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短变成最长
作者: 陈伟 荷兰,一个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按照李嘉图的经济学理论,完全不具备发展花卉产业所必备的比较优势,但是,却偏偏建立起世界最具竞争力的花卉产业。难道说李嘉图理论有误?抑或经济学应该创新? 《哈佛商业评论》的数据表明,多年来,荷兰花卉出口量一直占据世界花卉总出口量的 65% 左右。考虑到花卉产业最重要的要素投入是土地和气候,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数字。因为多数人都知道,荷兰在这两个关键要素上都处于极度劣势。由于土地极为稀少,荷兰人不得不围海造田,而且这个国家的天气糟糕得出了名。 缺乏传统意义上的比较优势,再加上欧洲近乎苛刻的环保要求,荷兰人是怎样成为世界花卉产业领袖的呢?原因可能很多,但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他们在花卉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上都进行了创新。特别是他们在花卉种植环节的创新─创造独特的新技术和高度专业化的投入要素,提高资源生产率,以弥补自然资源禀赋条件的不利。 过去,荷兰人在种植鲜花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使土壤和地下水受到杀虫剂、除草剂和化肥的严重污染。面对日益严格的化学排放规定,他们认识到,解决问题的唯一有效办法就是建立一个闭环系统。如今,在荷兰技术先进的温室中,花卉是生长在水和岩棉里,而非土壤里。这种方法不仅使虫害风险降低很多,而且使化肥和杀虫剂需求量也大大下降,因为化肥和杀虫剂是投放在不断循环再利用的水之中。受到严格监控的闭环系统还使花卉生长环境变化显著减小,鲜花质量大为提高。由于花卉是种植在特别设计的平台上,栽种成本也因此而降低。 很显然,荷兰人在环保规定逼迫下进行的创新,不仅解决了环境问题,还极大提高了种植花卉所涉及的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结果,花卉种植对环境的影响被降到最低,成本大大下降,产品质量极大提高,形成全球竞争力。 在销售和分销环节,荷兰有 5 个专为花卉交易而设计的拍卖场。装载鲜花的小货车沿电脑控制的路线被自动拖行到拍卖大厅,购买过程几秒钟就可以完成。购买者坐在阶梯式交易大厅里,厅前方挂若干拍卖钟,钟面上的价格逐渐下降,直到第一个购买者按下电子按钮、发出购买信号。购买者的号码很快被贴到小货车上,然后货车被送往装运和处理区。几分钟内,鲜花就被装上卡车运往地区市场,或者放入特制的冷柜中运往附近的史基浦机场。 物流系统也极其流畅。其他地区或许也有良好的机场和公路体系,但是荷兰创新性的专门化基础设施创造了高效率,为其赢得了竞争优势。成交的花卉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顺畅地到达客商指定的任何地点。整个体系如此成功,以致于其他国家的花卉种植者也把鲜花空运到荷兰进行处理、销售、再出口。 花卉种植、鲜花交易、物流体系成为荷兰花卉产业的三项核心能力,支持荷兰人创造的商业模式。 一切看起来似乎有悖常理,缺少基本的要素投入,反倒转化为竞争优势。如果土地充足,气候也更加适宜,荷兰可能就会采取与其他国家一样的竞争手段。但是荷兰人被迫创新,开发出可以进行全年温室栽培的高技术系统,而正是这项技术创造了极高的资源生产率。而且,荷兰人还在持续改进这项独特的专门技术,以加固自己的核心能力。 相反,如果一国拥有充足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或者监管不严,这个国家的企业在自然资源的使用上就会十分低效。封闭条件下,这种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竞争方式尚且可行。但是,随那些拥有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的国家融入全球经济,以及环境恶化和资源过度消耗,这种战略将难以为继。 据斯坦福大学研究,沿海岸线从北卡罗来纳到马萨诸塞,风能完全能够替代这一区域内的化石燃料发电装机。实际上,风力潜能相当于该区域内现有发电装机容量的 4 倍,足以为区域内所有建筑制冷、取暖以及为每个人的电动汽车提供动力。过去,美国的能源压力不大,大自然赐予他们的这类能源都随风而去。现在,经过两次海湾战争和 911 事件,美国不得不重新部署其能源战略。这也为能源创新提供了机会与方向。 荷兰花卉产业通过创新而取得全球领先地位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创新已经打破传统的比较优势原则,并取而代之,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基础。因此,人类必须改变对资源的认识,不妨把资源划分为自然资源、物质资源和创新资源。这意味,静态的李嘉图比较优势原则不再合时宜,WTO 的政策体系也应该适时而变,而强调发展和变化的创新经济学将成为企业和政府决策的主要依据。 历史已多次证实创新经济的基本规律─限制或者缺陷反而能更有效地激发创新,而这些创新反过来又把原来的最短变为最长。创新大师爱迪生认为,失聪是自己成功的关键。正是这位失聪者发明了留声机和电话听筒。贝多芬患有耳疾,却坚持不懈创作音乐,终成大家。日本严重缺乏资源,却成为节能汽车的领先者。南非缺少石油,结果,煤变油技术领先于世界。因为短缺而被迫创新,正说明了“需要是发明之母”。 相关稿件
|
500强情报中心
|
深入财富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