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箱子上的舞蹈

史颖波
2012-07-13

十年前,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曾接受《财富》(中文版)的专访。十年后,本刊编辑再次来到深圳蛇口,走进中集集团的研发中心,走进麦伯良的办公室,看到了一个中国制造的升级版本。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20世纪90年代末到过美国的中国人,一定对高速公路上疾驰的一种车辆有印象:像卡车又不是卡车,好像是集装箱装上了轮子,“漂亮而且装卸效率非常高,”李贵平说:“开起来呼呼的。”李贵平是中集车辆业务的负责人。在中集工作了25年,他很为自己的工号骄傲:第80号。

    1999年下半年,麦伯良找来一位总工程师,拿出几份广告和几张照片,让他好好研究一下照片里面那种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开的车。当时中集的上上下下还不知道它的中文名字,只知道美国人管它叫“Trailer”,术语叫做半挂车。所谓半挂车,前面是重卡作车头,后面是半挂车。对于公路运输业来说,重卡提供的是动力,半挂车提供的是方案。“谁更重要呢?我认为我们更重要。谁更专业呢?我认为我们更专业。”李贵平说。一般来说,车头和半挂车的比例是1:2。因为把半挂车送到目的地之后司机会去拉另一辆半挂车,换言之,每生产一辆重卡就会产生2台半挂车的需求。

    中国在高速公路上的投资一掷千金,但中国的公路上跑的半挂车绝大多数是第一代技术,“很粗糙,很简单,奇形怪状,看上去就没法看。”李贵平说。中国的半挂车还处于第一代的技术,比欧美相差30年,这就是中集车辆的机会。

    2002年的一天,麦伯良找到李贵平。半挂车前前后后弄了3年,不能一天到晚探索,总得弄点商业化的尝试。麦伯良对李贵平说:“你先来啊?”他给了李贵平5个人。这5个人把中集带入一个新市场:中集车辆板块2011年的销售额是167亿元,在专用车市场普遍亏损的情况下,实现了5亿元的净利润。在中集集团的9大业务中,李贵平执掌的中集车辆仅次于刘学斌的集装箱业务。这两项业务均占到中集集团营业额和利润总额的10%以上。

    李贵平把深圳、广州地区的集装箱拖挂企业作为自己的客户群,很快拿到了第一笔订单。2003年7月份,中集拿到马士基1.2万台的集装箱骨架车订单。“那个时候,我们的工厂还没有建好。”李贵平说:“很偶然,就试试看,就来了。”马士基是中集在集装箱领域最大的伙伴,从购买集装箱到购买运输集装箱的骨架车,顺理成章。

点击可放大图片

    在接下来的6年当中,中集在全球投资建设和收购了接近30家企业以壮大车辆板块,到2009年,中集车辆的生产能力和规模位居全球第一。2010年3月,被同事们戏称为“洋务派”的李贵平出任中集车辆的董事总经理。上任的第一件事,他意外地宣布调整:“我们过去统计都是以营业额为主的,我上来就说我们先不要讲这个东西,我们以利润为主,强调投资回报。”李贵平改造了公司的销售体系,剥离了收益率不高的公司,停止了纯粹的产能扩张,降低公司的负债率,把钱花在第三代半挂车的研制上。

    2008年,李贵平在参观代表世界半挂车一流水平的德国半挂车制造企业时,其15分钟的节拍化生产能力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认定这种像生产卡车一样的流水线模式,是半挂车的未来,是他要做的事情。

    第三代半挂车和目前的第二代半挂车技术截然不同。后者是客户提什么,厂家就尽量按照他的要求去做,导致零部件的数量大、精度低。而第三代半挂车强调零部件的共用化,用有限度的零部件拼出各种各样的车。“像拼乐高积木,用几百块的积木可以拼出无穷无尽的玩具。”

    运输,“在海上就是集装箱,在陆地就是半挂车。”李贵平说:“我们对运输的看法就是要专业化。公路运输最最重要的是要有效益,轮子一定要转,一定要有回程货。”比如一台半挂车,去程运的是钢卷。钢卷要想固定住,地板上面就要有个V型槽。回程的时候运一般的货,比如托盘。“我们就会设计一个楔型块把V型槽填平,就可以运了”。再比如冷藏车。去程从北方拉的冻肉,温度是零下18度,回程从南方运回水果,温度要求是零上4度。所以,半挂车的温度要能调节。 “用托盘装水果,最好还有东西挡住它,否则你一转弯、一刹车,东倒西歪撞烂了就没用了。”李贵平说:“设计的时候要全部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这样的车和普通的车零件的共享性是90%,零部件的变化很小,只是拼装的问题。

    几天前,李贵平刚从德国回来。中集车辆设在德国的研发团队,包括德国人和比利时人,已经花了两年半的时间研制第三代半挂车。现在,设计图纸,生产制造流程的规划已经基本完成。中集已启动在德国南部的投资项目,购买了一块地,斥资3,000万欧元,打算盖一个现代化的装配工厂。

    说到今年中集车辆的前景,“中国市场要面临需求下降的考验。欧洲的情况也不乐观,唯一比较灿烂的就是美国。”李贵平说。今年1~5月,中集车辆的美国公司Vanguard营业收入同比增加50%以上,利润同比增长300%。Vanguard 是中集在2003年上半年以450万美元收购的。在首轮谈判中,这家濒临破产的公司向中国人开出了1,700万美元的价格。中集耐心地等到这家在美国排名第8位的半挂车公司进入清盘和拍卖程序之后,以唯一的出价者完成收购,但是,直到去年,Vanguard才扭亏为盈。中集车辆在美国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

    麦伯良曾经深入研究过美国通用电气和日本企业的多元化战略。当时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多元化不好,专业化才好。“多元化找死,不多元化等死”,但是,麦伯良不满足集装箱业务每年几十亿元的营业额,在他看来,中集的多元化别无选择。“必须要解决发展的问题,那就必须多元化。”多元化有很多种,“我们走的是相关多元的路。”

    麦伯良所说的“相关多元”,其实就是顺势而为。在顺势而为地以半挂车为切入点进入公路运输领域之外,早在1999年,麦伯良又开始盯上了集装箱的另一个门类:罐箱。

    1999年,中集在南通建立了罐箱生产基地,从最初的年产300台上升到7,000台,这让远在欧洲的家族企业荷兰博格工业公司(Burg)感到了对手的实力。博格工业在20世纪70年代将罐箱生产基地从欧洲转移到了南非。凭借其技术优势,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一度超过50%。

财富中文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富媒体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0条Plus
精彩评论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