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时代
位置:
公司有很强的创始人的文化、激情,对公司的管理产生了哪些影响? 马云曾经是英语老师。中国有许多企业创始人和创业团队来自校园,管理风格校友化,倡导民主。创始人的风格是无法回避的。如何来传递或者影响其他人?并不是来了公司之后去适应,而一定是有相当多的人一开始就会喜欢这种文化。文化如果是通过洗脑而被传递的,一定在每次“洗”的过程中被稀释。我们坚信很多人喜欢阿里巴巴,心向往之,保证了最早的文化没有被稀释。 理想和激情,不是为了上司满意,而是关乎工作开心。工程师、销售或者其他岗位的员工,也许都是重复性的工作,(因此)工作的幸福感尤其可贵。为助力更多中国的中小企业而努力,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这样的)理想主义者的工作一定是开心的。我们工程师的流失率只有3%~4%。 你们的愿景是做1,000万家中小企业的平台,如何从内部来驱动? 跨国公司的战略通常是增长驱动,而阿里巴巴是愿景驱动的公司。以愿景驱动的战略,也许每年的增长并不重要。我们不在意每个季度或者每个年度或者每三个年度的增长。做正确的事情,增长是必然的。 全世界有上亿的中小企业,中国有三四千万的中小企业,我们可能无法解决所有的中小企业的问题。目前,我们只是解决了其中很小一部分的生存的问题。而未来的1,000万,是指能够扎扎实实地解决这些企业生存、成长和发展的问题。未来十年,我们希望实实在在地实现“Work在阿里”,中小企业的融资、培训、人才、商机,所有的问题都在阿里巴巴上解决。 阿里巴巴的创新似乎同其他的互联网公司不一样? 阿里巴巴对创新的理解,就是不断地满足今天的客户提出的意见(要求),不断去解决他们的问题,这就是创新。支付宝的产生,源自于淘宝买卖双方互相不信任,无法产生交易;阿里软件的产生,源自于用户对正版软件的需求。客户推动的创新,围绕客户解决问题,这是最大的创新。 听取客户的意见,似乎每个公司都在讲。 客户第一是我们的价值观,体现在商业模式中:一个是用户体验,一个是客户价值。客户价值来自于体验。因此,我们的支付宝、淘宝都保留了大量的免费的功能,甚至永远是免费的。让客户来用,才有可能提出意见。比如,阿里融资通过6家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了150多亿的贷款,但仍然是免费的。互联网的精神是开放和体验,这也是我们捕捉客户需求的重要方式。 所有的员工都会参与其中。公司只有两条制度会开除员工,首先是违反客户利益,其次是违反诚信。在每一级员工的考核中,业绩数字只是表面,关键是数据背后的客户体验,用户体验是决定性的考核指标。 管理者参与体验,并不是我们确保客户体验的方法,毕竟企业服务不可能通过个人来体验,而且许多人并没有经营过中小企业。我们的方法是与用户保持最亲密的接触。高层员工坚持每年有一定的时间见客户,今年已经有两次,每次有一天半到两天的时间。九月的第一周,我们所有的高层都会去义乌两天,同那里最典型的客户去见面。每次战略会议之前,或者每次去分公司,首先是见客户,然后是见员工,最后才和分公司总经理谈。没有前两个见面,与分公司经理只能谈空洞的数字。对于员工而言,每天或者每周的晨会,最先讨论的话题肯定是客户的抱怨。此外,每个产品和服务都有相关的论坛,有与用户沟通的界面和渠道,听取客户的意见。 大淘宝会引爆阿里巴巴下一轮的增长点吗? 外面有误解。大淘宝不是阿里寻求机会的新增长点,而是阿里构建新的商业文化、新的商业理念和价值体系的最重要的东西。别人认为是B2B2C,但我们认为是C2B2B2S。未来真正解决中国问题的是小企业,小企业对抗大企业的法宝是个性化,关键是抓客户的需求。 沃尔玛的模式是B2B2C,工厂到零售到消费者,前提是产品标准化,大批量的生产和销售。但是,阿里巴巴希望构建一个不同的生态链,用略高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如果消费者先将需求告诉商家,商家按需定制,厂家柔性化的生产,将真正实现零库存,这将是多么环保的生态链! 戴尔是定制模式,换言之,每个企业如何来学习戴尔呢?通过阿里巴巴和淘宝的对接来实现。大淘宝在阿里集团的定位是C,阿里巴巴做的是B2B,当阿里巴巴跟淘宝对接,C2B2B才可以成型,S是指我们与淘宝共同推动的服务提供商,如物流、银行、保险等,S是贯穿价值链始终的。定制端的C即淘宝先去抓消费者和需求,然后与B2B对接起来,实现个性化的定制。 这种模式已经成型了吗? 今天描述的C2B2B没有完全实现,但每一块都有成功的案例。淘宝的数据魔方将消费者的数据定时定点地告诉商家信息,商家以此数据对厂家进行采购,厂家再组织生产,供应链流失的价值最少。中小企业过去是生产产品之后找订单,不知道产品是否有用,但现在,有了订单之后再生产。 相关稿件
|
500强情报中心
|
深入财富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