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辉瑞宫廷政变内幕
 作者: Peter Elkind, Jennifer Reingold, Doris Burke    时间: 2011年10月15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辉瑞首席执行官金德勒被赶下台,是因为他撼动了这家运转不灵的制药业巨头,还是因为他领导不力?
转贴到: 微信 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人人网 豆瓣

    与此同时,公司的经理人沉沦在足以让莎士比亚或者马基雅维利感到惊奇的行为(指充满戏剧性和权术——译者)里。有不肯放权、默不作声地干掉两位继任人的前任首席执行官,还有不能团结员工、反而致其分裂的人力资源主管。最值得关注的是金德勒本人。他是个聪明人,有一些改革辉瑞的创意,但也优柔寡断,总是猜疑其他所有人的行为。金德勒在辉瑞的动荡任期,是一段由野心、阴谋、陷害和背叛构成的传奇故事。而董事会放任和不作为,也使这段故事愈演愈烈。

    金德勒倒台的全过程从未被报道过。为撰写这篇报道,《财富》杂志采访了102人,包括金德勒在辉瑞以及之前的职业生涯中与他亲密共事过的高管和董事。金德勒本人和辉瑞公司在接受采访时都声称,受到了他离职时所签下的保密协议的约束。

    金德勒拒绝谈论辉瑞,但派一个代表提供了一段书面声明:“辉瑞是一家伟大的公司,我有幸为之服务9年之久。我为我的团队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并高兴地看到他[指新任首席执行官伊恩·里德(Ian Read)]和我们引入的商业与科学领袖一道,在这些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制药公司在自己的一份声明中对《财富》杂志说:“我们感谢杰夫·金德勒为辉瑞效力多年”,并指出“杰夫在动荡时期来到这个行业,面临我们的一些重要产品专利到期这样的挑战……我们祝杰夫的未来发展顺利。”

    说到底,杰夫·金德勒在辉瑞任职的经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窗口,去了解一个重要行业里的一个巨头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渴望管理这家公司的人们。辉瑞是一家从事缓痛疗疾的高尚事业的企业,可它的领导人却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争权夺利和尔虞我诈这样的世俗争斗上。

    杰弗里·布鲁斯·金德勒(Jeffrey Bruce Kindler)具备能给他打上成功印记的背景,拥有傲人的简历。他是新泽西一位皮肤科医生的儿子,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塔夫茨大学和哈佛法学院后,担任了已故最高法院大法官威廉·布伦南(William Brennan)的秘书,后来在华盛顿竞争激烈的威廉·康纳利律师事务所(Williams & Connolly)担任诉讼律师。曾在一起诽谤案中为《国民问询报》(National Enquirer)辩护,还在一起合同案件中担任已故石油大亨马文·戴维斯(Marvin Davis)的代理律师。

    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法律总顾问本·海涅曼(Ben Heineman)说:“他在我们的圈里是个明星。”海涅曼于1990年将金德勒吸引到辉瑞。但金德勒是那种总觉得自己亮度不够的明星,他想掌权。

    1996年,40岁的他当上了麦当劳(McDonald's)的法律总顾问,一只明亮的眼睛紧盯着上升之路。这家快餐公司的所有人都认可了金德勒的能力。他能轻松玩转各种高智力问题,制作眩目的演示,发挥他自谦的魅力,工作时间又比任何人都长。他给这个不那么讲求纪律的地方带来了通用电气式的严谨。公司的长期董事里克·赫尔南德兹(Rick Hernandez)说:“麦当劳作为一种文化,从杰夫那里得到了益处。”

    但他虽然能做到很和善,也有激进好斗的一面。他清洗了麦当劳的法律部门,解雇内部和外聘的律师。他很少在没有他监督的情况下把工作托付给有经验的下属。要是他对什么事不满意,就毫无避讳地表现出来,有时会在深夜发送愤怒的语音邮件。

    从进入管理层的那一刻,金德勒就被打上了两种特质。第一,他依旧是一个好对抗的庭审律师:他通过审问获取信息,对别人告诉他的内容持怀疑态度,哪怕告诉他的人远比他了解情况;他还没完没了地追究细枝末节,总是在寻找可以办成或破坏一件案子的细微之处,但从其他角度看,这些细微之处毫无价值。第二,尽管金德勒有才干,但仍然明显缺乏安全感,对于感觉有可能毁坏他的地位的任何人和事都极度敏感。几年前,在被任命为辉瑞首席执行官后,CNBC电视台的一位记者在做电视直播节目时问他:“一个卖鸡肉的家伙”——指金德勒——是否够格管理一家制药公司?此后一年多,他就再也没有理睬过CNBC。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