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核电何去何从?
 作者: Geoff Colvin    时间: 2011年05月3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福岛事故让世界各地反核情绪空前高涨。但是,如果没有了这种零碳排放的能源,人类社会还能生存下去吗?对此,六位专家各抒己见
转贴到: 微信 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人人网 豆瓣

(插图:David Johnson)

    在微软公司(Microsoft)做了13年首席技术官的 内森·米沃尔德 于2000年创建了Intellectual Ventures公司,该公司由风投资本公司和创新实验室组成。TerraPower是Intellectual Ventures旗下的公司之一,它正在开发更安全、更便宜的核反应堆。这家发电厂将使用贫化铀,并且可以更换核燃料运行多年。比尔·盖茨(Bill Gates)被说服了。他为TerraPower公司投资了千百万美元,而且还是公司董事会主席。《财富》杂志记者惠特福特与米沃尔德讨论了核能的未来。

    你知道,对于核能,你必须区分感性认识和实际情况。而且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事物。从感性的角度来说,人们对日本正在发生的情况感到非常担忧——对此我表示理解,人们担心这一切会影响到我们吗?当然,它有可能影响我们。但是目前还没有合理的理由让我们相信,这次特殊的事故会改变我们关于住在海边的感受,当然也不应改变社会对核能的认识。

    “海啸”(Tsunami)一词来自日语。世界其他地区会发生地震,甚至是很多次地震,但是它们不会多次引发海啸。只要你居住在海洋附近,就有可能遭遇引发轰动的地震或陨星。事实上,波士顿有可能毁于海啸,这个几率很低,但绝非不可能。也会有罕见的情况能轻而易举地摧毁曼哈顿。我们接受这样的风险水平。

    那种认为此次事件该对核能利用进行全民公决的想法是错误的。问题是,用许多年以前的计算尺设计的那一批老旧的发电厂还能够胜任吗?我认为答案是它们几乎能够胜任。这些核电厂不仅使用至今,而且还抵御住了地震的冲击,这实在是件了不起的事。

    由于媒体对日本发生的一切进行了耸人听闻的报道,因此人们很可能会说,“核能似乎很危险;我们不要对它表示同情”。与此同时,还有一大批科学家告诉我们,如果今后不再使用核能,由此对气候产生的影响可能会更危险。我们不能让特殊情况(无论这种情况有多凄惨)造成的恐慌情绪蒙住我们的双眼,以致无法看到更好的技术解决方案。

    三里岛是说明美国犯下了严重错误的绝好例证。实际上,我们把一起非常小的事故当作了修建无数煤电厂的理由,现在我们知道,这样做是完全错误的。可笑的是,环保组织掀起的大规模激进主义行动反而破坏了环境。这些组织让当时的恐慌情绪及早就对核能产生的担忧情绪和迷信活动来阻止核能,但它们最终却给环境造成了实质性的破坏。从一场灾难到另一场灾难,惊慌失措地采取行动,是愚蠢的社会管理方式。

    我们应对三里岛事件的方法还产生了另外一个后果,那就是作为国家我们没能制定出乏燃料战略。这也是我们在尤卡山核废料存储库(Yucca Mountain)的问题上不幸遭遇惨败的原因。我不管你在尤卡山核废料存储库的大辩论中站在哪一边,总之没人希望经过几十年、花费几十亿美元之后,我们仍然一无所获。那就太遗憾了,因为日本的这些核反应堆也许会向世人证明,乏燃料池的问题要比反应堆严重得多。

    当你的孩子怕黑或者担心床下有妖怪时,身为父母的正确处理方法应该是既敏锐地察觉到他们的恐惧心理,同时自己也不要慌了神。同样,社会必须从工程学和科学的角度来审视日本发生的实际情况,并据此判断,还有什么不同的解决办法,如果其他地方发生这种问题情况会有多严重,然后再对核电做出理性的决策。我坚信,理性的决定会是,“核电在我们的未来占据超级重要的位置”。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