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作机会带回国内
作者: Anne Fisher 迈克尔•菲尔兹(Michael Fields)知道其他软件业首席执行官没有发现的哪些东西?与 2003 年相比,现在从美国流向印度和其他地区的工作机会已经是那时的 3 倍,估计在 2006 年,流失的工作机会总数会达到 100 万,其中大约四分之一是高科技行业的工作机会。然而,菲尔兹──美国甲骨文公司(Oracle)前总裁,目前经营著年销售收入 6,000 万美元的软件开发公司 KANA──却正在把公司的编程工作带回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门罗帕克。他把这一措施叫做“回迁”,并预测一旦他们公司开始这样做,其他软件开发公司也会纷纷效仿。 “对于我们这种规模的公司而言,把工作岗位放在印度不会产生任何经济效益。”菲尔兹说。由于 KANA 及其同行的规模不足以设立自己的海外机构(像甲骨文公司和微软那样),因此他们不再把工作委托给国外的承包商,因为那样意味著 KANA 公司的知识产权将落入它没什么控制能力的非公司员工手中──特别是现在,就连一些规模大得多的公司都发现,印度工程师的流动极快,对公司没有任何忠诚可言,而且剽窃、侵权行为猖獗,这就更令人不安了。 不仅如此,菲尔兹还指出,软件开发是一个协作的过程,只有涉及到的所有人员──设计人员、编程人员、项目经理──都在一个屋檐下工作的时候,这个过程才运转得最好。他说,“如果你的团队没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你会发现程序修改、运行问题和工作延迟都会增多。对我们来说,让设计师和架构师在加州工作,而让程序员在印度工作,实际上只会延长交付时间,增加成本。”菲尔兹希望,通过让每个人都在一起工作,提高生产效率,使 KANA 能以四分之一左右的工程师人数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我们这个行业经历过一段资金非常自由的时期,”菲尔兹说,“但现在情况不同了,软件公司必须像真实的企业那样去运作,因此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软件公司开始密切关注自己的端到端成本。”如果菲尔兹的想法正确,“回迁”很可能成为硅谷的下一个时髦口号。 译者: 廉晓红 相关稿件
|
500强情报中心
|
深入财富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