方阅读空间就都是爱书人的小确幸。

爱书人应该感谢书店人的每一分努力。因为最有趣的是人,其次才是书。

我来点评

相关稿件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中国煤业大迁徙

500强情报中心

财富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