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新NAPSTER来了!
 作者: Melanie Warner    时间: 2002年10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四十六期>>特写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他们给现在的音乐迷提供了更多免费下载音乐的途径。大唱片公司对此深恶痛绝── 可是关闭这些网站如今已不再是轻而易举

    作者:梅勒妮•沃纳 (Melanie Warner)

    对大唱片公司来说,纳普斯特(Napster)不仅让人讨厌,它简直就是最糟糕的噩梦──对于每个挤进唱片店,买走一大堆 CD 光盘的人来说,纳普斯特就是他们的网上唱片店。因此,当一家上诉法院去年七月强令纳普斯特关闭网站之后,整个唱片行业都松了一口气。从这一天起免费音乐便不复存在了。

    情况似乎的确如此。我们知道的纳普斯特已成为过去。但是取而代之的东西则更令音乐行业恐慌,而且它简直就是势不可挡。它们被称作文件共享服务,通俗的叫法是 P2P 网络。其中最受欢迎的叁个网站── Kazaa、Grokster、Morpheus总共拥有 7,000 万用户,而纳普斯特在最鼎盛的时期也不过拥有 2,000 万用户。这里所说的不只是在互联网上传播音乐。这些新纳普斯特还经营视频游戏、软件程序和电影,也包括那些现在正在电影院里上演的影片。

    所以,大的音乐和电影公司正在试图对 Kazaa、Grokster、Morpheus 网站采取他们对付纳普斯特时所采用的方法──诉诸法律,将它们赶尽杀绝。只不过这一次这些非法的网站也许不那麽容易被关闭了。Kazaa、Grokster、Morpheus 的经营与纳普斯特很类似,但是它们在技术上做得更聪明,而且,从法律意义上来说,更加飘忽不定。代表八家大音乐公司的美国录音工业联盟(The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 RIAA)和代表 19 家电影制片厂的美国电影协会(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正在分别起诉拥有 Kazaa、Grokster、Morpheus 的公司── Sharman Networks、Grokster 和 StreamCast Networks(这叁家公司都否认了这些指控)。但是这些公司运营网络的方式并不像索尼(Sony)经营唱片那样。他们对于所制作的产品并不掌握控制权,也不了解谁在下载哪些文件,文件的内容是阿姆(Eminem)的歌还是祖母做蓝莓馅饼的菜谱。因此这就带来了这样的法律问题:假如你无法控制或看到非法活动,你又怎能对此负责呢?在去年 12 月份公布的一份备忘录里,RIAA 的法律小组承认它对 Kazaa、Grokster、Morpheus 的指控“不像针对纳普斯特的指控那样有力度。”

    更重要的是,即便法庭下令关闭这些网站,判决也许仍然无法执行。纳普斯特利用中央服务器来跟踪和控制用户之间转让文件的情况,但是 Kazaa、Grokster、Morpheus 却并不掌握自上而下的控制权。Kazaa 的创立者之一森斯特伦(Niklas Zennstrom)说,唯一能使系统关闭的方法是每位用户都选择使其程序失效。这当然不太可能发生。

    P2P 网络的魅力(或威胁,这取决于你的立场)在于它们是一点一点自己成长起来的。这一点,没有人比 36 岁的森斯特伦和他 26 岁的合伙人弗里斯(Janus Friis)体会更深。2000 年秋天,他们在阿姆斯特丹的一间小办公室里,尝试着在网上建立了 Kazaa 网站,希望会有几千人下载它。但是在 2001 年 2 月联邦上诉法院第九巡回审判庭 (Ninth Circuit Appeals Court)首次给予纳普斯特致命打击后,纳普斯特的用户纷纷涌向了 Kazaa 的网站。

    这件事吓坏了森斯特伦和弗里斯。他们开始疯狂地寻找愿意收购 Kazaa 的对象,最终在澳大利亚找到了一位在英国出生的亨明(Nikki Hemming)女士,她迅速集结了一些投资人,组成了 Sherman 公司。从法律上来说,森斯特伦和弗里斯仍然难脱干系,因为他们掌握着最重要的软件──FastTrack。该软件支持着 Kazaa 和 Grokster 网站。RIAA 和 MPA 最近把他们俩做为个人列入起诉名单。

    和 Kazaa 一样,Grokster 和 Morpheus 也是自己成长起来的。这两家网站都不曾通过市场推广来吸引用户。数码音乐的用户自动寻找到有帮他们下载 MP3 文件的软件的地方。由于无法对 7,000 多万人提出起诉,或将出售的每张 CD 和 DVD 都加密(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很难想象该如何制止这种行为。

    然而,音乐业仍需尝试采取措施。全球 CD 的销量一直在下降。去年下降了 5%,空白 CD 的销量首次超过了录制后的 CD 的销量。“你真的没有选择,”RIAA 的总顾问谢尔曼(Cary Sherman)说。“如果你不诉诸法律的话,就会涌现出几千个类似这样的网站,而不只是隔一段时间出现几十家。”

    RIAA 的法律策略之一是证明 Kazaa、Grokster 和 Morpheus 有罪,其原因是他们有意设计使他们无法进行监控的软件。“StreamCast 一开始是一个集中化的系统,可是在纳普斯特被勒令关闭之后,他们变成了 FastTrack 的特许经营者,因为他们认为可以借此方法逃避法庭的审判。”谢尔曼说。RIAA 还希望能借以下事实来作文章:Sherman 和 Grokster 都是在海外成立的,前者在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后者在西印度群岛一个 36 平方英里的度假天堂尼维斯岛(Morpheus 的总部在田纳西州富兰克林)。“当 Kazaa 即将在荷兰收到法庭的禁令前,它将资产卖给了澳大利亚的一家公司,然后他们便在瓦努阿图成立了公司,因为那里没有专利法,”谢尔曼气愤地说道。亨明最近在她悉尼的办公室说,将公司转移到瓦努阿图只是由于税务的原因,而总部设在澳大利亚的 Sherman 公司会遵守澳大利亚的法律。

    RIAA 正在考虑施行一项冒险得多的策略──对那些从 Kazaa、Grokster 或 Morpheus 网站上共享大量文件的个人提出指控。这个策略肯定会激怒和疏远音乐发烧友,并强化唱片公司之间令人不快的联盟。“现在是音乐行业面临的关键时刻,RIAA 正试图在多条战线上发起战役。”IDC 的分析师克沃尔基安(Susan Kevorkian)说。

    不幸的是,在该行业可能最重要的区域却是风平浪静:创办人们需要的互联网服务,使他们可以通过正当途径获得法律许可的音乐。RIAA 可以竭尽全力进行诉讼,但是除非有具吸引力的合法的选择,不然人们可能还会继续涌向被唱片公司的主管们称作“盗版”的渠道。GartnerG2 的分析师麦克尼利(P.J. McNealy)估计,至少有 15% 的 P2P 网站的用户愿意考虑为他们喜欢的音乐付钱,如果这些音乐能以一种吸引人的形式包装的话。

    但是事情却并非如他们所愿。去年下半年几家大型唱片公司推出了叁项网上音乐订购服务,其中没有一项能和亚马孙(Amazon.com)的在线音乐服务相比。Pressplay 和 MusicNet 网站对你每月下载音乐和刻录光盘的数量进行了苛刻的限制,另外,一旦你不再是该网站的用户,你所下载的音乐就会被自动破坏掉。隶属于维旺迪环球公司(Vivendi Universal)的 EMusic 网站允许你随意使用音乐,但是这些音乐采用的是非限制性的 MP3 格式。因此大型音乐公司都不愿意插手此事,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其中也包括维旺迪麾下的环球音乐集团(Universal Music Group)。其结果是用户的选择范围非常狭窄,只能从独立的小音像公司那里得到一些不太热门的音乐。比如,巴基斯坦歌手 Nusrat Fateh Ali Khan 的歌就比红透全球的美国歌手摩比(Moby)的曲目多。

    MusicNet 网站是索尼音乐(Sony Music)和环球音乐的合资公司。它的首席执行官麦克格莱德(Alan McGlade)说,提高 MusicNet 音乐产品的质量是当务之急。但是他承认这是一个缓慢而艰苦的过程。“这是一个自动生成的行业,在这里不存在基础设施,”他说。“在任何一家音乐公司里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谁该负责为我们提供内容,或是这项服务该如何获得许可。”

    与此同时,每周都有数十万新用户加入 P2P 的行列。目前是 Kazaa、Morpheus、Grokster 和其他四五家网站。假如这些网站被关闭的话,其他网站就会取而代之。“这些网站只是一个工具,我可以借助它们得到我想要的,”Kazaa 网站的用户 ErikZ 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假如唱片行业令这些网站关闭掉的话,你可以再去寻找另外一家网站。”

    译者:徐梅珊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