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思想照耀着中国股市
经常听到有人说巴菲特的投资理念虽好,但不适合中国大陆股市,因为中国大陆股市是不能讲价值投资的。这种说法乍一看,好像有道理。因为巴菲特投资的基本上都是垄断企业,而一提起A股中的垄断企业,大家马上会想起中石油等央企。这些企业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早已被股民唾弃,股价一落千丈。
但事实上,这种观点产生的原因是没有真正领会透巴菲特的投资思想。巴老先生投资的垄断企业跟中石油等央企垄断企业是很不一样的。其根本不同就在于商品“定价权”!
所谓“定价权”就是企业可以对自身出售的产品定价在一定程度上有绝对发言权。换句话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企业可以给自己产品定价,而消费者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这样的企业能够控制自己的利润而不受恶劣经济形势的影响。这种能力显然来自在特定商品领域的绝对垄断权。而中石油等央企对国内成品油的价格的影响非常有限,反而是发改委对成品油的定价权影响最大。所以这些央企并不能算作定价权公司。而巴菲特投资的公司则完全不同。
当然巴菲特投资的定价权公司也是分层次的。最强的,比如迪斯尼。迪斯尼乐园的门票提价10%,甚至20%,家长们还是会带孩子去,很多大人自己也照样去玩。迪斯尼的动画片提价,观众们也不会不看。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有这么强的定价权。有的公司的定价权稍微弱些,比如吉列,虽然也可以提价,但可调节的范围就要小得多。还有些公司因为有强大的竞争对手而只能影响定价权,比如可口可乐。但这些公司由于可以影响定价权,都有稳定的销售收入,不会因为经济衰退而利润暴跌。
那么在中国大陆有没有这种拥有“定价权”的上市公司呢?有,而且不少。最典型的就是白酒行业中的茅台、五粮液等历史名酒。茅台每瓶价格从三四百元涨到七八百元,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而无法拒绝购买。茅台继续涨价,再从七八百元一瓶涨到一千多一瓶,消费者还是只能被动接受。茅台的销量不但没有下降,还上升了。日后茅台即使涨到两千元一瓶,消费者还是无力反抗。五粮液的定价能力稍差一点,但只要没超过茅台,消费者也只能被动接受,毫无讨价还价的能力。
酒业是这样。医药行业也有拥有定价权的公司。这些公司商品同样是因为拥有独一无二的产品而稳握定价权,消费者也是无法弃之而去。东阿阿胶以其妇科补药的奇效而独步江湖。试想全国几乎全国成年人的一半都依赖的补药是一种什么样的垄断地位。虽然也有些公司也生产阿胶,但完全无法跟东阿阿胶竞争。2010年,东阿阿胶四次提价,一年内价格几乎翻了一番。而消费者的反应却是抓紧时间购买!
除了东阿阿胶,云南白药也是一个拥有定价权的公司。公司从2009年开始多次提价。然而销售量非但没有下跌,反而随着价格上升增长了。 诸如此类的医药公司还有片仔癀等。
除了这些拥有中国传统名牌产品的公司外,也有一些新兴高科技行业的上市公司,也拥有一定程度上的定价权。比如在种子行业拥有独特地位的登海种业。当然由于粮食作为战略物资,其价格受政府管制,这些公司不能拥有像茅台那样完全的定价权,而只能拥有部分定价权。但这也对公司的利润有非凡的意义。由于玉米的价格管制比较宽松,登海种业的优势就比较明显。而稻米作为国民的主要口粮,政府价格管制比较严厉,再加上袁隆平先生的研究成果是属于国家的,不能全部转化为经济效益。这样隆平高科对种子的定价权影响就非常低,有点像中石油了。因此我们还不能将其算为定价权公司。
由于拥有定价权,这些公司的销售利润能得到保障。那么,它们的股价表现如何呢?贵州茅台2001年8月27日上市开盘价为34.51元,2011年9月9日收盘价复权为999.59元。收益率为2796.5%。而同期上证指数收益率只有24.7%。茅台的股市受益除2002年外,每年都跑赢大盘。从这些定价权公司的第一个完整交易年度算起,到2010年为止,贵州茅台的股价平均年收益率为231%,五粮液为113%,东阿阿胶为211%,云南白药为508%,登海种业差些,也有134%。
由此可见,这些有定价权的公司股价受益远高于指数。而且由于业绩稳定,基金在采取防御战术时,经常将此类股票当做首选。大盘越差,这些公司股价的表现就越好。而在大盘好的时候,它们的股价同样不错。可见巴菲特的投资思想在中国大陆股市一样是行得通的,价值投资的理念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巴菲特思想的光芒不但照耀着美国股市,同样也照耀着中国大陆股市。
本文作者赵亚赟,资深证券业人士,曾发表投资策略文章多篇,率先提出美元指数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和商品期货与相关股票套利模式,并指出新能源汽车股票炒作的欺骗性,著有《金融战》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