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辉瑞宫廷政变内幕
 作者: Peter Elkind, Jennifer Reingold, Doris Burke    时间: 2011年10月15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辉瑞首席执行官金德勒被赶下台,是因为他撼动了这家运转不灵的制药业巨头,还是因为他领导不力?
转贴到: 微信 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人人网 豆瓣

    金德勒还批评舒尔曼野心太大,除了律师工作,还想给自己增加其他运营经验。当然,金德勒在麦当劳走的就是这条路子,但他可不想丰富舒尔曼的简历。他对舒尔曼说,她需要首先做好法律总顾问。(一位前董事反对说:“艾米是个出色的总顾问。”)

    倒金大戏中的第二号人物是伊恩·里德。他生长于苏格兰,当年56岁,会计出身的他并非革命家。他矮小、谢顶,带眼镜,1978年在辉瑞开始职业生涯,起初的工作是审计,自2006年起,他已在管理公司核心的制药业务,人们认为他是一个稳健、精明的管理者。

    里德知道,在这一年11月,他就将适用于“90规则”,即岁数、在公司工作的整年数和剩下的月数之和达到90,他就可以领取丰厚养老金退休。里德已经厌倦了金德勒待人的方式,他的妻子也想让他退下来。他开始谈论离职,甚至在金德勒于7月份罕见地动身去越南度假之前,就向其提及此事。

    旅行归来,金德勒怀着他的一位朋友所说的“感悟”,他需要用一种不那么激烈的方式来管理公司。现在他明白,公司不能失去里德。这位苏格兰人负责的业务占到了辉瑞销售收入的90%,而且制药部门已经失血多年,已经找不到任何人取代他。另外,金德勒还要制定交班计划。

    他与麦克列奥德紧密合作,炮制出一个分权的安排。他要提拔里德进入新成立的“董事长办公室”,但不愿正式任命他为公司的二把手。这一角色将由里德和与他关系更近的达梅里奥分享。

    金德勒决心于9月份公司在加州拉霍亚市的董事会会议上提出他的计划。但他和麦克列奥德首先要对这两位下属做很多工作。两人当时都处在计划已久的假期中。高管们开始对金德勒的复杂愿景展开了一连串似乎无休止的讨论。这个愿景被称为“杰特计划”(Project Jett),这是金德勒那份充满图表的PowerPoint演示文件上显示的名称(JETT实际上是一种Java应用的缩写——译注)。对于提议的职责,两人都有异议,坚持要求比金德勒所提供的更多的职责。这些讨论很多涉及到奇怪的组织问题,不断打扰他们的休假,他们对此深感恼火。对金德勒来说,他觉得里德和达梅里奥是想把他架空。对于他们不愿意中断休假,处理与他们升职相关的详细事宜,他也气不打一处来。

    到9月董事会开会时,一个大问题仍未解决。金德勒同意任命里德为首席运营官,但不准备给他想要的辉瑞研发部门控制权。而同事们却认可里德的价值,喜欢这个计划。包括斯蒂尔在内的一些人想让里德尽快当上首席运营官。但金德勒坚持说,在明年2月之前不会任命,因为还有一些小问题要解决。

    里德越来越不满,这在辉瑞董事会那里并非秘密。他在公司干了32年,认识每一位董事。他在佛罗里达的度假别墅距离斯蒂尔和另外两位董事在波尼塔斯普林斯(Bonita Springs)的住所只有不到三英里的距离。他有时还和这位辉瑞前首席执行官一起打高尔夫球。

    在拉霍亚的会议上,还有一件事也引起了冲突:金德勒削减预算的新计划。辉瑞的研究开支在不断增长,到了2010年,已经达到了惊人的94亿美元。为此,金德勒制定了一个调查大幅削减研发费用可能性的秘密计划,代码为“哥白尼计划”(Project Copernicus)。他最终提议将预算减少到只有65亿美元。这激怒了董事会里两位医学研究员出身的董事。诺贝尔奖得主迈克尔·布朗(Michael Brown)博士和丹尼斯·奥西埃约(Dennis Ausiello)博士,两人都认为削减过多,指责金德勒为了短期利润而透支了辉瑞的未来。在拉霍亚会议上,听着金德勒大谈削减预算,布朗竟然愤然退出。

    就在此时,舒尔曼开始公开她对金德勒的感受。她告诉同事(可能带点演戏的成分),她觉得自己像一个“受尽虐待的妻子”。考虑到有离开辉瑞的可能,她秘密到百事公司(PepsiCo)面试,应聘法律总顾问一职。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