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阿特金斯的上市大餐
 作者: Jeremy Kahn    时间: 2004年07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六十七期>>前沿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谁会从阿特金斯公司的 IPO 中发财呢?不会是阿特金斯的遗孀,她已经于去年把股份卖给风险投资公司了

    作者:Jeremy Kahn

    阿特金斯营养食品公司(Atkins Nutritionals)是靠人们想变瘦的愿望赚钱的 [已故营养医生罗伯特•阿特金斯(Robert Atkins)创办该公司的目的是将他著名的低碳水化合物减肥理念发扬光大]。但华尔街内幕消息说,阿特金斯公司今年底或明年初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将“肥得流油”。

    公司的董事恩斯特•雅凯(Ernest Jacquet)说:“IPO 不会马上开始,但它是我们正在评估的为增长提供资金的方案之一。”雅凯是帕特侬金融公司(Parthenon Capital)创始人之一,这是一家拥有 11 亿美元资金、不出名的私人股权公司,公司职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曾在贝恩公司(Bain & Co.)当过顾问。去年,帕特侬与高盛(Goldman Sachs)合伙向阿特金斯投入了 5.33 亿美元,换取了公司 80% 的股份。

    帕特侬和高盛介入的时机无懈可击。在他们向阿特金斯投资以后,低碳食物成了市场的大趋势,而阿特金斯是这场运动中最知名的品牌。但随著数百家公司闯进低碳食品的竞争,阿特金斯公司需要大量现金,以便同卡夫(Kraft)和通用食品(General Mills)这样的企业竞争。而且,大多数时髦食品只能风行一时,考虑到这个特性,有些人认为低碳的流行趋势正在接近最高点。如果事情果真如此,阿特金斯公司的资助者就该收获之后激流勇退方为明智。 可话又说回来,阿特金斯公司的首次公开募股能赚多少呢?食品公司极少能获得其 Ebitda(是指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收入)的 15 倍以上的估价。不过,考虑到阿特金特的声势,投资者可能愿意支付相当于 Ebitda 的 20 倍的价格。

    阿特金斯现在还是一家未上市公司,所以很难精确地说出它挣多少钱,公司也拒绝透露盈利数字。据一家跟踪零售额的公司──信息资源公司(Information Resources)统计,去年阿特金斯品牌的食品销售额为 1.48 亿美元,比 2002 年增加了 225%。阿特金斯还销售烹饪书籍和减肥指南以及通过出售经营许可赚钱[与星期五(TGI Friday)和赛百味(Subway)这两家餐厅就开发和营销低碳菜肴签了价值不菲的合同]。如果考察一下业务相似的公司(如 Weight Watchers),并参考业内人士对阿特金斯毛利的预测,那么到年底,公司的盈利将高达 1.1 亿美元。如果我们假定估价为年盈利的 20 倍,那么公司的价值将为 22 亿美元。这个结果相当不错。从帕特侬与高盛支付的金额来看,公司在去年 10 月份的价值为约 6.66 亿美元。

    谁会从阿特金斯公司的 IPO 中发大财呢?是帕特侬公司从贝恩来的那帮伙计们和投资商,他们拥有阿特金斯公司 67% 的股份。然后是高盛的私人股权部门,持有 13% 的股份。在帕特侬和高盛买进公司股份时,阿特金斯的遗孀维罗尼卡(Veronica)已将她的股份全部售出,大部分所得都捐给了阿特金斯所建的基金会,资助低碳研究。而现任管理层,包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保罗•沃尔夫(Paul Wolff)和总裁斯科特•卡巴克(Scott Kabak)持有一定股份,他们也将得到回报。

    但是,在阿特金斯公司的华尔街处子秀之前,它还必须证明自己能带来稳定的利润。食品行业的一些执行官说,过去,阿特金斯为了在超市上抢占地盘,经常采用高折扣的办法,现在它可能改变这一做法。它还有可能增加出售经营许可的数量,因为这样可以带来更大的销售额,与食品行业里的大公司平起平坐。当然,如果说有哪件事是华尔街不愿意看到的,那就是公司的利润微薄。

    译者:无言子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