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公司面貌更新
作者:吉姆•罗沃(Jim Rohwer) 随着好时光的到来,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恢复坏习惯。别这样想;从东京到泰国,企业终于开始认真对待改革了。 按报纸评论员的说法,亚洲的意外快速反弹将使该地区亟需的结构大改革的速度放慢。听起来有理──如果不必受苦,为什么要自找苦吃呢?但很可能是错误的。亚洲公司进行重大改革的趋势强劲,不大可能扭转。亚洲许多国家的政府、银行和公司看到光明,正在改造自己,而不管股市一时可能多么坚挺。抵制改革的公司将开始下沉,被改革者和后来居上者所取代。 观察改革进展的迹象有重要的三大领域:银行整顿,公司改组和外国进入亚洲经济的速度。在银行业,首先看一看新加坡,这里长期以来一直是该地区最压抑的银行环境之一。现在不仅在进行合并,把大门向外国银行开了一条缝,而且新加坡发展银行(DBS Bank)(地区最大的银行)正在迅速改革。在新行长(来自美国的前摩根银行的人)的领导下,这家银行刚刚合并了在当地和国外的股票,此举是为了使股票可以回购和增加对提高收益的压力。再以泰国为例。许多人对总贷款中不能履行的部分一直占可怕的 50% 感到失望。两家当地的银行已被外国银行(DBS 银行和 荷兰银行)收购,已经超过竞争者。泰国最大的盘谷银行(Bangkok Bank)开始进行彻底的机构改革。甚至呆坏帐也可能很快出现转机:累积重组债务总额在 6 月到 7 月间增加了三分之一。 与此同时,在 8 月底,三大日本银行──日本兴业银行、第一劝业银行和富士银行──宣布合并,组成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机构,资产达 12,000 亿美元。怀疑者吹毛求疵地说,这个计划没有采取什么行动减少工作人员和分支机构。但是,在日本政府去年还信誓旦旦地说大银行的数量不能低于 19 家的情况下,这已经是一个重大的步骤了。在日本紧跟领导的公司文化中,现在很可能出现更多的合并,从这一点看,三大银行合并更是意义重大了。 第二,公司改组之风吹遍亚洲。动作最大的是韩国。在 530 亿美元债务(近 100 亿是欠外国人的)的重负和不友善的政府压力之下,韩国第三大财团大宇同意把公司庞大的结构从经营 100 多个项目的 25 个部门压缩到六个部门,所有部门都与汽车制造有关。政府还得到各财团的同意,不让它们在金融子公司插手太深。怀疑者正确地指出,我们以前听到过这些话,但是情况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然而,从韩国越集中越好的企业模式存在长达 30 多年这一点看,大宇受到的攻击是史无前例的。最大五家财团的债务和资产比率快速下降,到 6 月底“仅为” 300%,但是 18 个月前高达 500%。 第三,外国投资者慢慢深入亚洲企业,有时通过加快他们自己企业的发展(如花旗银行),但是更经常的是通过收购。今年到目前为止,外国在日本的收购额已达 170 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兼并和收购的总额增加一倍多,达到 480 亿美元)。香港出版的《亚洲私人资产评论》(Asia Private Equity Review)报道,在 1999 年上半年,在日本境外为私人资产交易筹集的资金达 40 亿美元,累计达 700 亿美元。随着更多资金的利用,更多外国思想(如股东价值)正在被吸收。 改革的步伐不大可能放慢,更不用说倒退了。今年整个亚洲股市的上涨选择性很强,那些自我改革的公司情况极好,而步履蹒跚者正在受到惩罚。那些抱着过去不放的人不久就会走投无路,而这一过程将得到亚洲旧工业向新工业转变的援助(今年是亚洲新开的公司发现因特网的一年)。 那些沮丧地看着亚洲缓慢进步的人忘了,油轮是无法在一块硬币大的地方转弯的,而亚洲比任何油轮都大得多。美国从 70 年代末开始的结构改革 15 年後才结束。可以有把握地说,尽管目前的形势让人感到沉闷,但亚洲能够以比现在更快的速度前进。 译者:任美芬 相关稿件
|
500强情报中心
|
深入财富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