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亚洲经济为什么会持续增长?
 作者: Jim Rohwer    时间: 1999年10月1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十六期>>经济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作者:Jim Rohwer

    一个国家工作年龄段的人口多少和增长速度对该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决定作用几乎超过其他任何因素。这对亚洲大部分地区是好消息。

    货币稳定,经济增长,股市红红火火。亚洲经济的复苏看起来相当好。但是人们更感兴趣的并不是情况是否真的这样,而是从长远看亚洲会出现什么情况。那些正在抓住机会收购该地区陷於困境的企业的公司(最引人注目的是通用电气公司)认定,亚洲今后二三十年的经济增长将同 1970 年到 1995 年奇迹般的增长差不多。决定这些预言是否正确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口情况。这方面的前景非常好。 

    人口情况的变化,特别是影响到工作年龄段的人口多少的变化,在任何地方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美国,婴儿潮的流动逐一改变了治安服务(太多的青少年过于冲动)、高等教育、娱乐、住房建筑的市场,现在──由于这一代人是美国最不节俭的一代──又通过股票市场改变了自理的养老金计划。 

    在亚洲,人口情况的影响要深远得多。原因是,在 1950 年后的四五十年中,东亚年龄结构的变化比其他任何人口众多的地方都快。所有现代社会在经济开始起飞时遵循的都是同一种格局。首先是预期寿命延长,婴儿死亡率降低;多年后出生率才降低以恢复某种平衡。在这段时期人口激增。有一段时间,婴儿潮拖了经济增长和储蓄的后腿。然后,由于他们进入劳动大军的速度大大快于新婴儿的出生和老人停止工作的速度,他们大大推动了整个经济。在美国这个过程花了一个世纪。 

    在 1945 年后的东亚,它的速度要快一两倍,这部分是因为成功地推出降低死亡率的药品。在 20 年中,在亚洲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成长期间,经济增长放慢。然后,从 1965 年到 1990 年,经济迅速增长。劳动大军相对较快的增长速度从多方面刺激经济增长,其中最重要的首先是身强力壮者的数目增加,其次是储蓄和资本投资增加,这反过来又使增加的劳动大军的生产率提高。哈佛大学教授戴维•布卢姆(David Bloom)和杰弗里•威廉森(Jeffrey Williamson)计算,在那些创造奇迹的年月,亚洲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增长是由于人口年龄结构这种“生气勃勃的”变化的某种作用。 

    亚洲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情况取决于两件事:人口方面还有多少增长动力(劳动力的增长能在多长时间内继续超过太老或者太小不能工作的人的增长)和劳动力的生产率有多高。 在东亚大部分地区,劳动力不成比例地快速增长的年月已经过去。香港、新加坡、台湾和韩国现在差不多到顶;中国和泰国的加速增长在 2005 年以前就将结束。但是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以及整个印度次大陆还有整整 25 年。在其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亚洲增长最快的潜力现在将向那些地方转移。 

    但是亚洲还有第二个潜在的优势之源。一旦劳动力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达到顶点,这个比例至少可维持 20 年。所以,除了日本外,在 2015 年到 2020 年以前,亚洲没有一个地方劳动力相对规模会收缩。这意味亚洲至少在 20 年内工人对非工人的比例会保持在高水平,而在此期间,美国、欧洲和日本的这个比例会不断下降。在这个受过教育的劳动力相对于自然资源或者资本的重要性迅速上升的世界(这毕竟是信息时代),受教育的工人对非工人的比例高的优势只会增加。 

    人口不能决定一切。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经历过类似东亚的人口变化,但是并没有取得近似的成果。也需要明智的政策。但是,在金融危机或者金融情况良好的时候,都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亚洲政策会严重失误,导致滥用这个大陆在今后二三十年享有的人口方面的优势。树立信心,长期投资者。

    译者:任美芬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