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公司冒险进军汽车制造业的内幕
作者:Louis Kraar 一些人可能会认为这纯属“云中漫话”——韩语形容表示梦想天上掉馅饼的词语。至少,这是一场赌资为130亿美元的豪赌。这笔巨款就是三星公司准备在汽车制造业中的投资,这家有能力制造从轮船到芯片等形形色色产品的大型韩国公司,在验证自己可以成为拥挤不堪的全球汽车工业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尽管三星公司除了制造过为数不多的几辆电动汽车以及一些卡车等不赚钱的车辆外,以前从未生产过一辆小汽车,但该公司却计划每年要生产150万辆汽车,跻身世界汽车生产的十强之列。 三星公司的雄心壮志似乎显得胆大包天,因为全球汽车业正处于供大于求的困境之中,即使在需求增长迅速的亚洲也是,汽车制造商一度指望这个地区能够吸纳一些产品。纽约弗曼-泽尔茨公司著名的汽车工业分析家马里安•凯勒说:“世界并没有翘首以待三星公司的汽车出世。在市场上,也没有出现三星公司能够涉足和填补真空的地方。该公司将不得不和别人挤占市场。” 那么,三星公司为何这么做?要回答这一问题,没有比三星公司董事长、现年55岁的李健熙更合适的了,他是三星公司已故创始人的儿子,目前正在有效地控制着该公司的所有权和管理活动。不愿抛头露面的李健熙热切希望汽车成为三星公司的主导产业。三星公司已开始生产大型卡车和建筑设备,李健熙认为汽车自然是该集团公司下一步要发展的目标,目前该公司的主要经营领域有四个——电子、金融、机械和化工。他还认为,该公司在电子业(这是目前该公司最大的产业)中的实力会使该公司在汽车制造中占有一定优势。 与很多统治着韩国经济的大财团,或者说商社一样,三星公司的财力足以支撑这个项目继续实施下去,直到能够获得利润,即使项目要过十年或者十年以上才能赚钱也是不在话下的。韩国的这些公司注重创建新产业和保证就业,而不屑追求短期利润。比如三星公司承诺,不解雇国内16万员工中的任何一个。去年,该公司下属的28家公司的总营业额达850亿美元,但利润只有2.35亿美元。该公司董事长李健熙对这一业绩似乎并不感到困窘。该公司在釜山建立的新厂外面树着标语牌,上面写着:“我们的梦想和韩国的未来。”这句话就是对该公司进军汽车工业的观点的概括。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分析人士认为低估三星公司实现梦想的能力可能会犯错误的原因。设在汉城的波士顿第一瑞士信贷公司的分析人员理查德•朴说:“很多人认为三星的计划不仅疯狂而且风险过大,但人们不应忘记,韩国的经济是赌出来的。”比如,三星公司1983年全力以赴投入半导体业时,当时人们也认为这一市场已经饱和了,但该公司目前已成为世界著名的存储器芯片出口商。而且三星公司迄今还从未在哪个新产业上投入过如此多的资金。 三星公司计划在本国出售半数以上的新汽车,然而在本国它就会碰到几个可怕的竞争对手。目前韩国有四家汽车制造商——现代、大宇、起亚和双龙,这四家公司去年的产量过剩30%,而且去年尽管在全世界卖出了220万辆汽车,但并没有获得可观的利润。带有保护主义色彩的国内市场在历经十年的两位数增长之后,销售量增长率已下降到5%。而在一直以低价位作为销售策略的出口市场上,销售形势也日趋严峻。而且韩国国内的劳动力成本正在日益上升,人们仍然还有着素质不高的印象。 三星公司认为,通过制造更好的汽车就能克服这些障碍。那么怎么制造?采用日产公司的日本技术。三星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现年65岁的电子工程师林庆春说:“韩国的汽车业是有一点落伍,而且一直制造的是廉价汽车。我们的战略是制造优质、出众的汽车。我们的力量来源于技术。”这是日本汽车制造商首次愿意向一家韩国公司提供全面的帮助。日产公司提供了自己的生产技术(包括能够同时生产八辆汽车的自动系统),在釜山建立了一家铝制发动机工厂,并且培训了1000名韩国工程师。日产公司还帮助三星公司研制了第一辆样车,这是一种中型的Maxima汽车的翻版。作为回报,日产公司从每台售出的汽车中抽取出厂价的2%。分析人士认为,这对日产公司来说最终可能是一笔价值十亿美元的交易。 正如三星公司的林庆春所见,日产公司并没有树立一个竞争对手而是培植了一个潜在的合作伙伴。林庆春认为,这两家公司可能会共同开发其他车型,三星公司有可能向日产公司供应汽车和零件。对日产公司来说,该公司首先想见识一下三星公司的计划会进行得怎样。日产公司总裁(土高)义一说,三星公司进军汽车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首先,三星公司实际上必须移走堆得山一样高的垃圾,从而为公司在釜山的工厂奠定地基。三星公司的厂址选在洛东江入海口附近一处不稳定而且积水的地方。这就要花1.8亿美元。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块荒地?釜山是金泳三总统的故乡,三星公司的竞争列手说,这一因素也许帮助三星公司获得了建厂所需的十几种特许。 这还不是唯一的大笔开销。日产公司的技术帮助也使成本超过了以前的预计。日产公司提供了制造汽车主体零件所需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磁带,但是由外部供应商制造的零件则只提供图纸。美国的一家咨询机构库珀斯-利布兰公司建议三星公司拿到所有零件所需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磁带。经过是否支付日本人这笔附加费用的内部谈判之后,三星公司承担了把这些图纸转换成计算机磁带的开销巨大的工作。为了建立自己的研究与开发中心,三星公司实际上从日产公司处雇用了十名专职工程师。迄今为止,三星公司已在这一项目上投入了35亿美元,比这段时期的原定预算约超出了十亿美元。三星公司估计,到2001年,该公司的投资将接近60亿美元。 最艰巨的任务将是使三星公司生产的汽车有别于其他很多竞争对手生产的产品。三星汽车公司负责战略计划的常务主管、现年46岁的尹政镐说:“从根本上说,我们正在追逐两只野兔。如果我们只是跟着常规走,我们虽然能够缩小差距,但永远也不能成为领袖。” 三星公司要提供的人无我有的东西是什么呢?三星公司的经理们对该公司在飞机以及轮船零部件等复杂制造项目上拥有的经验颇为自许。他们尤其对该公司在电子方面的特长寄予厚望——电子技术已成为汽车工业日益重要的一个要素,该公司计划在近几年引进一些电子技术方面的设计,比如使小汽车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的控制系统、卫星导航、声控转向和其他一些指令的控制系统。目前约有30%的零部件涉及电子技术,而且这一比例还在上升。但是像现代和大宇等汽车制造商也有实力雄厚的电子部门。管你相信与否,三星公司可能拥有的一个优势是质量。对其他的韩国竞争对手来说,质量当然是个问题,目前,韩国的整个汽车业造出的汽车给人的印象都是廉价而质量不佳。三星汽车公司执行副总裁兼生产主管、现年58岁的郑宙和说:“人们对韩国汽车没有基本的信任感。”这一问题促使郑宙和辞去了现代公司产品开发部主管的职务,退出了他为之工作了25年的公司。郑宙和不赞成现代公司重数量而不是首先提高质量的做法。郑宙和说:“质量不仅仅是由高技术决定的,更重要的是汽车制造工人的工艺水平。” 三星公司对它的汽车产品的可靠性极为关注,它已经决定在年内对工人进行演练和培训,以在1998年初开始销售。在初始阶段,它每年只生产8万辆汽车。郑宙和解释说:“韩国其他的汽车制造商存在的问题是,它们在开始批量生产之前要通过试验和纠错的阶段。然后,才开始销售。这就是它们要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与此不同,三星公司将首先开始逐渐地进行试验性生产,测试生产出来的汽车,然后开始又一轮的试生产。郑宙和接着说:“工人们要在岗位上操练60至100遍,直至完全记住了他们的工作程序。刚开始时,他们或许会遗漏一些零件,花上一个钟头完成在批量生产时只需一分钟左右就能完成的任务。”一年的试产期是要花钱的,但郑宙和说:“这是我们取胜的唯一途径。” 三星公司在追求质量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困难是,它很难与有经验的零件制造商合作,这不免令人感到惊奇。显然,现有的几家韩国汽车制造商劝告这些供应商不要向这个新的竞争对手提供服务。郑宙和说:“其他一些汽车商说,我们通过利用现有的供应商的优势而坐享其成,因此我认为它们在幕后施加了压力。很多零件制造公司开始同意与我们合作,但后来又决定不合作了。”因此,三星公司的88家供应商中约有一半是汽车行业中的新面孔,并且正在从日产的日本供应商那里学习技术。 日产公司的工程师继续监督着釜山工厂的试产,日本人在这里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从用鲜花修饰的工厂、美术招贴画到冲压车间都可以看出来,这里的每台机器上都贴着一张操作工人的相片以及工人亲手写的誓言。比如:“我将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生产世界上最好的汽车”。没有工会组织的三星公司避免了最近其他韩国公司未能幸免的一场民众罢工浪潮。三星集团的大多数员工购买了私人所有的三星汽车公司的股票,所购股票累计占三星公司股份的30%。 发动机车间的日本味尤其明显,约70名日产公司的工程师正在培训322三星公司的员工,每条生产线上既有一位日本领班也有一位韩国领班。发动机部的常务主管金学骏说:“在汽车制造中雇用新手的一大好处是这些人没有学会一些坏习惯。作为后来人,我们正在引进日本的标准。”金学骏自豪地炫耀了一间男工宿舍,里面装饰着镶有花边的窗帘和鲜花,并借题发挥说,“文化意味着质量”。 即使三星公司造出了质量略胜一筹的汽车,还是有必要向潜在的顾客作宣传。推销一种还未面世的产品需要一些技巧,但三星汽车公司通过在韩国作广告展示该公司汽车的后期形象而激起了人们的兴趣。负责销售的执行副总裁金明汉说:“我们此时的重点是创造一个形象,这样韩国人将对这种汽车怀有很高的期望。”三星公司借鉴底特律的技巧,发放了自己的信用卡,使用户能够在购买汽车时享受近l200美元的优惠。约有150万韩国人签约购买这种汽车信用卡。 三星公司在国内市场上全力倾注了一年精力后,该公司计划在1999年把重点转移到金明汉所说的“成熟的出口”业务上,到时三星公司将推出一种小巧的新车型。海外的第一个目标将是亚洲市场。日产公司将帮助三星公司在海外销售吗?可以说,这是学生对老师不太敬佩的一个领域。金明汉说:“人们一般认为,日产以技术出名而丰田则以销售出名。”三星公司已开始就利用日产公司出口市场的地经销商一事与日产讨价还价了。日产公司坚持韩国人只能向不会与Maxima车型发生直接竞争的地区出口三星公司制造的Maxima型的汽车。 最终,三星汽车公司可能会通过接管一家韩国汽车公司来加强自己的营销力量。最可能的接管对象是负债累累的双龙公司,该公司与梅塞德斯公司共同拥有一家合资公司,并且正在设法获得通用汽车公司的投资。三星公司的经理们说,他们对双龙公司倒没什么兴趣,但对起亚汽车公司却很在意,起亚公司是唯一一家不属于大财团的国内汽车制造商。起亚公司去年销售了77万辆汽车,销售额为77亿美元,但利润只有区区820万美元。韩国汽车制造商联合会的金小林说:“为了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我们的汽车制造商必须改组。这是不可避免的。降低成本的唯一途径是达到合适的经济规模。” 但是,即使把韩国的特点与日本的专长融合起来,三星集团要把汽车业作为该集团最大的产业,还要走过漫长的道路。该公司致力于制造优质产品只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开始,最艰巨的任务还在后面:一位一位地说服海外顾客购买三星汽车。 译者:道格 相关稿件
|
500强情报中心
|
深入财富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