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让我们乐观的理由
 作者: Justin Fox    时间: 2001年06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三十一期>>管理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作者:贾斯廷•福克斯(Justin Fox)

    它令人恐慌,它令人沮丧。但是经济衰退不会永无休止。事实上,现在大概已经到了经济衰退结束的时候

    美国经济艰难地停滞了下来。当然,这在眼下绝非是新闻了。和全世界其他人一样,你迫切想要知道的肯定是,美国作为强大的,高科技的,通常是全球增长的可靠动力,究竟何时才能继续前进。

    我们不必拐弯抹角:问题的答案是毋需多久。实际上,经济复苏可能已经开始了。

    是的,是的,是的,风险无处不在,变数无处不在。进行销售额预测的企业管理者、筛选投资组合的投资者、推着购物车在家庭用品公司(Home Depot)购物的消费者现在所做的选择决定未来经济的走势。商业及消费者信心的突变会对潜心做出的经济预测予以致命的打击。

    换言之,有很多方面可能会出现问题,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消费者负债累累、贸易赤字居高不下、股票市场新近崩盘的国度里,更是如此。但是,让我们感到乐观的情形则更为引人注目。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问题只需看看经济数据就能得出答案。对我们当中大多数人来说(这也许还得包括华尔街的大多数人),数据留给我们的主要印象就是令人困惑,这些印象来自于最近零售额、库存以及消费者信心方面出现的一连串矛盾的数字。但是,对于像经济网站公司(Economy.com)的马克•赞迪(Mark Zandi)那样的资深数据观察员来说,确实有迹可寻,而且是相当令人鼓舞的迹象:12 月份可能是经济的收缩期,可是 1 月份的经济状况似乎有所好转,而 2 月初以来则令人喜忧参半。赞迪认为:“美国经济正步履唯艰,甚至情状狼狈,但它很可能仍在增长。”

    另外,一位名气稍大的数据观察员──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2 月中旬向国会做了观点与此类似的评估。尽管格林斯潘作为经济预言家的能力有时被过分夸大了,但是他在预测商业前景方面的确要比其他任何人出色得多:实际上,他掌握着让他的预测转为现实的权力。美联储 1 月份突然大幅度降低利率,大笔资金参与到美国经济运行之中。你尽可以放心,美国人会找到花销这笔钱的办法。仅此一点,我们就有理由相信经济复苏的可能性。

    最后还有一点:美国经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庞然大物,要想把握它极其不易,因此,那些试图预测其进程的人往往依靠历史上相似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找出过去真正引起恐慌的经济萧条和衰退的例子并非难事,但是,要想从历史上令人恐慌的例子中找出一个与 2001 年美国的经济状况真正吻合的实不容易。这并不意味着糟糕的情况目前不会发生,而只是说明如果仅仅参照 1989 年在日本或者 1929 年在美国发生的例子,并不能真正告诉我们太多事情,特别是当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情况表明,在大多数时候,事情都会出现转机。

    上述分析加起来就可说明,我们可以对未来几个月持谨慎乐观的态度。经济有可能会出现些微弱的衰退,但也可能不会。然而可以肯定的是,经济复苏会来得更早,而不是更晚。

    这种乐观的态度现在已经不流行了。还记得 90 年代那些新经济繁荣的摇旗呐喊者们如何一厢情愿地将其视为开创新纪元、更改范例、打破常规的黄金时代吗?当然,许多研究 2001 年新经济衰退现象的观察家似乎不能接受这种看法──我们现在看到的只不过是传统的商业周期的运转。相反,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是对经济过度发展时代的惩罚,也是新的“黑暗时代”的开始。

    事实上,只有记者和其他一些业余人士才会出此浮夸之词,很少有专业的经济观察家会用这样华丽的词藻。相反,他们谈得是经济学理论中早已验证过的商业周期的初始形态──而预测商业周期用得最多的是字母,具体地说,是“L”型、“V” 型、“U” 型和 “W” 型周期。

    “L”型周期是最可怕的一种情况,如果陷入这种周期,美国的经济在今后几年里就会徘徊在繁荣后的衰败状态,经济增长极为缓慢或者零增长。90 年代的日本就经历了这种情况。不过即便是最为消沉的悲观主义者也同意,美国经济在今后十年中不会一直深陷困境。“V”型周期是最佳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经济顷刻间就可能恢复──甚至还可能躲开确定的衰退期,这往往需要经历连续六个月时间的经济紧缩。“U”型周期则意味要经历一个令人讨厌的衰退期和一个缓慢的增长期。至于“W”型周期,如果你认为我们现在处于字母的后半段(前半段指 1998 年全球金融危机和随后在美联储干预之下出现的复苏),那是个好消息。但如果你认为我们现在处于前半段(后半段则是当美联储的放松银根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之后出现的衰退期),情况就不妙了。

    经济预言家之间达成的共识是,我们正处在“V”型周期中。不过这并不预示完全与之相符,因为预言家要想确定经济的转折点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美国经济近期的历史作一快速的回顾,“V”型周期的假设显然是持之有据。唯一一次延续时间很久的经济衰退或者说是重复发生的衰退出现在二战结束以后,美联储提高利率并保持高利率以抑制经济运行中的通货膨胀,却引发了持续的高通胀。美联储去年决定遏制的通胀苗头比起 70 年代和 80 年代初的通货膨胀简直微不足道;比起从前的强制性银根紧缩政策来,美联储 1999 年和 2000 年制定的高利率只不过是些小玩闹罢了。

    这并不意味今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战后最普遍的经济问题涉及到中央银行过度扩张,政府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以及私营部门受到过分限制等。猜猜结果怎样?这些问题大多得到了解决。由此可见,我们可能会遇到新的问题要解决,或者是一些非常老的问题。有一种观点是将其视为“萧条经济学的卷土重来”,这一说法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两年前在《外交》杂志(Foreign Affairs)上提出来的,。

    克鲁格曼主要关心的是:在一个低通胀、贸易自由化、金融市场放松管制的时代,像美联储这样的中央银行可能会发现,在经济陷于衰退以后,想要重新启动它变得不那么容易了。持有这种观点的明智的经济学家并不只他一个。前财政部长(前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拉里•萨默斯(Larry Summers)1 月份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上表示,目前美国经济低迷的现象令他更多地想起了战前、而非战后的种种迹象。此言一出着实令很多人惊讶不已。

    如果萨默斯的分析正确无误,那或许说明了美联储和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应该把注意力转向对付经济衰退的问题,而不是控制通货膨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格林斯潘领导下的美联储在过去的三四年里似乎已经在这么做了。比起单纯地通过提高利率降低消费者价格指数,对付经济衰退的措施则要复杂得多,可以肯定地说,美联储早晚会把这个问题搞糟。然而就此断言我们正面临着经济大萧条或是类似于日本的“L”型经济周期──不论是克鲁格曼还是萨默斯都不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是华尔街某些悲观的预言家却这么认为──则是对过去和现在的曲解。

    我们之所以说是曲解,是因为二战前美国经济的每一次滑坡实际上都是由某种形式的金融动荡引起的,这不仅包括股票市场的崩溃,还包括信用危机。在后一种情况出现时,那些偿付能力良好的公司和个人突然间变得毫无偿付能力了,因为没有人肯再借钱给他们。这就是 30 年代大萧条时期的情形,1997 年一些东南亚和东亚的经济实体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在 90 年代的日本也出现过(其间的区别是日本躲过了经济危机全面爆发的厄运,但它最终还是没有摆脱银行银根紧缩,消费需求极度萎靡的困境)。

    这种情况将不会发生在 2001 年的美国。其原因是美联储和联邦政府有抵御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资源可任其支配,并且懂得如何运用它们。此外,眼下还没有出现任何将使我们陷入困境的金融危机。

    最接近于衰退的情况发生在 12 月的高收益、高风险的公司债券(又被称为垃圾债券)市场上。在经历了一个艰难的秋天之后,市场上在 12 月份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彻底停止了新债券上市业务,这是自 1990 年以来发生的最长一段间歇,那一年新债券发行业务停顿了整整一年。如果那年的市场冻结持续时间再长一些,一大批已初具规模,但对运营资金需求仍极大的有线电视运营商和电讯公司就很可能会陷入大麻烦。但是,1 月 3 日美联储下调利率之后,公司债券市场随即大幅上扬。据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统计,2000 年第四季度美国市场共售出了 44 亿美元的新的高收益公司债券。1 月的第三周债券发行总额达到 51 亿美元,第四周更是高达 52 亿美元。美林公司负责高收益债券的首席策略师马丁•弗里德森(Martin Fridson)介绍说,自 1 月份的第四周以后,市场开始降温,一年前利用投资者的资金买空卖空而聚敛了巨额资金的高风险新兴公司再也没有筹集到一分钱。但是,很显然,垃圾债券市场的危机已经得到扭转。

    谢天谢地,其他债券市场运行还算良好。利率下调促进了再融资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使得抵押贷款市场繁荣起来。尽管消费者贷款的增长速度放缓,但是并没有停止不前。银行利润不断下滑,但是由于其利润一直以来就保持相当高的水平,所以眼下的利润下滑根本不至于使它们陷入财务危机。

    那么,既然金融危机压根就不存在,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得经济如此不稳定呢?答案可能恰恰与导致 90 年代经济大繁荣的高科技发展有关。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荒谬。其中一个原因是,从本质上来讲所有新兴的技术企业都还不太稳定:新技术取代了传统技术;大批公司涌入前景看好的新行业;投资者们兴奋异常,不断把股价推向新高。这种情况在半导体、软件以及个人计算机等行业发端之初就已出现过,只不过这些行业以前在经济活动中所占的份额很小,它们偶尔出现危机也不会对其他行业产生太大影响。然而,现在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了。

    从技术公司向其他美国企业出售的商品中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看出经济发展放缓的迅速程度。由于美国企业大量投资于 ERP(企业资源规划)、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等软件以及其他缩写名称令人费解的尖端技术工具上,它们凭借这些工具可以发现经济放缓,并且能够比以往更迅速地做出反应。可问题是,数以千计的公司即刻间不约而同地降低了期望值,这种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它们那些时髦的新技术工具预测到的还要糟糕。结果,由于许多公司都想尽量减少库存,反而造成了这些公司备受库存过量的拖累。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公司便纷纷减产,直到把过量的库存清除干净,这也正是经济衰退发生的原因之一。

    格林斯潘 2 月份在国会听证时也谈到了这一点。他表示尽管这些新的反应迅速的技术可能造成了经济放缓,但同样可能是结束危机的途径。果然,第二天公布 的新数据就显示出各行业 12 月的库存量已经停止增长──这预示着调整库存的最艰难时期已经过去。

    所有这一切也许正告诉我们,眼下最紧要的问题不是经济能否马上复苏,而是经济复苏的势头到底有多强劲。这一问题的答案还将使 90 年代最激烈的一场辩论尘埃落定:美国公司以及美国工人使用新的信息技术后真的明显提高了生产力了吗?如果从长远角度看,生产力能够得以提高,那么美国企业在经济增长和利润方面仍有很大的空间。但是,如果在过去数年中,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是周期性因素和不正常的数据所导致的结果,我们很可能就要重新面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只有 2%,企业赢利艰难的情况。

    经济学家们关于生产力的辩论旷日持久,复杂难解,因此,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在这里进行讨论。有人认为某种转机即将出现,美联储的格林斯潘就是其中一位,而且他在近些年来已经使许多人同意了他的看法。在今年的经济放缓的情况下,如果生产力继续保持上升,格林斯潘会赢得更多的支持者──而且美国经济也就不必再担心什么“U”型、“W”型或者“L”型曲线了。

    译者:萧艾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