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国富的“433规划”,能否帮永辉超市打赢翻身仗?



小杜
最近几年,一说到零售行业的失败案例,一般都要说到永辉超市。永辉超市的出世也算是万众瞩目,却连续4年亏损总共约100亿元,现在其交易之后,新的领导者肯定是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才能将其挽救回来。比如说,永辉超市开始收缩门店,控制成本,计划于2025年4月18日关闭其在黑龙江和吉林的12家门店。而在收缩和改革的背后,公司内部权力肯定会有变动,原来的领导层会被调换一圈,永辉超市究竟能不能就此翻身,可能要看叶国富的了。

柏文喜
永辉超市大变天:叶国富引领的改革与挑战
一、引言
永辉超市,这家曾经的零售业巨头,近年来却陷入了连续亏损的困境。3月20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宣布由于第六届董事会暂未聘任CEO,董事会授权公司改革领导小组代行CEO职责,以确保公司规范运作和日常经营管理事项的顺利开展。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也标志着永辉超市即将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二、永辉超市的困境与改革必要性
永辉超市的困境,无疑是商超行业集体面临挑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电商和社区团购的迅猛发展,传统零售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永辉超市虽然凭借生鲜差异化战略一度成为行业翘楚,但在面对新兴零售模式的冲击时,其优势逐渐丧失,业绩开始下滑。
根据永辉超市发布的2024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预计全年净亏损将达14亿元,这已经是永辉连续第四年亏损,累计亏损总额接近100亿元。面对如此严峻的财务状况,永辉超市亟需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扭转亏损局面。
三、叶国富的改革规划与措施
叶国富,名创优品的创始人,作为永辉超市的新任操盘手,提出了名为“433规划”的改革方案。这一规划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组织变革、运营变革和供应链变革,推动永辉超市向品质零售转型。
1. 组织变革:叶国富主导的改革首先从组织架构入手,将永辉超市的管理层级从四级压缩至三级,提升了决策效率和执行力。同时,成立以叶国富为组长的改革领导小组,名创优品的高管进入永辉超市的董事会,原CEO李松峰出局,标志着公司内部权力的重新分配。
2. 运营变革:在运营方面,永辉超市计划大规模关闭低效门店,2025年计划关闭250-350家门店,并对200家中型门店进行调改。此外,永辉超市还将推动从传统卖货架向卖商品的转型,提升门店的商品力和服务力。
3. 供应链变革:叶国富强调供应链的优化和自有品牌的提升。永辉超市计划在未来3年内将自有品牌占比提升至40%,通过砍掉中间商、聚焦产地直采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提升毛利率。
四、改革的挑战与不确定性
尽管叶国富的改革规划雄心勃勃,但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
1. 财务压力:永辉超市连续四年累计亏损近百亿元,2024年现金流紧张,短期债务高达70亿元,而现金仅38亿元。大规模的关店和门店改造将进一步加剧短期内的财务压力。
2. 内部矛盾:永辉超市的创始人张轩宁对叶国富的激进改革持反对意见,董事会内部存在分歧,这可能影响改革的执行效率和效果。
3. 市场反应:尽管叶国富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但投资者和消费者对永辉超市的未来仍持谨慎态度。永辉超市需要在改革过程中持续提升业绩,以增强市场信心。
五、行业视角与未来展望
永辉超市的改革不仅是企业自救的举措,更是整个商超行业转型的重要案例。柏文喜老师曾指出,零售行业的未来在于品质运营和供应链整合。叶国富的“433规划”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试图通过组织、运营和供应链的全面变革,推动永辉超市向品质零售转型。
1. 品质运营:永辉超市通过学习胖东来的成功经验,提升商品力和服务力,打造高质量的新门店。这不仅是对外部市场变化的回应,也是对消费者需求的重新定位。
2. 供应链整合:永辉超市计划通过自有品牌和裸价直采,降低采购成本,提升毛利率。这一策略不仅有助于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还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差异化优势。
3. 数字化转型:尽管叶国富的改革重点在于线下门店的调整,但永辉超市仍需在数字化和线上业务方面加大投入,以应对电商和社区团购的冲击。未来的零售业将是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永辉超市需要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
六、结论
永辉超市的大变天,标志着这家传统零售巨头在面对市场挑战时的深刻反思和积极应对。叶国富的“433规划”为永辉超市指明了一条向品质零售转型的道路,但改革的成功与否仍需时间来验证。
在未来的发展中,永辉超市需要在财务稳健、内部协调和市场适应等方面取得平衡,才能真正实现扭亏为盈,重塑其在零售行业的领先地位。同时,永辉超市的改革经验也将为其他传统零售企业提供借鉴,推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