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电视行将就木?电视万岁!
 作者: Geoff Colvin    时间: 2007年04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零八期>>专栏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尽管(也许是因为)有了网络,我们看电视的时间反而比以前更长了

    作者: Geoff Colvin

    今天的媒体和技术公司正争斗不休。例如,iPod 对 Zune,谷歌(Google)对雅虎(Yahoo),Windows 对 Linux,英特尔(Intel)对 AMD,等等。在这些乱战中,我们可以找出一位看似不太可能的赢家。这个技术领域的老古董发明于 20 世纪 20 年代,在 40 年代实现了商业化,它仍在各种新技术奇迹之上,影响力依旧领先于所有后来者。在你试图搞清楚消费性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向及其对社会的作用时,请记住以下这个重要而又关键的事实: 人们就是想多看电视。

    如果你怀疑这一点,那就看看当今技术领域最重大的新闻吧。技术行业一直把重心放在新途径上,以期带给消费者最渴望的东西。索尼公司(Sony)在前不久举办的消费电子产品展上推出了大量能在电视机上播放互联网视频的产品,其他绝大多数消费电子产品公司也有类似的做法。在同期举行的 Macworld 博览会上,苹果公司 CEO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介绍的苹果电视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2006 年技术行业最引人注目的事件──YouTube 快速崛起,并以 16 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谷歌公司──发生后,这些发明便成了人们身边必不可少的设备,YouTube 网站为你带来了诸如小狗玩滑板这样的视频短片,而且其中大多数视频的内容显得愚蠢可笑,但已有数十亿人次点击观看。消费电子产品展上,还宣布了另一项同样重要的事情: Verizon 公司称,它很快就将提供可在手机上播放的直播电视节目。它还将出售完整的电视节目,以便用户随时收看。

    综上所述,我们眼前出现了一个天堂: 你能用手边的任何屏幕不受限制地随时收看电视节目。而这一切在一年前还不存在。

    当然,这还算不上什么惊喜。自从各种基本要素如稳步倍增的处理器频率及宽带等逐步齐备之后,业界人士就坚定地预见到了这一天的到来。他们还同样信心十足地预言了这一切所蕴涵的意义: 传统电视的消亡。1992 年,乔治•吉尔德(George Gilder)写了一本书《电视消失之后的生活》(Life After Television),他在书中所展望的不远将来为大多数人所认同。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万维网一出现,这个未来顿时变得异常清晰。单调乏味的老电视,通过同轴电缆、圆盘式卫星电视接收器或是天线接收到的按部就班的电视节目,统统都将消失。

    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尽管网络时代给了大家很多选择,但如今我们美国人观看乏味的老电视的时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长。这就很能说明问题。统计出的数字也相当惊人: 尼尔森媒体调查公司(Nielsen Media Research)的统计结果显示,在去年的电视剧播映季节,普通美国家庭平均每天的收视时间为 8 小时 14 分。平均每个美国人每天收看 4 小时 35 分钟的电视节目。这两个数据在尼尔森 50 多年的收视跟踪历史中都是最高的,而这还不包括用电脑收看电视的时间。

    怎么会这样呢?我认为这就应了“2 升装可乐”的原理。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早就发现,如果让人们买回家的可乐容量更大,他们的饮用量也就会比以前更多。摆在他们面前的可乐越多,他们就喝得越多。看电视似乎也是这样。人们的选择越多──很多家庭能收到 100 多个频道──观看的时间就越长。

    从这个角度讲,最近涌现出的电视新技术似乎就是为了把更多的电视节目展现到美国消费者面前。有证据表明,我们会因此花更多时间看电视。原以为互联网的威胁就在于我们会压缩看电视的时间,从而把更多时间用在 MySpace 网站或 Second Life 等游戏上。我们也许是在这些充满吸引力的网络事物上投入了更多时间,但这些时间却并非节约自看电视的时间。我们更多的是压缩了做其他我们认为不太重要的事情的时间,例如睡觉。

    此番电视的胜利,再次证明了一个观点(这个观点以前主要出现在那些行为怪异的人的汽车贴纸上): 电视是毒品。只有药力极其强劲的毒品,才能像电视这样对人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过去 75 年里的任何发明,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而今天的技术奇迹反过来又被用来拓展其势力范围。

    《纽约客》杂志(New Yorker)的著名评论家怀特(E.B.White)对电视的评价最为恰当。他在 1938 年就写到: “我们将因电视而生,或因其而亡,对此我深信不疑。”我们仍然不知道最终的结果究竟如何,但他的看法却似乎比以往更正确了。

    译者: 萧艾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