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钢铁意志的人
作者:Richard Evans 买下世界各地负债累累的钢铁厂,在很短时间内扭亏为益,伊斯帕特国际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拉科西密•米塔尔向钢铁行业的传统发起了挑战——伊斯帕特公司已经成为闻名世界的企业。 在这座庞大的钢铁厂里,计算机控制的传送带把特殊处理过的铁矿砂和焦炭送进一台巨大的电弧炉。更多的计算机指挥着电弧炉,电弧炉把摄氏1300度的融料倒入另一个容器,由机器人完成历时30秒钟的成分分析。在工厂外面,一艘65000吨的货轮系靠在公司的码头上,把铁砂卸到传送带上。这条传送带长达4英里,通往一个脱氧工厂。这个巨大的自动化联合企业十分忙碌,却看不到几个工人。 这个高科技场景不是在日本神户,也不在大湖地区,而是在墨西哥的港口城市拉萨罗-卡德纳斯,位于墨西哥城西南200英里。管理工厂的不是外派的美国人,而是来自加尔各答的46岁的企业家拉科西密•米塔尔,他私人拥有的钢铁公司伊斯帕特国际公司发展很快,其年销售额在1992年是4.4亿美元,到去年已达到27亿美元。在这段时间里,纯利润急增九倍多,达到3.75亿美元。1990年以前,伊斯帕特在行业里几乎无人知晓,而今天用销售额来衡量,它已是世界第14大钢铁制造公司。就生产能力而言,只有日本钢铁,浦项制铁,英国钢铁,伏西诺尔•萨西洛和里瓦钢铁——都是钢铁行业第一流的公司——有能力生产出更多的钢铁。 米塔尔的取胜秘诀中既有果敢胆略,也有巧妙手法:他买进世界各地负债累累的国营钢铁公司,使它们产生利润。自1992年以来,他在墨西哥、魁北克、特立尼达、德国、爱尔兰和哈萨克等国购进处境艰难的工厂。米塔尔现在管理着一个世界范围的钢铁王国,这个王国有72000名雇员,每年生产950万吨钢。他的重要原则是:决不购买两年内不能转亏为盈的工厂。“自1988年以来,我们的生产增长了45倍”米塔尔在位于伦敦伯克利广场的公司总部里回顾道,“你觉得应该喘口气了。” 在钢铁工业的其他地方,通常认为聪明的做法是降低成本,将精力集中在单独的市场位置上,并试图夺取全国或地区市场的大块份额。米塔尔却与众不同,他是一个异教徒。他花大价钱为他所有的工厂购置最现代化的技术。他拒绝使用废钢,而是选择一种不同寻常——质量也更高——的矿砂,这种经过处理的矿砂叫做直接还原铁。他不同意把精力集中在他的核心业务上;相反,他买下铁矿和煤矿以控制原料成本,还买了四艘65000吨级的货轮以降低运输费用。这些措施的成效证明,他的这些不同寻常的信念是正确的。 “伊斯帕特公司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应归功于米塔尔这位驾驭变化的大师,”艾伦•寇茨说道,他是美林公司一位常驻伦敦的国际钢铁业分析家。“他是达成交易的高手,购进公司后,善于发挥它们的作用。作为唯一的拥有者,他比那些墨守成规的老公司更加灵活敏捷。” 一旦米塔尔作出决定,他确实可以非常迅速地行动。他在墨西哥、爱尔兰、德国和哈萨克的公司是他组成特别工作小组,在几个星期内抢购来的。他是一位深入实际的经理,每个月花两个星期访问他那幅员辽阔的帝国的每一个基地。他回忆道:“当我们最初买下伊斯帕特墨西哥公司时,六个月里的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在那里度过的。” 伊斯帕特公司这位孤独的股东估计,他的个人财产达到15亿美元。“我有点象印度的比尔•盖茨。”他开玩笑说。不过,在他不拘小节的外表底下,跳动着一颗精明绝顶的心。1996年5月,米塔尔象征性地用一个爱尔兰镑(合1.55美元)抢购了刚刚私有化的爱尔兰钢铁公司,并说服爱尔兰政府勾销了5500万美元的贷款和债务,尽管他只答应留用:300名全日制工人。1993年,美国钢铁工人联合工会挫败了米塔尔接管伯利恒钢铁公司在宾州的约翰敦分部的企图,原因是担心随着公司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率,工资将会下降,而这正是米塔尔在伊斯帕特公司的其他部门所做到的。 米塔尔是一位钢铁厂主的儿子,从小就学会了节俭与执着,并以此来管理伊斯帕特公司。他出生在印度西部的拉贾斯坦沙漠中的一个村庄,那儿在60年代以前没有电。后来他在加尔各答的圣艾克萨维尔学院学习会计和商业。十几岁的拉科西密早晨六点钟到九点半钟去上课,然后去帮助他的父亲穆罕•拉尔做生意。不过,办公室的工作并不影响他在学业上的进步:拉科西密在19岁时作为班里最优生毕业,在米塔尔家族中第一个完成了大学学业。 两年后,他建起了他的第一家钢铁厂;26岁时,同他父亲一起创建了伊斯帕特(印地语钢铁)公司。很快,他在印度尼西亚建了一座新厂,这是这个家族在印度以外建立的第一家企业。从那以后,伊斯帕特公司增长了几百倍;他的父亲一直是公司的董事,几年前才不再担任。 米塔尔瘦长结实,充满精力,每天清晨都在他那位于伦敦毕肖普大街的豪宅里游泳,当地人称这条大街为“百万富翁英里”。他喜欢通过和各色人等打成一片来做生意,这也许是因为他成长于拥挤的加尔各达。“如果你在很多不同的文化里做生意,作为一个印度人确实是一大优点,”他说。“在一个有300多种语言和民族的国家里长大,你学会很多本领来消除分歧,达成妥协。” 印度传统的生意经仍然指导着米塔尔不断扩大的帝国。最重要的是有百年历史的Partha会计方法,这种方法规定每天下班前要计算出所有成本。“我告诉我的经理们,每天我都要看到 Partha账,”米塔尔说。“他们说我疯了。但我告诉他们,如果你想在伊斯帕特干,你就得这么做。” 成效是显而易见的。自从1992年米塔尔以2.2亿美元把在困境中挣扎的西卡斯塔钢铁厂的一半 买下来以后——墨西哥政府在不到十年前建造它时花了20亿美元——米塔尔已经注入资金8000万美元,并计划在今后的三年内再投入2.6亿美元。在仅仅四年的时间里,这个工厂的产量已经从设计生产能力的25%提高到110%。不过,伊斯帕特追求更高的效率和质量的努力也引发了一些劳资纠纷。在特立尼达,文秘和低层管理人员在1993年为工资和工作条件举行了一场50天的罢工。当地的工会官员也抱怨说,在追求尽量扩大生产时,安全标准受到了损害。从当地人的角度看,存在着一支印度——读作外国——的管理队伍,是这个问题的一部分。但是米塔尔坚持认为,总的趋势是管理阶层与工人之间的关系将会变得更好。“我们认识到我们存在一些问题,并且在真诚地着手解决它们,”他说。 公司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即让它到目前为止购入的最大企业转亏为赢。这个巨大的Karmet钢铁和煤炭公司是一年前用4.5亿美元从哈萨克政府手中购来的。这个前苏联的公司几乎是该地区的唯一雇主。当米塔尔接管时,它正深陷困境:它的所有钢铁都用来同前苏联的各个共和国进行易货贸易,公司领导用一钱不值的公司纸币支付75000工人的工资。米塔尔还买下了当地濒临倒闭的有轨电车和铁路设施。“面对买下整座城市,真有些欲罢不能的感觉,”他说。 许多工业观察家认为,在哈萨克的这场赌博是目前为止风险最大的。第一波士顿公司的董事总经理朱贝德•艾哈迈德五年来一直是米塔尔的主要顾问之一,他承认,“这是一项极为困难的项目。但是,假如有一个人能使它成功,那个人就是拉科西密•米塔尔。”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伊斯帕特国际公司在印度却没有生意可做。“这是我最大的失望之一,”他承认。“作为一个印度人,我觉得我确实应该为我的国家做点事。”米塔尔考虑了几家可能购买的公司,但还没有一家让他有非买不可的感觉。他正在考虑在那里建造铁路和公路,以帮助发展那个国家年旧失修的基础设施。他这么考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可以使他在印度建立业务,但又不同他的父亲竞争,因为他父亲在那儿还管理着一个小型的钢铁和制造公司。 尽管重返印度的想法可能很有吸引力,米塔尔有着更紧迫的目标。同以往一样,这位印度创业家今天的目光注视着一个新的目标:委内瑞拉的sidol钢铁公司。去年,他还在北卡罗来纳的夏洛蒂建立了一个办事处,毫不隐瞒他想尽快在美国收购公司的意图。根据米塔尔过去的业绩,他不会等很久。 译者:陈准民 相关稿件
|
500强情报中心
|
深入财富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