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强生公司麻烦不止
虽然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与制药公司之间的关系总是疙疙瘩瘩的——“他们是死对头,”一位制药公司的高管说——但这种关系通常是可以预料的。每隔两到三年,调查员就会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忽然拜访非处方药的生产工厂。大约一周后,他们会起草出一份调查报告,如果发现严重的问题,就会发出一份“483表格”。然后,在理论上,这家公司就会采取措施纠正这些问题。
2008年2月,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考察了福特华盛顿的运作,发出了一份简短的“483表格”,指责麦克尼尔公司一塌糊涂的调查结果。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决定,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左右再次考察该公司。这一次是在2009年6月,发现了6处错误,其中又一次包括了对投诉和调查处置不当的问题。这促使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检查了麦克尼尔公司设在波多黎各拉斯彼德拉斯的工厂,那里是该公司生产超强泰诺的地方。调查持续了两个多月,在此期间,麦克尼尔公司开始宣布召回有霉味的泰诺抗关节炎药物。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收到了几十份消费者的投诉,其中有些人说,那些难闻的药物使他们发生呕吐。于是,该局因麦克尼尔公司没有纠正2008年提出的问题而提出了强烈谴责。麦克尼尔公司辩称,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一直到2009年,公司才发现霉味来自于经过化学处理的木垫。
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说,2009年7月,他们有了更加惊人的发现:那年夏天,麦克尼尔公司雇用了一些公司,暗中收回了有问题的药物。2008年底,麦克尼尔公司意识到,它曾将没有通过质量检验的美林投放市场。该公司没有将此公之于众,而是雇用了一些公司,让他们光顾每一家便利店,买下他们能够找到的所有美林。强生公司说,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已经被知会过,该公司将找回所有的产品”。但是,参与此事的一家公司在一份备忘录(汤斯负责的委员会公布了这份备忘录)中似乎写得明明白白:“你们在购买药品的时候要装得像一个普通的消费者。一定不能提到这是在召回产品!”(强调符号为原本所加)
到了2010年,监管部门更加明显地发现,麦克尼尔公司的质量控制正在发生系统性的崩溃。2月,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召集麦克尼尔公司和强生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开了一次会。据《财富》杂志获得的一点点消息显示,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因为麦克尼尔公司没有“及时”通知它将要采取的行动而提出了谴责,并且威胁说,如果它还发现了该公司在其他方面存在问题,就会采取行动。两个月后,监管部门的人又回到了福特华盛顿,并且又发出了一份“483表格”。虽然这种报告通常是枯燥乏味的,但这份表格的措辞却极度令人难堪。报告形容工厂里“灰尘密布”,“天花板上还有一个大洞(裂缝)”。报告指责麦克尼尔公司没有防止原料被细菌污染,也没有防止药物中不被添加过多的活性成分;而且,当消费者投诉药物中有黑点时,公司也没有采取纠正措施。
戈金斯在5月份的听证会上承诺,强生公司会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做每一件该做的事。但是,情况似乎只是在进一步恶化。7月,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再次发出了“483表格”,这次针对的是麦克尼尔公司在宾夕法尼亚州兰卡斯特的工厂。就在同一周,强生公司宣布,福特华盛顿的工厂在2011年之前不会重新开工,有300名工人将失去工作。强生公司最近公布,今年的销售额将因为召回降低6亿美元;该公司已经被许多个州的总检察长质询;还收到了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联邦大陪审团的传票。强生公司表示,公司正在配合这些调查,但对于公司的消费者来说,存在刑事调查令他们觉得不能安心。
现在,强生公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双强有力的手。但是,比尔·韦尔登仍然不在公众面前露面。几位已经离开强生公司的最高层管理者说,他从来没有太多参与消费者产品事业部的事情。韦尔登和前任不同,他从来没有在麦克尼尔公司工作过。以前的一些员工说,过去韦尔登曾经公开承认自己不了解消费者产品事业部。(一位公司发言人说韦尔登对麦克尼尔公司“非常有信心”。)消费者产品事业部的业务价值160亿美元,占强生公司总收入的25%左右。韦尔登对此业务漫不经心的态度,似乎受到了华尔街分析师的默许,他们很少在盈利通报会上问韦尔登关于消费者产品事业部的问题,认为它无关紧要。
但是,韦尔登究竟能给强生公司留下什么,将取决于麦克尼尔公司的命运。泰诺是强生公司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品牌之一。它可能不是一个增长很快的品牌,但却是一个现金牛业务,多年来一直靠它抵御着来自一般药物制造商的竞争,还能收取高价。实际上,麦克尼尔公司召回的儿童用液体药物在市场中有非常强大的地位——大约占市场总值的70%——以至于即便在今天,父母们要在空荡荡的药店货架上找到一种替代品,仍然很费劲。他们将不得不到其他地方去寻找了,强生公司的竞争对手已经迅速地抓住了这部分市场份额。“它们装在瓶子里的是信任。”一位前麦克尼尔公司的工程师说。“现在,为什么还会有人在泰诺上花高价呢?”这个问题总有一天也会成为一项了不起的案例研究。只不过,这一次强生人提到这一点时,将不会那么自豪了。
译者:廉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