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视频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百度披露“开盒”事件调查详情,为何难以平息舆论?

2025-03-21 10:04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3月20日下午,百度召开信息安全沟通会,针对事件的调查过程及结果进行现场说明,并展示经三方公证的“(2025)京精诚内经证字第 1642号”公证书。百度安全负责人陈洋表示,百度任何职级的员工及高管均无权限触碰用户数据。对被举报人进行了问询,他的女儿透露了她的“开盒”渠道,提供了一个路径,并且通过这个路径很容易进入社工库。 | 相关阅读(红星新闻)
50
骑行人张浩

骑行人张浩

永远在路上

即便百度澄清此次个人隐私泄露不是源于公司内部而是海外社工库,但公众对百度依然存有疑虑。公众的不认可并非单纯针对事件本身,而是对百度数据安全管理机制透明度、高管权责边界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度的系统性怀疑,这种疑虑很难在短期内消解。百度依然处于风口浪尖,如果再爆出类似问题,公司股价会受到更大的重挫。

另外,谢广军女儿仅13岁却能熟练“开盒”,暴露出未成年人网络行为失范的问题。2023年《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及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在12岁以下及12-18岁未成年人群体中,身边网络暴力多发的比例分别达15.84%和12.29%。很多时候,受害者和施害者往往是一个年龄阶段的人。

这还暴露出了低龄留学的弊端: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父母分隔两地的监管模式可能导致子女家庭教育缺位。谢广军女儿留学加拿大期间,其母亲疑似以“全职陪读”身份随行,而父亲却工作原因常驻国内,因此未能及时察觉女儿的网络行为。

22
柏文喜

柏文喜

中企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

百度“开盒”事件:舆论风波背后的多重审视

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数据安全如同灯塔之于航船,至关重要。然而,百度的“开盒”事件却如一场风暴,席卷了公众信任的港湾,尽管百度披露了调查详情,但却难以平息舆论的汹涌波涛。

一、调查详情难以服众:声明与现实的巨大鸿沟

百度声称其任何职级的员工及高管均无权限触碰用户数据,并且在调查过程中对被举报人进行了问询,获取了所谓的“开盒”渠道信息。从表面上看,这是一场企业自我审查和维护形象的积极行动,一份“(2025)京精诚内经证字第1642号”公证书似乎也为企业的数据安全管理提供了官方背书。然而,这一系列的声明和证据在公众眼中却显得苍白无力。

首先,当被举报人女儿能轻松展示“开盒”通道时,“任何职级无权限”的声明就像一个易碎的泡沫。这就好比一个城堡声称有坚不可摧的城墙防御外敌,但却发现一个小孩子能轻易翻过城墙进入城堡内部一样荒谬。在企业数据管理的宏大叙事面前,这一现实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直接击中了百度声明的可信度。

其次,虽然将事件归咎于海外社工库,但这并不能完全撇清百度的责任。在当今互联互通的网络环境中,百度作为互联网巨头,其与外部网络环境之间的交互错综复杂。即使数据泄露源头在海外社工库,百度是否在数据交互、安全防护对接等方面尽到了应有的责任?是否有足够的措施防止外部恶意数据的入侵和内部数据的流出?这些都是公众心中的疑问。仅仅将责任推给外部的社工库,就如同在大火蔓延时,只责怪邻居家的易燃物,而忽视了自己家消防设施的不完善。

二、企业系统性问题:疑虑的深层根源

公众对百度不认可的背后,是对企业多方面深层次问题的系统性怀疑。

(一)数据安全管理机制透明度

百度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仿佛是一个黑箱,公众难以窥探其内部的运作逻辑。企业在强调数据安全的重要性时,却没有将安全机制的具体细节、权限管理体系、数据保护流程等透明化。这使得公众只能凭借偶尔发生的事件和企业的只言片语来判断其数据安全管理的可靠性。在“开盒”事件中,一个13岁女孩能够轻易突破所谓的安全防线,更加剧了公众对这种不透明管理的担忧。因为在公众眼里,不透明就意味着可能存在更多隐藏的风险和漏洞,就像在黑暗中,人们总是会想象有无数未知的危险潜伏着。

(二)高管权责边界

高管在企业运营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百度的高管权责边界却模糊不清。当发生数据安全这样的重大事件时,公众会质疑高管是否在其位尽其职。是企业的高管在战略决策上对数据安全的忽视,还是在日常管理中缺乏对安全管理的有效监督?如果没有明确的权责界定,一旦出现问题,就难以避免公众对企业管理体系混乱的猜疑。

(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度

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社会责任。百度在数据安全方面的失守,让人们质疑其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的诚意。保护用户隐私、维护数据安全不仅仅是为了企业自身的利益,更是为了保障广大用户的权益。当用户将个人信息托付给百度时,他们期望的是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而“开盒”事件的发生,使得公众认为百度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缺失,这种缺失不仅仅是此次事件中的表现,更是对百度长期以来社会责任践行的一种重新审视。

三、未成年人网络行为失范与家庭监管困境

谢广军女儿仅13岁却能熟练“开盒”这一现象,为我们揭示了未成年人网络行为失范以及家庭监管面临的复杂困境。

(一)未成年人网络行为失范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未成年人接触网络的机会越来越多,但他们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12岁以下及12 - 18岁未成年人群体中,身边网络暴力多发的比例分别达15.84%和12.29%,这一数据表明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谢广军女儿能够进行“开盒”操作,这背后可能反映出她在网络行为上的不规范甚至违法倾向。未成年人对网络世界充满好奇,但他们往往不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这种行为失范不仅可能侵犯他人的权益,也会对他们自身造成潜在的危险。

(二)家庭监管困境

现代社会中,低龄留学现象增多,像谢广军女儿留学加拿大这种情况,家庭监管面临新的挑战。母亲疑似以“全职陪读”身份随行,而父亲却因工作常驻国内,这种父母分隔两地的家庭模式容易导致家庭教育缺位。网络监管作为家庭监管的一部分,更是难以落实。在家庭中,父母的共同参与和教育对于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至关重要。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未成年人很容易在网络世界中迷失方向。

四、公关秀背后的信任危机

百度此次公关行为犹如一场失败的表演,进一步加深了信任危机。

(一)技术防线与傲慢姿态

当提到社工库门户大开,用户隐私被明码标价时,百度却在台上表演“权限管理”的木偶戏。这反映出百度在面对数据泄露时,没有真正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而是企图用表面的公关手段来掩盖技术的漏洞。这种傲慢的姿态是对用户信任的严重伤害。企业本应是数据安全的守护者,在问题出现时,积极弥补漏洞、追究责任、向公众透明化处理过程,而不是靠一份公证书就想敷衍了事。

(二)信任基石的崩塌

在数字时代,信任是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基石。百度的“开盒”事件及后续的公关处理方式,就像是一台巨大的粉碎机,将这一信任基石一点一点碾成齑粉。一旦用户对企业的信任崩塌,要想重新建立起来就变得异常困难。这不仅会影响百度自身的业务发展,还会对整个互联网行业的数据安全管理信任氛围产生负面影响。其他企业可能会因为百度事件而受到牵连,公众可能会对整个行业的数据安全保障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在享受数字服务时变得更加谨慎。

五、重建信任的艰难之路

要想重建信任,百度以及其他互联网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完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

企业需要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全面完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在技术上,加大研发投入,构建更加严密、多层次的数据防护体系,防止外部攻击和内部数据泄漏。在管理上,明确数据安全管理的流程和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数据安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执行。

(二)增强透明度与公众沟通

企业应该增强数据安全管理的透明度,定期向公众公布数据安全报告,详细介绍数据安全措施的实施情况、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同时,建立良好的公众沟通机制,当出现数据安全事件时,及时、准确地向公众通报事件的情况,而不是遮遮掩掩。

(三)关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与家庭引导

针对未成年人网络行为失范的问题,企业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企业可以在产品设计和运营中设置更多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如年龄验证、内容过滤等。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对于家庭而言,父母应该更加重视对子女的网络监管和教育,即使处于特殊的家庭结构下,也要通过各种方式保持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和监管。

(四)修复企业形象与社会责任重塑

企业要积极修复受损的形象,通过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例如,参与数据安全相关的公益活动、制定更严格的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等。只有当企业在用户心中重新树立起负责任、值得信赖的形象时,才有可能在数据安全的信任危机中走出来。

百度“开盒”事件难以平息舆论,是因为这一事件触动了公众对企业数据安全、社会责任、未成年人保护等多方面的敏感神经。百度要想重新赢得公众信任,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在数据安全的道路上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同时也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数字环境。

31
财谜猫头鹰

财谜猫头鹰

悦己,越己

百度这场信息安全的"皇帝新衣秀"堪称科技圈年度黑色幽默。一张薄如蝉翼的1642号公证书,在暗流涌动的数据黑产面前更像块欲盖弥彰的遮羞布。当被举报人女儿都能轻松打开"开盒"通道时,所谓"任何职级无权限"的声明瞬间沦为讽刺剧台词。这出公关秀暴露的不仅是技术防线形同虚设,更是互联网巨头面对数据泄露时习惯性表演的傲慢姿态——用官样文书替代实质追责,拿格式化的声明掩盖系统漏洞。当社工库如同菜市场般门户大开,用户隐私早被明码标价,企业却还在台上表演"权限管理"的木偶戏,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危机公关,正在将数字时代的信任基石碾成齑粉。

2
王瑞源

王瑞源

百度派谢总到加拿大工作就是了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