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番谈判之后,2006年,中集和博格对外宣布了并购的意向,两家合并之后,在全球罐箱市场的占有率将超过80%,不想招来欧盟的反对。于是,中集不得不宣布中止收购。这也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因为并购引起欧盟的反垄断调查。一年之后,双方重新设计了交易架构,将南非罐箱业务剥离出去,以总额1亿欧元的价格完成收购。后来,博格也成为李贵平的中集车辆在欧洲市场的落脚点。
博格旗下有一家生产静态储罐的公司Holvrieka。2007年,他的中国公司落户南通,成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大罐生产基地。2009年建成投产之后,迎来了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商法国路易达孚公司(Louis Dreyfus)的7台船用槽罐订单,由此,中集涉足食品饮料罐式业务。
2007年,中集间接收购了城市燃气运营商新奥集团持有的安瑞科能源装备公司42%的股份,以拥有其运输天然气的大容积高压气瓶车市场。2008年,中集完成了对德国气体工程公司TGE的收购。TGE在LNG(液化天燃气)和LPG(液化石油气)等领域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之后,中集又将南通罐箱、张家港圣达因和Holvrieka等业务注入安瑞科,安瑞科成为中集多元化版图上的第三个领域:围绕LNG和LPG的能源化工和食品储运装备产业链。
去年,凭借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爆发和罐箱市场复苏的机会,中集安瑞科的营业额达到80亿元。“早三年我就说了,天然气在未来十到十五年是非常黄金的发展期。那你说是不是真的呢?我认为我的判断99.9%不会出问题。”麦伯良说:“过去我判断,中国一定会成为集装箱制造大国、强国。现在我又判断,海洋工程一定往中国转移,中国做成海洋工程的第一大国、第一强国,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那是不是真的呢?时间来证明,我认为我这些判断不会出问题。一定是对的,没有悬念。”
从2008年到2012年,中集先后斥资4.87亿美元收购了烟台来福士约88%的股份。中集进军海洋工程给了资本市场巨大的想象,它在A股市场的股价一度飙升至30元。但是,2011年,中集年报披露,海工业务巨亏11亿元。顿时,中集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我没有预计到有这么大的亏损。”麦伯良非常坦率:“我跟董事会说应该是亏损7个亿。”导致亏损严重超出预算的原因,他认为有两个,其一是自己的要求过高,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解决比较多的问题;其二,也是最重要的,“认识得不够深透,对海工的特点不够了解,太乐观了。”
不能按时交付,是中集来福士倍受指责的地方。“他们跟我说几座平台7月份就可以交付,汇报听下来我自己也觉得问题不大,但结果到12月份才陆续交付。多了5个月可是不得了的成本呐!”面对巨额亏损的打击,麦伯良建议董事会扣除了自己100万元奖金。“因为我对董事会的承诺没有达到。”麦伯良说:“反正没有做到就要担当,我扣自己的奖金可以吧!”
麦伯良意犹未尽地说:“说句不好听的话。虽然海工亏了11个亿,但去年集团业绩是最好的。这个坎你过不去,过不去你就死了,过去了你就肯定赢了。”今年5月份的股东大会上,股东对海工的指责让麦伯良倍受压力。“我很清楚,谁来干都需要时间,我没有本事明天就把它扭转乾坤。我没有这个能耐。”
麦伯良对海洋工程一往情深,这是“我十几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思考和研究的行业”,但是,麦伯良一直没有能够如意。1999年,中集的顾问麦肯锡采用波士顿矩阵,和中集管理层一起挑选了十个中集未来的方向,造船是其中之一。“我集装箱的客户是谁?船公司。船公司除了集装箱,还要船呀。船是什么,也是用钢板也是用油漆,跟我做集装箱的主要原料很多都一样。这些都是我的优势可以延伸的地方。”麦伯良把前前后想的很清楚。方案做好了,谈判也完成了但却无果而终。2008年,麦伯良提出进军海洋工程,有的董事再次犹豫。“但是他们不好意思再反对了。因为我当时提出的观点是,海工产业大了去了。中国在这个产业上还很弱,多中集一个企业做我不知道有什么不好的。” 今年3月,中集来福士又签订了一个北海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合同,这是中集来福士的第十座深水半潜式平台。
30年的耕耘,麦伯良为中集铺设的九大板块“基本上成型”,这是“中集布好的一个局,这个局是为了让我们走向世界级企业的结构,也是我们转型升级的结构,也是我们中集未来十年往前走的结构,这个结构应该能管住中集未来十年二十年。”麦伯良说:“中集靠麦伯良肯定走不进世界500强,但是靠中集整个体系,中集走进世界500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麦伯良现在花大力气去研究中国的物流。他认为同欧美相比,“中国的物流太落后了。一句话就这么简单。”去年中国的物流成本接近9万亿元,“如果做到他们那样,5万亿就够了。成本空间就有4万亿。更何况中国还在发展。”能源物流、化工物流、危险品物流、冷藏品物流,这些都是麦伯良感兴趣的领域。“我们肯定会选择我们具有优势的领域进入物流。这点今天就可以告诉你。”
我问刘学斌,有没有挨过麦总的批评。“多了!”刘学斌毫不掩饰:“发火经常的,我们也习惯了。”他认为自己和麦伯良有相似之处,“我们都是管工厂出身的,管工厂出身的人大部分都有点个性,要不他闯不出来的,但是麦总会骂人也会疼人。”刘学斌紧接着说:“我感觉我也会。”有时候,刘学斌的“伙计”做了一件事令自己很为他骄傲的事情,“我会感动到当面流泪,我会对他说,我以后一辈子不会负你的。他也跟着我流泪。”
“集装箱是中集的大儿子,养家糊口要靠集装箱。集装箱干不好这个家庭怎么撑啊?”刘学斌说:“我们从这里发家,从这里起步,作为中集人,我们是为今天、为明天也是为后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