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更温柔的华尔街
 作者: Patricia Sellers    时间: 2007年04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零七期>>前沿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在华尔街工作,从来都难以做到保持清醒,不过现在不同了。继雷曼公司之后,高盛公司在去年5月发起了它的重操旧业招聘计划。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华尔街正在用弹性工作制吸引老员工

    作者: Patricia Sellers

    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IBC)担任负责软件股票研究的经理时,梅利莎•埃森施塔特(Melissa Eisenstat)每周要工作 70 个小时,其中 70% 的时间都在出差。她回忆说: “比尔•盖茨(Bill Gates)一打喷嚏,我就要忙个四脚朝天。”在 2004 年她 42 岁的时候,她辞掉了银行业的工作,开始追求她真正热爱的事业: 大提琴。她每天在这件乐器上花费 8 个小时,练习、听课和教课,甚至和一支业余乐队一起到卡内基音乐厅演奏。“可我发现,他们不打算用我取代马友友。”于是,她在 2006 年又回到了华尔街。

    埃森施塔特是通过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的回归计划(Encore)找到工作的。她现在工作不像以往那样疯狂,也不用出差,但薪水比从前的上百万美元降了一半。她的新工作是在公司的股票研究部担任副总裁,没有从前那么风光。她说: “这可以让我保持清醒。”

    当然,在华尔街工作,从来都难以做到保持清醒,不过现在不同了。继雷曼公司之后,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在去年 5 月发起了它的重操旧业招聘计划,名字叫做“新的方向”(New Directions)。J.P. 摩根(J.P. Morgan)和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也实施了类似的计划。华尔街眼下正摒弃旧思维,即“没本事的人才喜欢宁静”,开始对员工发善心。雷曼公司的多元化主管、回归计划的创始人安 厄尔尼(Anne Erni)在谈到请回处于职业生涯中期的经理人的价值时说: “他们经验更老道,一来就能上手。对判断力和经验而言,重新拾回来比培训更容易。”

    “回归”等计划是针对 2005 年的一项研究报告而采取的一个行动。这份报告名叫“出口与入口”(Off-Ramps and On-Ramps),雷曼公司是制作委托人之一。这项研究发现,有 37% 的女性和 24% 男性存在职业中断(原因常常是工作有张无弛)后难以再就业的情况。雷曼兄弟总裁乔•格雷格里(Joe Gregory)说,他的公司需要改变华尔街的“连续作战”的文化。“我们必须具备弹性。我们只有得到和留住最优秀的人才,才算得上是最优秀的公司。”

    厄尔尼说,她是在听到雷曼公司内部有人反映女性人才太少后发起回归计划的。去年秋天,也就是该计划发起的第二年,她和团队向 16,000 位员工发去电子邮件,征求曾退出美国企业界、如今准备回归的人。他们共收到 200 份推荐,并邀请其中 50 人到纽约接受面试。今年,他又在东京和伦敦收到了更多的人选推荐。去年,有 125 人参与了纽约和伦敦的回归计划,雷曼聘用了其中 20 人。

    退出一段时间再重新工作,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次回归计划招聘的 20 人中,有一半在做兼职或是时间有弹性的工作,报酬低于从前的职位。他们还可能受到全天苦干、从不休息的同事的轻视,甚至怨恨。为了消除不满,雷曼正鼓励它目前的正式员工采取弹性工作方式。

    前德意志银行房地产部门首席运营官罗宾•施曼(Robin Scheman)是回归计划召来的另一位。她认为,雷曼正致力于打造一种新的工作方式。施曼今年 44 岁,退出银行业后从事房屋建筑工作。如今回归本行,在雷曼担任投资银行业部门的培训和职业发展主管,每周工作三天。她发现,一些年轻经理人特别希望在工作安排上有一定的发言权。“他们令企业感到了压力。”她还说,不只是女性在施压。确实,在今年回归计划的 50 位申请人当中,有 7 位是男性。

    译者: 天逸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