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不愿过劳死,厘清怎么活
 作者: 张伟俊    时间: 2012年02月13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请记住,生活的意义不仅仅是加快它的速度(圣雄甘地),还有更多。
转贴到: 微信 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人人网 豆瓣

哈佛商学在线观点

    早在 1983 年,美国《时代》杂志就宣布,压力是20世纪80年代的流行病。与那个时候相比,现在的压力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健康促进研究组织(Health Enhancement Research Organization,HERO)的研究报告表明,如果不考虑其他健康问题,承受压力或精神抑郁人士的保健费用比普通人高出 147%。

    那么,压力是什么?一般而言,“压力”指的是两个同时发生的事件:一是外界的刺激,即紧张性刺激(Stressor);另一个是我们对这种刺激的情绪和生理反应(例如恐惧、焦虑、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急促、肌肉紧张等)。良性的紧张性刺激,可以激励人们取得胜利(如滑雪、诗歌比赛)。然而,我们所面对的压力大多是消极的、具有威胁的环境下产生的内在反应。这种负面压力日积月累,会让我们精神抑郁、筋疲力尽,甚至危害我们的生命。

    从 1991 年以来,布鲁斯·克赖尔等人通过分析来自波音、英国石油、思科等 5 万名员工的数据,对大脑、身体和情绪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入的研究,并把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 2004 年 2 月的《哈佛商业评论》杂志上。他们发现,每当我们感受到压力时,会无意识地做出或战或逃的反应,这会进一步引起 1,400 种连锁的生化反应。例如,所谓的压力激素皮质醇(cortisol)会充满我们的自主神经系统。科学家已经发现,皮质醇是引发心脏病和糖尿病的罪魁祸首。最糟糕的是,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工作的人们,他们的身体已经适应了在持续压力下生活。简而言之,他们的大脑一直努力与压力模式保持匹配,结果,他的血压与皮质醇水平一直高居不下。这就是长期处于高度压力状态下的人们更容易产生心脏病的原因。

    为了阻止这种连锁生理反应的发生,我们需要找到一种随时控制压力的方法。克赖尔等人在研究后提出了一种叫做“定格”(freeze-frame)的技巧。它基于这样一个概念:有意识地感知,就像看电影,每个时刻都可以看成单独的画面。当一个场景对你造成压力时,可以使用这种技巧将这个画面定格,并及时地隔离出来,这样你就可以用一种更超然、更客观的角度观察它。这个过程,类似于录像机的暂停片刻。下面,我们列举定格技巧的五个步骤:

    第一,识别与脱离。暂停片刻,让自己暂时摆脱自己的思维和情绪——特别是充满压力的思维和情绪。一旦感到有压力的苗头,就立刻对自己说“停!”。例如,正当您要结束演示时,电脑突然死机,你的心头顿时会涌起一股潮水般的焦虑感,满脑子都是失败的提示:“演讲会失败,我要完了,我会被炒鱿鱼!”你可以对自己说“停”,及时阻断这些信息,不让自己再想。然后,再将这个字重复两遍:停!停!

    第二,用心呼吸。将注意力的焦点转移到心脏附近,深呼吸一下,让空气充满自己的胸腔。屏住呼吸8秒钟,然后缓慢地呼气。就像说“停”能够阻断头脑中的消极想法一样,深呼吸可以让你克服令人窒息的压力倾向。专注地呼吸,可以帮助你换一种方式应对压力。

    第三,唤起积极的情绪。真诚地努力唤起积极的情绪,尽可能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使人愉快的画面之中,停留越久,就越感到愉快。

    第四,问自己“还有更好的选择吗?”问自己还有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可以有效地为你的系统减压。你可以着手区分不同层次的想法,将理性的压力反应与不理性的压力反应区分开来。这样,你就可以更加平静和实事求是地看待实际情况,并将其与受到焦虑影响的歪曲理解区分开来。

    第五,注意视角的转变。在使用了以上步骤后,静静地体会感觉或情绪上的任何变化,并竭尽所能地维持这样的改变。

    以上的五步法,能够帮助大家逐步消除习惯性压力,但不能从根源上抑制新压力的产生。研究表明,工作需求与个人生活需求的冲突,常常是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焦虑和忧虑的主要来源。找到两者间适当的平衡,才能抑制压力的产生。这一点,我们要向比尔·盖茨学习。他在决定离开微软管理层时,美国《新闻周刊》记者问他:“难道你就不想多留一会儿,投入跟谷歌的硬仗吗?”他回答道:“如果你认为‘天哪,我不能离开这里,因为还有顽强的对手’,那你可能会死在这份工作上。”这是多么明智的选择!请记住,生活的意义不仅仅是加快它的速度(圣雄甘地),还有更多。

    资料来源:赵实,凯洛格咨询——哈佛商学在线中国独家合作伙伴,根据哈佛商学在线相关课程改编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