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创新大学一日记
 作者: Ed Brown    时间: 1999年08月09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十五期>>管理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作者:Ed Brown

    创造性能学习吗?在艾德奥设计公司,人们一步一步地教你:集体自由讨论,快速制作样品,然后玩“钢弹发射”的游戏。

    在艾德奥大学(Ideo University)学习最后要参加一项“钢弹发射”竞赛,它的规则相当简单。要想获胜,我的小组必须: 1. 制造一种装置,它能把一个钢制的“炮弹”发射得比同我们竞赛的其他三个小组都更远。

    2. 使钢弹在滚到终点时起动指定的“钢弹接收器”(一个外观类似咖啡杯的圆形目标)内的蜂鸣器。

    3. 只使用如下这些提供的材料:一包木榫,一大块柔软而有弹性的泡沫材料,一卷绝缘胶带,一摞索引卡片,几根颜料棒,一把橡皮箍,一根很长的黑线,一个捕鼠夹,以及盛放这些东西的管筒。

    4. 在 90 分钟内把我们的钢弹发射器做好。

    这并非一项简单的工作。不过话说回来,谁也没说过学习创造性是轻而易举的事。事实上,当我和来自网络工程业巨头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的 15 名工程师一同注册进入艾德奥大学时,我很怀疑创造性究竟能否学习,更不要说在这样一个历时仅一天的创新和设计讲习班了。不过,我也知道,如果有人能证明我错了的话,那将是给我们上课的艾德奥公司的老师。艾德奥(Ideo)是硅谷一家大名鼎鼎的设计公司,它设计了苹果公司(Apple)的第一个鼠标,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的佳洁士牌牙膏的牙膏管,以及最近的 Palm V──3Com 公司的掌上记事薄系列中银光闪闪、既薄且轻的新成员。

    艾德奥公司由斯坦福大学设计学教授戴维•凯利(David Kelley)创建于 1978 年,它已为一长串的客户(其中包括《财富》500 强中的很多公司)设计了 3,000 多种产品。艾德奥公司原本无需开办讲习班,但大约五年前,顾客开始要求它这样做。凯利回忆道:“我们的客户说,`你们富有创意,为我们设计了这些产品,这实在是太好了,但你们不能向我们展示你们是怎么做的吗?'”自那以后,从日本电气公司(NEC)到柯达公司(Kodak)再到钢箱公司(Steelcase),纷纷把职员送到艾德奥大学来学习。主持我所参加的讲习班的艾德奥大学校长丹尼斯•博伊尔(Dennis Boyle)说:“他们说天才是 99% 的汗水加 1% 的灵感。大多数公司都具备其中的 99%,真正难办的是那 1%,我们的客户就是为了这 1% 才请我们在他们的职员身上下功夫,而不只是在产品上。”

    为了集中力量捕捉那飘忽不定的 1%,艾德奥的工作人员先解释他们在设计产品时使用的种种技巧,然后促使你把这些技巧付诸实践。“钢弹发射”竞赛就是为此而设立的。一声令下“开始”之后,我的队友──思科公司的两名工程师比尔•爱德华兹(Bill Edwards)和克里斯蒂娜•诺兰─布雷迪(Christine Nolan-Brady)──和我匆匆跑到一个角落,把我们材料箱里的全部东西都倒在桌子上,便茫然无措地大眼瞪小眼。然后我突然灵机一动,说:“我们试用用今天学到的东西吧。”(我想我还是赶紧先说上几句,因为我最后一次鼓弄跟这稍微沾点边的事情还是在我几何考不及格的年代。)

    比尔和克里斯蒂娜异口同声地说:“好主意。”第一步:集体自由讨论。当天下午的早些时候,艾德奥玩具设计工作室的负责人布伦丹•博伊尔(Brendan Boyle,丹尼斯•博伊尔的兄弟)向我们解释了在艾德奥公司进行集体自由讨论的方式。艾德奥公司非常重视它的集体自由讨论规则,甚至把它们印在一面大旗上,挂在教室的白色书写板上方。这些规则是:暂不作判断(不然你会打断思路);发展别人的想法(这比一心为自己的卓越见解揽取荣耀有成效得多);集中讨论主题(不要离题);一个一个地说(这样就不会压倒悄没声儿坐在房间角落里那个才华横溢的人含糊的话语);追求数量(艾德奥的职员进行集体自由讨论时,力争实现在 30 分钟到 45 分钟的时间内想出 150 个点子);鼓励奇思异想(爱因斯坦曾说过大意如下的话:“如果一个想法开始时听起来并不荒谬,那它就毫无成功的希望。”);直观感受(用草图表现想法,以帮助人们理解)。

    由于彻底感到绝望,比尔、克里斯蒂娜和我确实是恪守了这些规则,于是仅仅几分钟之内,我们就想出了十几二十个设计我们的发射器的办法。为了缩小选择范围,我们运用了艾德奥大学的另一个技巧:快速制作样品。采用这种技巧是因为讨论某种事物的模型──无论它多么粗糙──要比讨论一些想法更为简单。艾德奥大学的史蒂夫 瓦萨洛(Steve Vassallo)说:“如果一张图画抵得上你说一千个字,那么一个样品抵得上你说一万个字。”

    快速制作样品由三个 R 组成:粗略、迅速和恰当(Rough, Rapid, and Right)。前面两个 R 的意思不言而喻──粗略地制作你的模型,而且速度要快。在开始阶段,把模型做得尽善尽美可谓是浪费时间。瓦萨洛说:“你从错误的模型上学到的东西完全和从正确的模型上学到的一样多。”就连最后一个 R,恰当,也并不意味着你的模型一定要奏效。相反,它指的是制作许多专门解决不同具体问题的小模型。例如,艾德奥公司的一些职员有一次为一位客户设计电话,他们用泡沫材料切出了好几十个不同的模型,夹在脑袋和肩膀之间以确定电话听筒的最佳形状。瓦萨洛说:“你不是要设法制作你要创造的产品的整个模型。你只要集中精力制作产品的一小部分。”

    对我们这一“钢弹发射”小组来说,3R 规则名不虚传地发挥了作用:在用捕鼠器做了几个粗糙的模型之后,我们确信自己永远无法向空中发射钢球并让它精确地命中目标。这就促使我们采取另一种较为保险的方案──制作一个斜面,借助我们用木榫做的两条导轨,让球顺着斜面,从桌面向地上的目标滚去。随着角落里一台留声机传出声响,我们忙碌起来,开始制作发射器。

    一切进展顺利,直到离竞赛结束还剩大约 30 分钟的时间,我们突然发现第一组做的基本上和我们差不多,只有一个关键的差别:他们把索引卡片──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拿到的所有材料中看起来最没有用的东西──用钉书机一张张钉起,制成一条长 30 英尺的轨道,以引导钢球从斜面上向放在离得很远的房间另一端的钢球接收器滚去。不仅如此,他们还仔细地把每张卡片的两端折起,以保证钢球向目标滚去时不会偏离轨道。这是一个绝妙的主意,看来必胜无疑──第三和第四小组的设计有所不同,看起来远远没有这么令人拍案叫绝──然而我们第二小组的成员们突然记起了一天来我们听到的最好建议。博伊尔说:“好的设计来自借鉴,天才设计来自剽窃。”蓦然间,这场令人气馁的竞赛最终只归结到一个问题:我们能否以比第一组更快的速度把索引卡片装订起来。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你不能总是往房间那头瞟上一眼,剽窃你的竞争对手的创意。不过,我们小组在“钢弹发射”竞赛中的体验大部分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它使我们豁然开朗,明白了艾德奥集体自由讨论和快速制作样品的策略真正意义何在:它们使你不再慌乱和犹豫,让你开始干活。你仓促之间想出的主意远远不像你以为的那么糟──事实上,它往往会比你慢条斯理、深思熟虑、埋头苦干弄出来的东西更好。另外,想出点主意──随便什么主意──往往已是成功的一半;相对而言,改进那个模糊的想法或半成品的模型以便使其尽善尽美是较容易的工作。

    如此看来,我在艾德奥大学的经历确实是很有价值。不过,这个讲习班是专为工程师设计的──而我的几何老师可以告诉你,我不是什么工程师。在我们“毕业”几天后,我对一些校友进行了调查。我同 13 人作了交谈(另有两人拒绝发表评论),其中一个反应不冷不热,12 个翘起大拇指表示赞赏。思科公司工程师史蒂夫•曼齐(Steve Manzi)说:“跳出那种`只要把工作做完,不必考虑什么创造性'的心态真是太棒了。而且这其中乐趣无穷。就像参加宴会一样。”

    我在“钢弹发射”游戏中的队友也同样是满腔热情。克里斯蒂娜说:“它表明你用不•花很多钱去制作样品,我喜欢这一点。你可以自己反复试验很多模型,而不必花很多钱请他人干,结果却发现根本行不通。”比尔补充说:“第二天我去上班时,我召集了一次紧急集体自由讨论,定的目标是一小时内想出 100 个主意。我以为大概能想出 50 个,结果却是 103 个。”他会把这个讲习班推荐给同事们吗?他说:“噢,老天,你在跟我开玩笑吗?绝对会!”不过,他们可能带有偏见。毕竟,最後是我们的小组赢了。

    译者:阮江平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