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
作者:Jerry Useem 在商界,一些真正展示“影响力”的重要时刻是以高尔夫球场为舞台的。比如,1901 年安德鲁•卡内基在球道上同意将企业出售给 J.P. 摩根,这次交易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家 10 亿美元的大公司──美国钢铁公司。约翰•D•洛克菲勒得知最高法院已经裁定肢解美孚石油公司时,正在其私人 12 洞球场上打球。今年七月中旬在爱达荷州阳光谷举行的一场高尔夫球赛,从历史意义上看也许比不上前面那两次,但其中的玩家所拥有的经济力量之和可能创下记录。他们包括世界最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最成功的投资者和最富有的人。我们将坐在电瓶车上的这些人所拥有的影响力做一番描绘,就得到了阅读本期“影响力特刊”所需的背景知识。 以“影响力”作为《财富》特刊的主题,有点像《体育画报》出版“运动员特刊”。《财富》就等于影响力──它正是我们每一期要写的东西,不管是否以特刊的形式出版。早在 1929 年,创刊人亨利•卢斯甚至考虑过将这本新杂志定名为《影响力》(Power)。我们庆幸他最终放弃了这个名字 [另一个候选名字是《巨头》(Tycoon)],但卢斯对有些事情还是心中有数的。就像高尔夫球一样,做生意所涉及的并非仅仅是“影响力”──那些小心翼翼将球轻击入洞也是高尔夫球的一部分──但“影响力”是生意的灵魂。 人们承认,权力甚至以我们意识不到的形式存在。扬斯顿州立大学(Youngstown State University)的斯蒂夫•埃利森通过研究发现,如果让两个人处在一间屋子里,影响力小的那位在倾听时往往寻求更多的目光接触(意思是:“看见了吗?老板,你说的一切我都接受了”),而说话时往往不愿直视对方(意思是:“我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你并不构成威胁”)。另外一些研究也显示,影响力大的那位通常笑得很少,坐姿更为古怪,而且更习惯“用两手手指做成尖塔形状的手势”。埃利森说,福尔摩斯和卡通电视 剧《辛普森一家》(Simpsons)中的伯恩斯先生都经常做这种动作──显示自己居于主导地位。这种姿态在“恰好与视线平行”时最有威力,他说,“这样,你只好透过另一个人的手来观察对方。”观察摄影师爱德华•史泰钦(Edward Steichen)1903 年拍摄的 J.P. 摩根肖像,让人很难不联想到影响力,甚至可能是“威胁”。在肖像中,这个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商人愤怒的眼神犀利得令人胆寒,旁边像是有把寒光闪闪的匕首。这是摄影史上的一幅错视法作品:那把匕首实际上是椅子的金属扶手,而他的怒容则是对史泰钦拍摄时不断提要求的短暂反应。 然而,即便人们意识到这种幻觉,也不会冲淡这幅肖像的震撼力。这就是 J.P. 摩根,他曾经拥有像风暴雷电般大自然的伟力──控制著相当于美国国民产出三分之二的资产,1907 年曾因把 50 名银行家锁在他的办公室里而引发恐慌。当他凝神注视时,其威力足以让众人纷纷让路。 但是,承认影响力是一回事,编排行榜又是另一回事。《财富》著手编纂 25 位美国商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排行榜时,目标很简单:给那些控制美国经济制高点的人拍张快照。我们对影响力的定义直截了当:影响他人(不管是公司、行业中的人,还是更广泛的世界中的人)行为的能力。简单的话到此为止。我们很快就会明白,在对影响力进行量化时,有四条不可改变的法则。 法则之一 影响力,就像重力一样,无法直接观察到,只能观察其影响。例如,如果你的公司名称习惯被当作动词使用(你还没 Google 他呀?),那么这表明你具有某种影响力,但这样的证明还不够。如果你的公司的名称写进了“痞子阿姆”(Eminem)的歌词(“我看电视 / 看 Comcast 有线”),那么就更能证明你的影响力了。而如果你能让所罗门美邦前电信业分析师杰克•格鲁伯曼的孩子进入曼哈顿的高级托儿所,那么你就进入 25 位商界人物的领地了。 法则之二 在商界并不存在绝对的影响力(它绝对可能导致腐败)。毋宁说,任何人都能对他人施加某种影响力。像行业首领一样看问题和行动的首席执行官,到头来常常会发现自己也是囚犯──华尔街的囚犯,养老金的囚犯,律师的囚犯,尤其是自己员工的囚犯。西点军校研究领导力的教授托马斯•科迪茨上校指出,下属影响上级的能力通常被低估了。他说,“我采访过伊拉克战俘。他们大多数都说,如果他们的上级要他们去打仗的话,他们会开枪打死他。” 法则之三 正如世人所言,影响力有多种来源。如:参孙(Samson)说来源于头发,大力水手卜派(Popeye)说来源于络腮胡子,毛泽东说来源于枪杆子。有些人能成为强中之强──如拉斯普廷,猎头和赫伯•阿伦斯;有些人则改变了大众行为(如星巴克让人们习惯喝 3 美元一杯的咖啡)。扰乱者有扰乱者的权力(正如前你在 Boardwalk 大道上的饭店赚钱一样,Napster 把游戏棋盘扔到九霄云外),堵塞者有堵塞者的权力(所有那些想通过他那个“盖茨”门的人都得掏钱)。还有间接的影响力,斯蒂夫•乔布斯就是这样利用相对来说比较弱小的苹果公司。 法则之四 要将苹果公司与微软公司进行对比是不容易的,会引发非常激烈的争论(甚至还会挥拳相向)。这就有点像“石头─剪子─布”的游戏──石头可以砸坏剪子,剪子可以剪开布,布可以包住石头。拥有哪种东西最好呢?这很难说。所以,回答谁是影响力最大的人也存在同样问题:(1)被 10 万名雇员敬称为老板的巨型公司首席执行官(2)打个喷嚏就能使这家巨型公司价值降低一半的证券交易商(3)其想法对交易商行动起到微妙主宰作用的经济学家(4)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首席执行官万斯•科夫曼(Vance Coffman),他拥有足够的空气动力,可以将以上所有这些人都变成离子?游戏变成了“石头─剪子─布─地狱火导弹”。 一层一层地揭开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我们开始发现,那种胸肌发达、像宙斯拥有霹雳那样的所谓的“影响力”概念不过是卡通片中的想象。历史学家罗伯特•卡罗(Robert Caro)说,“它是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与其他类型天才不同的天才。”卡罗的两部巨型传记──约翰逊总统和“纽约建设者”罗伯特•莫塞斯(Robert Moses)的传记──属于有史以来对影响力研究最详尽细致的成果。约翰逊是在参议院获得了领导力,莫塞斯则是通过拆掉纽约大片市区来修桥修路,两个人都无情地追求影响力,但手法迥然不同。卡罗说,约翰逊“将每个人都视为工具”,利用他的人格魅力来把人拉得很近,从而找出他们的弱点。一旦抓住,这种弱点就成了掌握这种工具的把柄。愤世嫉俗的莫塞斯(他讨厌与人接触)看不见人们心灵中的杠杆点,不过他非常工于利用纽约市政治体系中的杠杆点,以至于 40 年中更换了五任市长,而他的地位岿然不动。卡罗回忆说,他曾观察莫塞斯手拿铅笔、站在巨幅纽约市地图前:“他就像是在画画,把一个有两千一二百万人口的城市看成是一块画布。但在他所有的颜料中,最重要的是影响力。没有这个,什么都不管用。” 卡罗的主要观点是:“获取影响力是一种创造性行为”。美国曾有一句口头禅:没有人能领导参议院;约翰逊创造了领导参议院的方式。还有:纽约无法治理;而莫塞斯发明了治理的办法。还有:谁也无法从电脑生意中赚钱;而迈克尔•戴尔找到了赚钱的新方法。 在编辑部就影响力排行榜问题进行了几番争论之后,有两点变得明确了:首先,影响力确实是深奥的话题;其次,发布任何一个排行榜,办公室中都会有人高喊反对(辉瑞的首席执行官怎么能不列入前十名呢?),也会有人大声支持。然而,当涉及以下问题时,很奇怪大家说话时都客客气气:谁是排行榜金字塔顶端的人物,大家几乎没有争议。事实上,我们的前三名,恰巧(我们可以对天发誓事先并不知道)是被安排在阳光谷打高尔夫球的三驾马车。 我们抓到了三条最大的鱼。这便剩下了一个问题:哪条最大呢? 对于谁掌管最具影响力的公司,大家没有异议。李•斯科特的沃尔玛改变著大约 20 个行业。要是联合国安理会的成员不限于“国家”的话,沃尔玛也许有资格在这个机构占据一席之地。然而,在这三个人当中,斯科特可能是最容易找到人来取代的。比尔•盖茨作为一家以脑力为动力的公司的领袖人物,现在仍然是“微软先生”,但正如马克•吐温小说《哈克历险记》中的哈克•芬可能会说的那样,很多赋予他影响力的东西会随著他智力的降低而丧失。而且,除非该公司找到能改变人们行为的新方法来利用 460 亿美元的巨款,否则这笔钱还只是潜在的、没有发挥的影响力。最近,微软开始在把这些红利分给投资者。 这使我们把目光转向第三位高尔夫球手。除了掌管一个帝国(众所周知的名称是“伯克希尔-哈撒韦”)之外,沃伦•巴菲特在许多著名企业(可口可乐,吉列,《华盛顿邮报》公司等)中都拥有股份,其个人财富仅次于盖茨。但就巴菲特而言,最引人注目的事实也许来自最近杜克大学对即将毕业的 MBA 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除了自己的父亲之外,这些毕业生最崇拜的人──不是总统、教皇和甘地──是沃伦•巴菲特。这种令人吃惊的地位赋予了他发出道义上的劝告的影响力。而且,由于他使用起来很吝啬,因此这一影响力变得越来越强大了。这是一种仅仅凭几句话就能改变自己直接影响范围之外的人的行为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使巴菲特具有了美国资本主义“护国公”的形象。 他既有石头、剪子,也有布。现在,他又有了另外一样东西──排行榜头把交椅的位置。 现在请看:美国 25 位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 1. 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伯克希尔 - 哈撒韦公司 就其在生活中的地位而言,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人以被人低估而闻名。不错,沃伦•巴菲特享有世界第二号富人的一些排场,如乘坐他的 Netjets 飞机飞来飞去,与比尔•盖茨(在我们的排行榜名列第 2)这个哥们打桥牌等。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 72 岁的老人对人们视他为美国商界巨擘的说法不屑一顾。“这实际上等于说,如果我做了件蠢事,我可能比别人做的更蠢。”他说话时带著特别的“咯咯”笑声,“这意味著你可能在亏损的数字后面多加很多个零。” 后者的情况并不多见。巴菲特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已经成为 一个在美国无处不在的庞然大物,在保险(巴菲特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家之一)、报纸、地毯、牛仔靴等五花八门的业务中都有数十亿美元的投资。15 年里,巴菲特投资的复合年回报率高达 21%(大盘为 11%),这足以证明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者。因此,他对股票和股市的影响无与伦比。只要有巴菲特即将购买或抛售某种股票的传言(不管是事实还是虚构),股价就会像弹球一样变来变去。难怪他谈论投资时总是格外谨慎。 巴菲特一年一度的致股东信(他为数不多的谈论投资的场合之一)已成为全世界传阅最广的来自 CEO 的信件。当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与来 访的比尔•盖茨谈论美国股票市场的神秘性时,盖茨说只有一个人了解它,此人就是巴菲特。盖茨还说,回到美国后将把巴菲特最新年度报告寄给江泽民。他确实这样做了。 还有,对于想得到帮助的 CEO 来说,巴菲特无疑是他们最想见的人。巴菲特说,“围著 CEO 转的是那些得到报酬的人。我得不到什么,所以我可以向他们提出不带偏向的建议。”在过去五年里,已有数十位 CEO 前往奥哈马去拜见这位圣贤,其中包括通用电气的杰夫•伊梅尔特(排行榜上位居第 7)。伊梅尔特说,“我去过那里两三次,为的是能跟他谈谈,吃块牛排。他是世界上最敏锐的投资家,我想从他那里得到点启发。”美国国会也要依靠巴菲特。5 月 20 日,也就是在立法者就布什的减税法案表决的数天前,巴菲特给《华盛顿邮报》写了一篇言论说,他认为取消股息税是愚蠢的。巴菲特认为,这种减税很大程度上只有利于富人。巴菲特的话产生了巨大影响力──如此巨大,以致于说服了某些国会议员,使最后通过的减税法案大打折扣。 这么说吧,巴菲特比任何在世的商人都更受人敬重和仰慕。这里面不仅有商界人士,还有普通百姓。这就是影响力。──Andy Serwer 2.比尔•盖茨 bill gates 微软公司 尽管微软的这位联合创始人和董事长不再担任 CEO,但他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财富估计远远不止 300 亿美元)。而且,作为首席软件设计师,他对我们的电脑如何运行发挥著巨大的影响力。不过,使 47 岁的盖茨具有影响力的最大因素是他敏锐的商业洞察力。通过创造出将电脑转变为商品的软、硬件标准,他改变了整个 IT 行业的运行轨迹。在这一点上,他的贡献比任何人都大。同时,他成功实现了在操作系统软件这一微软主要业务上的垄断,并经受住了数十年来最具进攻性的联邦反托拉斯调查的挑战。如今,他又要以另一种方式改变世界:斥资数十亿美元消除传染病。 ──Brent Schlender 3. 李•斯科特 lee scott 沃尔玛公司 “影响力”这个词可不是人们在沃尔玛经常听到的。影响力太大会把顾客吓跑,甚至是影响力越大,效果越不好。李•斯科特看来懂得这一点。但尽管他审慎地保持低调,这位全球最大的公司(《财富》500 强头把交椅,销售额 2,470 亿美元,雇员近 140 万)的 CEO 想不成为有影响力的人物都难。确实,他与其说是沃尔玛影响力的来源,不如说是这种影响力的传输渠道。正是沃尔玛创始人萨姆•沃尔顿和继承人戴维•格拉斯──零售业神圣三人组合的另外三分之二──建造了这架机器以及所依赖的文化。不过,如果你控制著银河系最大的飞船,那么你自然就是宇宙的主宰。──Jerry Useem 4. 桑迪•维尔 sandy weill 花旗集团 他导演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几次合并,使花旗集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务企业(1 万多亿美元的资产及 2,310 亿美元的市值)。尽管桑迪•维尔已经决定明年从 CEO 职位上退下来,但他仍将保留董事长的头衔,让他的心腹接班,并保持对公司的牢牢控制,直到 2006 年才永远离开。在维尔领导之下,花旗集团已经成为一站式购物服务之王,并在借贷、承保承销、并购咨询等业务中一直为同行业魁首。维尔和花旗集团正面对监管部门审查的巨大压力,但他仍然吸引著有影响力的人的关注。最近,他在纽约市卡内基会堂举行了 70 岁生日晚会。有一位市长、一位州长、一位参议员和一位前总统参加。──Julie Creswell 5. 鲁帕特•默多克 Rupert murdoch 新闻集团 他播放“美国偶像”节目的福克斯电视网让人热泪盈眶。他的福克斯新闻台在美国的观众比 CNN 还多。从卫星到电视,只要 72 岁的鲁帕特•默多克进入一个领域,他就撼动一个市场。这位奉行独裁式 管理的 CEO 并不实行、甚至不假装遵循不偏不倚的报道;他已经将儿子确定为继承人,而且狂热地利用自己的财富来传播他的保守思想。自从他最近收购 DirecTV 以来,默多克拥有了向千千万万家庭播放新闻集团内容的权力。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放松媒体所有权限制动议的反对者把默多克作为斗争的焦点。正如默多克主要对手、CNN 创始人泰德•特纳所宣称的那样,“他是世界上最危险的人”。──Nicholas Stein 6. 李•雷蒙德 lee raymond 埃克森-美孚公司 李•雷蒙德不打算道歉。他不吹捧什么绿色燃料,不狂热地谈论什么 2063 年的替代能源,不给自己的公司涂抹“环保”脂粉,说什么公司将帮助解决全球变暖问题。这个人所做的就是卖石油,为股东赚钱,大把大把地赚。2003 年第一季度,埃克森-美孚挣了 70 亿美元,是同期微软和通用电气的两倍多。雷蒙德的影响力还不仅限于此。10 年来,这位 65 岁的老人掌管著一家差不多像一个国家一样的公司,与世界很多国家谈判达成交易(也因与安哥拉和印度尼西亚等国政权做交易招致批评)。然而,15 年来,埃克森-美孚股票经常高于“标准普尔 500”指数,并且极有可能使 2003 年成为最好的一年。雷蒙德也许永远不必说对不起。──Nelson D. Schwartz 7. 杰夫•伊梅尔特 jeff immelt 通用电气公司 当韦尔奇 2001 年退休时,杰夫•伊梅尔特赢得了有史以来最艰难的接班战斗之一,打败了现为家居用品公司(Home Depot)CEO 的鲍勃•纳尔迪里和吉姆•麦克纳尼(3M 公司 CEO)这样的对手,成为这家有著 125 年历史、极受尊敬的巨型企业的第九任 CEO。伊梅尔特肩负的担子很重,他面对的问题很棘手。不过,他巧妙地处理了因经济萧条和因华尔街要求增加透明度而产生的问题。他摆脱了像通用电气、日本人寿保险公司这种不适合该公司的包袱,并将一度反应迟钝的通用电气资本公司(GE Capital)划分为四个事业部,以取悦投资者。与此同时,他保持了像全国广播公司(NBC)这种关键业务的强势,该公司每天早上的观众达到 620 万──比任何电视网都要多──并抢到了 2010 年冬奥会和 2012 年奥运会在美国的转播权。此外,他才 47 岁。这意味著在达到公司传统的退休年龄之前,他有 18 年的时间赶上韦尔奇。──Julie Schlosser 8. 迈克尔•戴尔 michael dell 戴尔计算机公司 Oracle 的拉里•艾利森私下认可迈克尔•戴尔的产品,惠普的卡莉•费奥瑞纳和 IBM 的萨姆•帕尔米萨诺希望他不再这样玩命工作。自从 38 岁的戴尔在他德克萨斯大学宿舍里创立戴尔计算机公司以来,在 19 年的时间里,他已经利用互联网和“及时生产”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一种商品业务的形态。他证明,凡是竞争对手能做到的,他都能以更低廉的成本做到(戴尔的身家超过 170 亿美元,这使他成为美国 40 岁以下最有钱的人)。他比其他人卖出了更多的 PC 机和工作站。毫不奇怪,各行各业和全世界都在研究他的方法。──Noshua Watson 9. 汉克•格林伯格 hank greenberg 美国国际集团 汉克•格林伯格已经在美国国际集团(AIG)掌舵 36 年,建成了世界最大 的保险公司。去年,公司的净利润比另外 18 家美国最大的财产─伤害险公司净利润总和还要多。尽管格林伯格如今已经 78 岁了,但他并没有放慢脚步。2001 年,他单枪匹马推迟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直到他的公司得到外资所有权规定豁免权为止。同年,他用谋略挫败英国保诚公司(Prudential U.K.),以 230 亿美元夺得了人寿保险公司 American General。如今,他正在处理侵权行为制度,游说国会限制原告赔偿数额。千万不要赌他输。──J. C. 10. 比尔•格罗斯 bill gross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 这位债券之王能让市场震动。作为基金管理公司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 的创始人和首席投资官,59 岁的比尔•格罗斯控制著 3,600 亿美元的固定收益资产──比地球上任何其他人都要多。他的 Total Return 基金比富达•麦哲伦基金(Fidelity Magellan)还要大。尽管块头如此之大,但格罗斯敏捷地在全球债务市场上运作。他的一举一动,在金融界都有很多人追随。只要有传言说他正在售出或购入某个板块,就会马上引起骚动。他公开批评通用电气等公司使用债务的方式,使得该公司股价直线下跌。而他预言未来十年债券将对股票形成激烈的竞争态势,吸引了大批债券投资者。他们听信这位口气柔和、练瑜珈功的加利福尼亚人,这完全可以理解:在过去 30 年里,有 27 年格罗斯为客户赚到了钱。──David Rynecki 11. 汉克•麦金内尔 hank mckinnell 辉瑞公司 60 岁的汉克•麦金内尔是企业界的卫生部长。作为世界最大制药公司(辉瑞目前的市值仅次于微软和通用电气)的 CEO,这个影响力很大的游说家左右著世界医学研究的方向。麦金内尔还异常善于做大幅增加公司收入的交易。他做成了 2000 年对华纳-兰伯特公司(Warner-Lambert)840 亿美元的合并,2002 年又以 600 亿美元收购法玛西亚公司(Pharmacia)。谈到权力时,他说他喜欢下放权力。“有人不时问我:`这个事或那个事我们该怎么办?'我的答复是:`理解了我们这个组织的远景和价值观,你就琢磨出来了。'”──John Simons 12. 富兰克林•雷恩斯 franklin raines 联邦国民按揭协会 他的履历表足以让人产生某种敬畏:哈佛本科,罗兹奖学者,哈佛法学院,Lazard Fres 银行合伙人,辉瑞、百事、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董事,曾在卡特和克林顿政府中任职──包括当过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局长,当时正值美国财政处于由赤字转为剩余这一不可思议的(短暂)时期。不过,这些并不是富兰克林•雷恩斯榜上有名的 原因。他排在这个位置,也不是因为他是特别有魅力、有活力、引人注目的 CEO。他说:“前 25 名?我应该是 26 名。”不对。这个 54 岁的人能上榜,是因为他掌管著联邦国民按揭协会(Fannie Mae)──一个由政府机构转变而成的巨型公司法人,它是美国经济的心脏。拥有 9,240 亿美元资产的联邦国民按揭协会是美国第二大金融机构,紧随花旗集团之后。更关键的是,它主宰著过去两年使美国经济活跃起来的按揭贷款市场。通过以创记录的速度收购按揭贷款,雷恩斯和联邦国民按揭协会帮助把利率降低到 40 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使得住宅市场走强,刺激产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再融资浪潮,为美国经济输送了急需的数万亿美元。还有,在最近联邦国民按揭协会的小伙伴 Freddie Mac 公司出现会计问题之后,雷恩斯成功地推迟了新管理规定的实施。这也许才是富兰克林•雷恩斯巨大影响力的最好说明。华盛顿担心,如果这个问题搞乱了雷恩斯的公司,将给住宅市场造成破坏,从而搞乱美国经济。有几个 CEO 能做到这一点?──Justin Fox 13. 萨姆•帕尔米萨诺 sam palmisano IBM 公司 他解散了有 92 年历史、像俱乐部一样的执行管理委员会,要求董事会削减他的奖金并分发给别人,而且深入下层寻求新的想法。这听起来像是企业界的天方夜谭,但确实是萨姆•帕尔米萨诺开始担任这个 810 亿美元庞大公司 CEO 发生的几件真事。这个在该公司干了 30 年的老员工──他在去年年初执掌该公司──并没有躺在前任郭士纳的成就上面睡大觉。相反,他奋力在很多方面进行改组。52 岁的帕尔米萨诺用 35 亿美元买下了普华永道的咨询业务,帮助 IBM 这个蓝色巨人将重点从销售软硬件转向销售 IT 和咨询服务。他还承诺以“按需供应”技术使 IT 领域实现革命化转变。要是公司的销售额和股价再高些,那就更好了!──J. S. 14. 克雷格•巴瑞特 craig barrett 英特尔公司 从改变现代生活的角度看,用他的公司的半导体建造的计算机的作用比其他任何产品都大。人们甚至会说:凡是对英特尔有利的,也对世界有利。在英特尔主宰的芯片领域,CEO 克雷格•巴瑞特是该行业无可争议的重量级人物。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杰出前任安迪•格鲁夫从未做到这一点。尽管英特尔以往只是为 PC 制造芯片,但 63 岁的巴瑞特如今正把它推向这样一个方向:让全世界的计算机都发挥威力。当他的公司采用 Linux 时,这种操作系统便成了微软的一大威胁。很多国家领导 人都游说过他。巴瑞特每年访问 30 个国家,而在很多国家他成了最大的雇主。他传奇般一天只睡一小时的耐力让员工们称出差旅行为“死亡行军”。很少有人为了保持世界经济的活力而比他更勤奋地工作,而对世界经济影响更大的人也寥寥无几。──David Kirkpatrick 15. 雷富礼 A.g. lafley 宝洁公司 自从 2000 年接掌宝洁以来,这位 56 岁的前海军军官和职业经理人悄悄地带领这家 430 亿美元的庞大公司重新获得盈利能力。但我们听不到他夸夸其谈。雷富礼谦逊的风度、开放性和纯真使华尔街和公司雇员们都喜欢他。研究 CEO 的大师杰弗里•索南菲尔德(Jeffrey Sonnenfeld)说,“一种近乎韦尔奇般的神话突然间围绕他形成了,尽管他没有刻意这么做。”这也许说明他为何进入了美国五大公司中的两家(通用汽车和通用电气)的董事会。他真正的影响力来源于他的“势力范围”:130 个国家的 50 亿人使用他掌管的近 300 个品牌的产品,包括汰渍、帮宝适和佳洁士等,每天使用 20 亿次。今年,雷富礼硬是做成了一桩 70 亿美元的收购交易,买下了德国护发产品巨头威娜公司(Wella),这是该公司历史上最大的一宗收购。──Matthew Boyle 16. 肯•刘易斯 ken lewis 美洲银行 这位低调的 56 岁的人物拥有一种很简单但至关重要的权力:赚钱所需的权力。肯•刘易斯是一位新型的 CEO。他不玩花哨动作,只是默默地从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这家巨型银行(资产为美国第三大商业银行,仅次于花旗集团和摩根大通银行)挤出利润。该银行是他的前任、曾被大肆报道的休•麦科尔(Hugh McColl)通过一系列疯狂收购创立的。自从刘易斯 2001 年 4 月上任后,美洲银行股票已经升值 51%。通过大幅提高抵押贷款和信用卡业务的收益,他在 2001 年最后一个季度把利润提高了 23%。他还十分善于把握客户的需求(并愿意为此付费)。因此,即使刘易斯没有什么个人魅力,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他的投资人就是喜欢他的本来面目。──J. S. 17. 雷石东 sumner redstone 维亚康姆公司 让我们看一看雷石东。他穿的运动服看上去很廉价,不肯与人分享企业经营成功的荣誉,而且他拒绝提名继承人。不过,这位 80 岁的 CEO 不必听从任何人。他持有价值 80 亿美元的维亚康姆(Viacom)股票(公司市值为 770 亿美元)。他拥有足够的有超级投票权的股份,因而可以控制董事会。像 MTV、CBS、派拉蒙电影公司(Paramount Pictures)和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Simon & Schuster)等资产的价值就更不用说了。而且,作为交易商,雷石东没有放慢脚步的迹象(他最近与比他小一半的女人结婚)。他从债务沉重的竞争对手(如美国在线)那里攫取资产(Comedy Central 公司)。现在,他又盯上了维旺迪公司(Vivendi)的 Sci Fi Channel 频道。不过,雷石东今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业绩是谈成了一桩交易,留住了受人尊重的首席运营官梅尔•卡尔马津(Mel Karmazin)──一个与雷石东关系紧张的家伙,这已经众所周知──他没有跳槽(参见第 18 名的介绍)。投 资者为此神魂颠倒。梅尔甚至参加了雷石东的婚礼。现在的问题是:他们俩能避免离婚吗?──Devin Leonard 18. 伊万•塞登伯格 ivan seidenberg Verizon 公司 如果说本排行榜中有人不起眼的话,此人就是伊万•塞登伯格。尽管他缺少明星的影响力,但在市场中有巨大的力量。56 岁的塞登伯格掌管著美国第十大公司,提供美国政府很多部门、纽约市、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专用电话线路──为全国各地大人物提供的拨号和移动电话服务就更不用说了。他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通讯领域。当维亚康姆的雷石东(第 17 名)与梅尔•卡尔马津之间的长期嫌隙在去年夏天公开时,有消息说正是长期任维亚康姆董事会成员的塞登伯格说服这两位高管私下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这种影响力当然值得关注。──Stephanie N. Mehta 19.卡莉•费奥瑞纳 CARLY FIORINA 惠普公司 背景:最近在约旦死海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调解峰会”。通讯社的照片显示了影响力:卡莉•费奥瑞纳坐在柯林•鲍威尔背后,她正弯腰与这位国务卿耳语。这样的场面很多、很多:卡莉与布什总统闲聊经济话题;卡莉与国土安全部长汤姆•里奇大谈如何整合大型组织;卡莉正与纳尔逊•曼德拉调侃。这简直是一位名为“《财富》500 强”企业高管、实为世界级的女政治活动家,她如此有名,以致于人们只须提其名,而不必提其姓(顺便提一下,她刚出生时曾被名为“卡利顿”,这是一个男人名,是家族留传下来的)。 48 岁的费奥瑞纳所做的远远不只是在全球各地跑跑颠颠。可以说,通过 2002 年以 190 亿美元收购康柏公司,这位前英语教员、掌管惠普的第一位非工程师出身的人物启动了计算机行业的合并。批评者为此嘲笑她:一个糟糕的 PC 企业与另一个糟糕的 PC 企业合并不能造就一个好的 PC 公司,然而,在一场令人筋疲力尽的股东 论战中,她坚持自己的立场。而众所周知,随著惠普赢利状况改善及其股票价格终于略高于合并前水平,费奥瑞纳开始体会到了乐趣。随著技术行业的合并一发不可收拾(如 Oracle 与 PeopleSoft,Yahoo 与 Overture),她甚至成了某种具有远见的人物。思科系统公司(费奥瑞纳在董事会占有一席)CEO 约翰•钱伯斯(第 21 名)说,“她有潜力成为全美最拔尖的 CEO 之一。”──A. L. 20. 斯坦•奥尼尔 stanóneal 美林公司 通过将一度心慈手软的“美林母亲”改造成一架精干的高利润率的机器──并且通过了监管部门对其研究部门的调查──斯坦•奥尼尔恢复了华尔街鼎鼎大名的“美林”的地位。他的交易商主宰著中介市场。他的投资银行家又一次揽到大生意。他的 1.4 万股票经纪人正争取到富有的个人投资者。圈内人士说,51 岁的奥尼尔太难对付了。他当然是个坚决果断的人。他赢得了残酷的 CEO 接班之战,与董事会关键成员保持著密切关系,并召集起了一个严格听从他的命令的决策智囊团──一些人将其称为“通过政变上台的军人”。不管人们喜欢他还是讨厌他,结果说明一切:美林 2002 年赚了 25 亿美元,今年有可能更出色。──D.R. 21.约翰•钱伯斯 john chambers 思科系统公司 如今,听约翰•钱伯斯演讲是令人耳目一新的体验。但与三年前相比,乾坤倒转了。当时,思科的市值(5,310 亿美元)一度(短暂地)名列全球第一。不过,从一些基本的方面来看,这位 CEO 的演讲并没有改变。他谈的仍然是互联网使商界发生革命性变化的威力,并且含蓄地谈论著思科如何组织一帮人销售使这一切成为可能的产品。在演讲中,当提到某些高级官员和国家领导人已经认同他提出的远景时,钱伯斯仍然滔滔不绝。他仍然鼓励商界视思科为未来公司的最佳样板。他的话既有点小贩叫卖、损人利己和假装神圣的味道,也有可能恰好是正确的。互联网流量每年仍在翻番。思科仍然主宰著企业网络设备市场(其地位只有微软和 70 年代的 IBM 能与之相比)。其 1,270 亿美元的市值仍高居美国第 14 位。毫无疑问,钱伯斯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由于 2000 年投资者疯狂购买思科股票,之后该股股价却下跌 90%,钱伯斯说话时引人注意的噱头当然已经黯然失色──但他仍在这里占有一席之地。我们还是要习惯这一点。──F. V. 22.亨利•鲍尔森 henry paulson 高盛公司 在华尔街的所有 CEO 中,只有亨利•鲍尔森有足够的把握谈论与公司违 法乱纪行为做斗争。2002 年 6 月,在全国新闻界俱乐部的演讲中,在谈到针对美国企业界的批评风暴时,鲍尔森说了一句有名的话:“坦率地说,这些事情的发生,大多数是合理的。”因此,也许可以推断,在各家大投资银行中,高盛可能是受丑闻玷污最少的。57 岁的鲍尔森是典型的美国中西部人,高个子,硬朗。在这家热门银行四年前上市之前不久,他压倒了当时的 CEO 乔恩•科津(Jon Corzine,现为代表新泽西州的美国参议员),占据了这个最高位置。从那时以来,高盛的股价超过了市场大盘及其老对手美林和摩根士丹利。去年中国主席胡锦涛访问纽约时,要求鲍尔森做主人领他参观纽约证券交易所,与布隆伯格市长一起陪同他参观纽约。他是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赢得这一荣誉的华尔街 CEO。尽管与花旗集团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等公司相比,该公司还显得较小,但它在像并购和承销领域的影响远远超出其规模。──A. S. 23.布莱安•罗伯茨 brian roberts Comcast 公司 他的有线公司向 2,100 万户以上的家庭输送音乐录像,同时向 400 万用户提供快速互联网业务,这使得布莱安•罗伯茨成为 MTV 方面非常重要的人物(“痞子阿姆”在《罪犯》中甚至唱到了 Compast)。不过,使这 位 CEO 具有真正强大影响力的,是他对美国在线的迪克•帕森斯(第 24 名)、迪斯尼的迈克尔•艾斯纳和维亚康姆的梅尔•卡尔马津等成年人发挥的不断增大的影响:罗伯茨在从这些媒体显要那里购买节目时,正寻求得到批量的折扣优惠。由于 Comcast 具有强大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市场力量,因此很多业内人士打赌罗伯茨将会得手。作为以前曾压服 All-American 公司的人,罗伯茨在想得到某种东西时是无情的。例如,在他投标收购 AT&T 的有线资产时,他的热情从不减退,这是一桩 510 亿美元的交易,使排名第三的 Comcast 一举成为美国最大的有线 运营商。而且,由于他的家族拥有 33% 的投票权,因此罗伯茨拥有某种很多对手都没有的东西──稳定的职位。──S. N. M. 24.迪克•帕森斯 dick parsons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 迪克•帕森斯不仅坐在世界最大媒体公司──一个包含电影、音乐、电视、有线和网上服务以及《财富》出版者时代公司等的帝国──的最高位置,而且似乎他可能拥有使这个受伤巨人发生转折的力量。担任 CEO 14 个月以来,通过说服各个主管专心致志管理各自的业务,而不是因合并协同效应没有发挥而愁眉苦脸,他设法使这家 420 亿美元的公司稳定下来。而且,55 岁的帕森斯正悄悄地在董事会中行使他的权威,确保在去年 5 月斯蒂夫•凯斯辞职后获得董事长的职位。尽管有了好的开端,但这位非常老练的外交家──与他那些身处高位的显要同行不同──仍在奋力解决一些大难题,包括正在进行的证监会的调查、美国在线业绩没有起色、时代华纳有线公司首发上市被推迟等。──S. N. M. 25.里克•瓦格纳 rick wagoner 通用汽车公司 私下里很和蔼可亲、令人愉快的里克•瓦格纳今年 50 岁,是底特律一个新的难对付的家伙。他对美国的竞争对手(他们的客户都在买非美国产汽车)发出的信息是:“不要再发牢骚了。”如果说购买通用生产的汽车得到 4,000 美元优惠这种做法将使那些效率较低的制造商处于悬崖边缘,那么瓦格纳并不在乎会怎么样:他正在做对他的公司来说行得通的事情。尽管通用汽车规模很大,但瓦格纳受制于工会合同、政府管制、庞大的医疗和退休金的约束。而且,他未能使通用汽车公司股票价格上扬:尽管从收入上看,它排在美国公司中的第 2 位,但从市值来看它只排在 94 位。不过,在该行业,瓦格纳仍是最具影响力的美国人。──A. T. III 译者:水刃 美国以外最具影响力的25 位商界领袖 作者:Clay Chandler, Janet Guyon, Paola Hjelt, Cait Murphy, Richard Tomlinson 1.约翰•布朗 john browne 英国石油公司 / 英国 去年英国石油(BP)输给了壳牌公司,没能如愿坐上美国之外最大石油公司的头把交椅。但费尔•瓦茨的壳牌公司是继承来的,而英国石油则是布朗亲手打造的。随著 1998 年和 2000 年成功收购阿莫科(Amoco)和 Arco 公司,他已将英国石油从一个平庸的企业转变为全球性的石油巨头。这位英国石油的 CEO 在俄罗斯也显示了他的实力,建立了西方投资者在俄国的最大合资企业。由于他在招聘、环保等方面的作为,55 岁的布朗成了最受妇女组织欢迎的人之一。他的公众影响力远远超越了竞争对手。 2. 出井伸之 nobuyuki idei 索尼公司 / 日本 国际化的出井伸之会讲英语和法语,喜欢意大利鞋和德国汽车,在通用汽车公司和雀巢公司担任董事。但是这位 66 岁的 CEO 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索尼人。自从 60 年代加盟索尼(这家全球消费者都喜欢的电子产品厂商销售收入达 610 亿美元)以来,出井伸之的职位一直稳步上升。他的下一个任务:利用索尼传统的创新和技术优势,与在电影、游戏多媒体领域更新的兴趣相结合,将它们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制造出数字化整合的神奇“圣杯”。 3. 丰田章一郎 shoichiro toyoda 丰田汽车公司 / 日本 当然,丰田公司由张富士夫负责日常运营,然而,是荣誉会长和前总裁丰田章一郎(Shoichiro Toyoda)给了张富士夫职位,并总能在主管会议上首先开讲。简而言之,作为企业创始家族的元老,78 岁的丰田依然掌握著最高权力。尽管丰田在单位销量上位居行业第三,收入为行业第四,但从许多方面来说,它是世界汽车制造业的领导者。丰田一向在各种质量调查中保持领先,它 940 亿美元的市值将位居第二的通用汽车公司远远甩在后面。丰田去年赚的钱(78 亿美元)也比任何汽车制造企业都多,同时在开发替代燃油的汽车方面也走在前列。现在,它把赚来的钱用于在中国和东欧的扩张,这不能不让竞争对手感到不安。 4. 于尔根•施伦普 j ürgen schrempp 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 / 德国 施伦普在 1999 年戴姆勒-奔驰与克莱斯勒的大胆合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交易掀起了国际汽车厂商并购的热潮,一时间,施伦普的声望在商界如日中天。他仍然担任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 CEO,去年实现销售额 1,410 亿美元,利润 45 亿美元。但最近几个月来,由于 公司不得不面对由投资者柯克•凯尔科里安(Kirk Kerkorian)提起的股东诉讼以及克莱斯勒业绩持续滑坡,施伦普的影响力(以及公众形象)有所减弱。尽管如此,烟瘾很大的施伦普依然对这家横跨大西洋两岸的汽车帝国的前途充满信心。 5. 约瑟夫•阿克曼 josef ackermann 德意志银行 / 德国 作为德国最大银行的 CEO,55 岁的阿克曼管理著一家业务遍布 76 个国家、有 7.1 万名雇员的大企业。1999 年,德意志银行收购 Bankers Trust 公司,树立了在美国有所作为的投资银行的形象,而其在伦敦的交易业务则让高盛、摩根士丹利以及美林等美国公司刮目相看。在瑞士出生、长大的阿克曼,是第一个管理德意志银行的外国人,他大力削减成本,提高利润和精简机构。得益于阿克曼的努力,德意志银行开始与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比肩,成为最有希望与美国投资银行抗衡的欧洲公司。 6. 李嘉诚 li ka-shing 和记黄埔集团 / 中国香港 你的货船想通过巴拿马运河?李嘉诚的公司租借了运河两端的港口。你想把货物运中国?李嘉诚的集装箱可能正在运送这些货物。李嘉诚是香港最大联合企业的董事长──他所持有的股份占香港证券交易所证券总值的 12%──而他与北京的密切关系意味著他能够从中国的经济繁荣中获益。今 年 74 岁的李嘉诚正在建立国际性的 3G(第三代)网络。电信业曾经让许多巨头陷入困境──其中包括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但不要将李嘉诚列入失败者当中。 7. 贝卢斯科尼 silvio berlusconi Mediaset 公司 / 意大利 你可以把贝卢斯科尼的故事看作意大利版的《公民凯恩》。这位 66 岁的意大利总理也是该国最富有的人(财富净值约 60 亿美元):他拥有意大利七个电视网的三个(他出任副董事长)。作为政府首脑,他控制著意大利仅有的三个国有电视台。其结果是,以粗鲁而闻名的贝卢斯科尼──他最近对一位德国官员说他本该是一名称职的纳粹死亡集中营的指挥官──在国内只受到“轻描淡写”的媒体曝光,简直不能与其他西方领导人遭遇类似问题的待遇相提并论。事实上,贝卢斯科尼与凯恩之间只有一处本质差别:意大利的这位“凯恩”握有真正的权力。 8. 克劳德•贝贝阿 claude bÉbÉar AXA 公司 / 法国 2000 年,绰号为“鳄鱼”的贝贝阿从 AXA 公司 CEO 的职位上退休,但是作为董事长,67 岁的贝贝阿依然是法国商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将 AXA 从不起眼的金融公司转变成一家全球保险公司。去年,他策划了罢免维旺迪CEO 梅希尔(Jean-Marie Messier)的行动,尽管当时贝贝阿甚至不是维旺迪的董事。贝贝阿同时经营著高级俱乐部 Entreprise et CitM在这里欧洲商业领袖们与“鳄鱼”一起用餐──当然仅限于受到邀请的人。 9. 约尔马•奥利拉 jorma ollila 诺基亚公司 / 芬兰 1992 年,当手机还是奢侈品时,52 岁的奥利拉开始执掌诺基亚。很大程度上由于他的努力,诺基亚成了欧洲最富创新精神和管理得最好的电信企业──诺基亚手机无处不在。尽管现在许多市场已经接近饱和,诺基亚还是将市场份额提高到占有压倒优势的 38%。新的移动数据服务并没有像诺基亚所希望的那样成长,这减缓了诺基亚的增长速度(诺基亚的收入从 1993 年的 41 亿美元上升到 2002 年的 284 亿美元)。但是这位专注的芬兰人不会让这阻碍他取得成功。 10.卡洛斯•戈恩 carlos ghosn 日产汽车公司 / 日本 这位巴西出生的法国人是黎巴嫩人后裔,但他将日本企业界搅了个天翻地覆。1999 年,49 岁的戈恩出任日产 CEO,他发誓如果在两年内不能使债务累累、连年亏损、士气低落的日产扭亏为盈的话,便辞职走人。他成功了:去年日产的利润率为行业之最,收入 560 亿美元,实现利润 41 亿美元。一些保守分子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那些认为日本式经营方式需要改革的人士则积极效仿。戈恩的成功使他在日本成了受人欢迎的英雄。戈恩的最高荣誉:他成了日本漫画的主角。 11. 阿卜杜拉•祖马 abdallah jum'ah Saudi Aramco 公司 / 沙特 全球经济靠石油支撑,而 63 岁的祖马则是控制石油管道的人:沙特阿拉伯拥有全球四分之一的石油储量。这使得沙特政府全资拥有的 Saudi Aramco 公司成为全球石油产量的调控者。Saudi Aramco 一增产,油价就下降;它一减产,油价上升。1968 年,祖马从贝鲁特的美国大学毕业后加盟 Saudi Aramco。自 95 年起,他一直担任公司总裁兼 CEO。祖马在公司网站上说,“世界需要石油,而中东需要石油收入”。只要这一等式成立,Saudi Aramco 就会一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公司。 12. 尹钟龙 yun jong yong 三星电子公司 / 韩国 尹钟龙说,他作为 CEO 的使命是提醒经理人“我们随时都可能破产”。1997 年,当尹钟龙继任 CEO 时,三星电子还缺乏这种紧迫感。当时,这个电子巨头还是一家平庸的电子企业,机构臃肿、债务缠身,而且品牌暮气沉沉。尹钟龙削减了存货,放弃了非核心业务,把公司引向了高端市场。去年三星电子销售收入达 330 亿美元,利润 60 亿美元。如今,三星正在挑战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在手机方面的领导地位,并与索尼和三菱争夺高清晰度电视的市场份额。 13. 包必达 peter brabeck-letmathe 雀巢公司 / 瑞士 自从 1998 年以来,热衷于登山的包必达一直担任这家世界最大食品公司的 CEO。他在不牺牲公司盈利的前提下,有章有法地开始冒险。在 59 岁的包必达领导下,雀巢克服了小心谨慎的传统,向高增长领域发起大胆进攻。例如,2001 年,雀巢以 110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宠物食品市场的领导者 Ralston-Purina 公司。而雀巢花费 28 亿美元收购 Dreyer's 公司,显示出了包必达征服美国冰淇淋市场的雄心。为什么?因为那里有钱赚,因为这个奥地利人争强好胜。 14. 波纳德•阿尔诺 bernard arnault LVMH 集团 / 法国 尽管他性格温和,但这位 54 岁的法国奢侈品集团的 CEO 在追求野心勃勃的全球目标时非常执著。十年来,阿尔诺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王国,品牌从高端皮具路易•威登、酩悦香槟,到 CD 香水、豪雅腕表,应有尽有。当然,LVMH 也受到全球经济萧条的影响。但是,那些依然支付得起昂贵奢侈品的消费者仍然在为阿尔诺设计的精品流水般地花钱。 15. 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 mikhaiL khodorkovsky 尤科斯石油公司 / 俄国 霍多尔科夫斯基是俄罗斯首富,身家超过 100 亿美元。他的大部分财富来源于他持有的尤科斯石油公司(Yukos Oil)40% 的股份。该公司在俄罗斯最值钱的公司里名列第二。40 岁的霍多尔科夫斯基在俄罗斯实现私有化的动荡时期,以极低的价格购买了这些股份,然后应用西方的管理和会计标准提高了所持有股份的价值。尽管一些人怀疑他的诚实,但作为 CEO,霍多尔科夫斯基改善企业治理的努力已经使他成为俄罗斯资本主义新一代的标志性人物。然而,他计划通过与 Sibneft 公司的合并建造俄罗斯最大石油公司的计划,以及他政治上的野心,招致了普京政府的震怒,并可能导致双方摊牌,一决高下。 16. 魏思乐 daniel vasella 诺华集团 / 瑞士 去年,49 岁的魏思乐获得了总价值 1,450 万美元的薪酬,这使他成了欧洲薪酬最高的 CEO 之一。但是,与那些被炒得沸沸扬扬的 CEO 薪酬事件不同,诺华集团的股东中几乎没有人质疑他的价值。诺华公司由 Sandoz 公司和 Ciba-Geigy 公司在 1996 年合并而成。在魏思乐管理的七年间,推出了包括抗癌药 Gleevec 在内的好几种主打药品。医师出身的魏思乐还一直保持出色的财务业绩。另外,在这样一个广受批评的行业里,他是一个细致周到的发言人。 17. 阿齐姆•普雷姆吉 azim premji Wipro 公司 / 印度 1966 年,21 岁的斯坦福学生普雷姆吉继承了 Wipro 公司,当时公司的主要产品是食用油。而现在的 Wipro 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 世纪 70 年代,普雷姆吉把公司引入了硬件领域;80 年代进入软件业务;90 年代公司进入服务业。普雷姆吉非常准确地把握了时机:Wipro 现在是印度最富活力行业中最大的上市公司。而公司的成功也使普雷姆吉成为印度最富有的人 ,财富净值约为 60 亿美元。这位细声细语的董事长备受尊敬的另一原因是他既不行贿也不受贿──在一个腐败盛行的国度,的确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榜样。 18. 阿尔瓦立德•本•塔拉尔•阿尔-沙特 aLWALEED BIN TALAL AL-SAUD Kingdom Holding 公司 / 沙特 作为沙特国王法赫德的侄子,46 岁的阿尔瓦立德并不是白手起家。但是通过精明的投资,他将继承的财产增值到约为 177 亿美元。1991 年他向花旗集团(Citigroup)注资 5.9 亿美元,可能已成为这家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的最大个人投资者。作为 Kingdom Holding 公司的董事长,他也许是美国最大的外国个人投资者,以及美国之外的最大投资者。他的投资包括:一些标志性的酒店及酒店集团,苹果计算机公司,新闻集团(News Corp.),Teledesic 公司,以及利雅得的Kingdom City。 19. 张瑞敏 ZHANG RUIMIN 海尔集团 / 中国 他看上去绝不时髦,但身材魁梧、穿著普通的张瑞敏是中国最成功的资本家。他于 1984 年加入海尔,当时海尔还是一个典型的计划体制下的企业──亏损连连,债务缠身,产品低劣。现在,海尔仍然是一家集体企业(青岛市政府在海尔拥有股份),但在董事长兼 CEO 张瑞敏的领导下,海尔已经成为中国第一的家电制造商并跻身于最受尊敬的企业之列。海尔的产品销往 160 个国家,海外销售额达 10 亿美元。张瑞敏将海尔打造成国际品牌的梦想并非遥不可及。而他在商业上的成功也并没有影响他政治上的进步:去年 11 月份,张瑞敏进入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成为候补委员。 20. 马丁•索里尔 martin sorrell WPP 集团 / 英国 59 岁的索里尔管理著世界上第二大广告公司,年收入 59 亿美元。而 20 年前,这家企业还只是一家不起眼的网筐生产公司。1991 年,WPP 集团几乎崩溃,但是索里尔使其起死回生。WPP 集团的广告和公关公司,如 Young & Rubicam 和奥美,都已成为许多国际知名品牌(IBM、索尼、柯达和福特等)的营销利器。 21. 林赛•欧文-琼斯 lindsay owen-jones 欧莱雅公司 / 法国 数字说明一切:欧文-琼斯连续 18 年实现利润两位数增长。在他令人惊叹的任期内,这位 57 岁的 CEO 将欧莱雅从一家故步自封的法国公司改造成一家国际著名的化妆品公司。它的品牌──从美宝莲唇膏、卡尼尔(Garnier)美发产品,到 Kiehl's 护肤品──从布宜诺斯艾利斯、约翰内斯堡到东京都家喻户晓。英国出生的欧文-琼斯酷爱赛车,他决定了全球美容业行动的速度。 22.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 carlos slim helu Carso Global Telecom公司 / 墨西哥 斯利姆有时被称作拉丁美洲的巴菲特。他通过精明的投资和关系网,建成了墨西哥最大的私有企业,个人财富约为 74 亿美元。他最成功的交易是在 1990 年实行私有化时,他领导的财团买下了 Telmex。Telmex 至今仍然是墨西哥国内电话市场的领导者,而其分支 America Movil 公司则主宰著手机市场。通过他当董事长的这家控股公司,Slim 还毫不犹豫地超越国界,购买了 CompUSA 以及几家美国本土的电话公司,并与 Sprint、微软和贝尔加拿大等公司结成联盟。最近,他竞标收购 Circuit City,在这家公司他占有很大比例的股份。 23. 迈克尔•奥利里 michael o'leary 瑞安航空公司 / 爱尔兰 为了使欧洲人坐得起飞机,瑞安航空公司(Ryanair)这位 42 岁的 CEO 付出的努力比任何人都要多。乘客喜欢他的低成本、无额外服务的航班,对服务和守时也评价颇高。投资者也很满意:瑞安的股价五年涨了四倍。作为训练有素的会计师,奥利里通过艰苦谈判与欧洲二等机场达成协议,以保持低价位。他不再是一个毛手毛脚的爱尔兰失 意者,而是推出了花样翻新的营销活动。随著瑞安新增航线,它不断攫取由英国航空公司(BA)和汉莎航空公司(Lufthansa)占有的领地。 24. 谢国民 dhanin chearAvanont 正大集团 / 泰国 从 1921 年曼谷的一家小种子店起家,一家巨型企业成长起来了。私人的正大集团声称拥有 250 家公司,10 万名雇员,年销售额 130 亿美元。农业依然是正大的核心产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动物饲料公司之一,正大集团还出产不计其数的鸡、鸡蛋、鸭和猪。谢国民是正大集团一位创始人的儿子,目前担任集团董事长兼 CEO。他率领公司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实现业务纵向一体化,使公司能够从食物链的每一个环节赚钱。他还开始多元化,向水产业进军──正大集团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虾生产商之一,同时还涉足便利店、快餐、汽车零部件、保险以及电信业。尽管在 1997-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遭受打击,正大集团的胃口依然很大。 25. 毛里西奥•博特略 mauricio botelho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 / 巴西 长期以来,富国一直主宰著飞机制造业。但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presa Brasileira de Aerona,1994 年实现私有化)总裁兼 CEO 博特略却把公司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现在 是全球第四大飞机制造公司,在日益繁荣的区域性喷气式飞机市场中占据强势地位。公司最近与 JetBlue 和美国航空公司(US Airways)做成了大单生意,使其规模接近了排名第三的 Bombardier 公司。毫无疑问,波音和空中客车将密切关注这个后起之秀。对于一个在亚马逊丛林中建造木材厂起家的人来说,博特略的职业生涯令人印象深刻。 译者:孙钰 相关稿件
|
500强情报中心
|
深入财富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