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约翰•麦凯恩的演变
 作者: David Whitford    时间: 2008年09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三十三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这位特立独行的参议员素来以对每个人提出的不切实际要求说“不”为荣。但是,作为总统候选人,他却主张减税,为住房按揭贷款辩解。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在这类场合里,麦凯恩向人们传递激情、事业心,传递有关其个性和竞选总统目的的明确表白,最重要的是,表现了他与听众之间的紧密联系。在谈到经济问题时,这种热情便不见了─至少到现在还没有出现。在加州尤宁城出席一次经济圆桌会议─参加者中有他的精英支持者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的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前 eBay 公司首席执行官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加州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和一大批企业家─时,他在政治讲演中借机列举了他的部分主要观点:他坚持认为“我们的经济基础不可思议地强大”﹔他认为政府应该“越小越好”,税收应该“越低越好”﹔最重要的是,他坚持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如果设置贸易壁垒,”他在发言的开头说道,“这将会是我们对美国经济的未来所做的伤害最大的事情。”

    其中一些话很受与会硅谷技术专家们的欢迎。但是,如果不做具体的划分,他展望的经济前景就等于零。减税、投资税收抵免、鼓励性政策、贸易协议、挽救按揭贷款、政府采购合同─人人都希望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看不到自然会不高兴。为伯克利加州大学游说的米歇尔•莫斯科维茨﹙Michelle Moskowitz﹚来尤宁城出席这次会议,希望麦凯恩承诺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的资助﹔她失望地离开了。我们事后采访了一些对麦凯恩基本上持不冷不热态度的人,发现这种态度似乎代表了他在制定其经济规划时面临的特殊挑战。一位强硬、毫不妥协的前战俘─一位自认为特立独行、靠直言不讳建立政治声望的人─将如何在经济困难时期应对各种彼此冲突的、争夺有限资源的需求,同时又使本党的理论家无话可说呢?事实是,他并不总是表现得彬彬有礼。

    为了了解麦凯恩经济规划的实际内容,我们采访了道格•霍尔茨-埃金﹙Doug Holtz-Eakin﹚,这位留胡子、秃顶、无党派的国会预算局前局长如今是麦凯恩的首席经济顾问。我们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竞选总部 M 层的一间会议室里会见了他─M 是麦凯恩名字的首字母。﹙M 层是第 12 层楼的上一层,竞选班子给整个楼层连同电梯里的按钮都重新命名。麦凯恩很迷信,他的发言人解释说:这是战斗机飞行员的做法。不过,M 不也是……第 13 个字母吗?不去管它了。﹚霍尔茨-埃金给我们讲了麦凯恩在 2000 年第一次竞选总统时的一段趣闻。这位参议员在访问南加州一家倒闭的工厂时,与一个丢了饭碗的工人交谈。“那人对他说:‘我在这家厂里干了 30 年。今后我的儿子该怎么办?’麦凯恩看对方,给出了一个连经济学家也会叫绝的回答。他说:‘你知道,我倒是希望我们两人都对你儿子寄予更高的期望就好了。’”

    这是典型的麦凯恩式坦率,货真价实。在这位有时难免刻板的共和党人的自力更生精神中,可以看到诚实、直白,也许带点儿粗鲁,但内心蕴藏无限的同情心和对他人的尊重。他的言外之意是,我不想掩盖什么,因为我相信你能够面对事实。我们当中有多少人听我们的朋友说过这样的话,更何况它出自一位希望我们投他一票的政治家?难怪那么多记者喜欢上了他,不仅仅是因为人人都知道他对记者来者不拒。“但是,他有勇气。”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1999 年在《纽约时报》一篇题为“我喜欢上了一个政客”﹙I Liked a Pol﹚的文章里这样描写麦凯恩。“而且他的勇气比在战场上的勇敢有趣得多。这是一个男人的勇气,这个男人正在进行一个实验:如何使言行举止像人一样,而在他周围,人人都在玩这种稀奇古怪、装模作样的游戏。”

    如今,麦凯恩仍然不时流露出他原有的那种毫不妥协的自我。他去年整个冬天都在衣阿华州展开反对乙醇补贴的活动,认为这种补贴会“扭曲”市场。在这一点上他是对的。今年 1 月,他在芝加哥对汽车工人说:“有些就业机会已经离开了美国,再也不会回来。它们不回来了。我很遗憾地告诉你们这一点。”在这一点上,他也是对的,尽管这样说很有可能使他在密歇根州的预选中落败。上个月,他不仅投票反对 3,070 亿美元的农业提案﹙奥巴马投了赞成票﹚,还扬言说自己如果当上总统,会对这类“政治拨款式的提案”见一个否一个。几天后,他去了斯托克顿,我们听到一位当地记者问他:“这番话对您在中央谷﹙加州的主要农业区─译注﹚的竞选有什么好处吗?”显然不会有好处,因为这不是件小事。麦凯恩的助手们觉得,他今年也许真的能在加州侥幸获胜,尽管自 1988 年老布什在加州得手以来,还没有一位共和党候选人能做到这一点。不过,麦凯恩当选议员以后,一直在与各种专用拨款和笼络选民的政治拨款做斗争。他坚持自己的立场,从不退却。“也许有人不赞同我的观点,”他回答道,“但我认为你们会认可,我做的一切都是我认为对美国最有利的事情。”这种态度不由得人们不尊重。

    不过,让我们回到霍尔茨-埃金讲的那个南加州下岗工人的故事,它后面还有一个结尾,让我们了解到麦凯恩是如何以与 2000 年不同的方式走进 2008 年大选的。“这一回,”霍尔茨-埃金说,“竞选开始时,他看我说:‘我知道你们这些家伙当时都觉得我的回答很漂亮。我很乐意有话直说,但这还不够。那些人都得有活干’─他在为汽车工人想─‘他们都依法交税,送孩子去上学。现在他们该怎么办?’”

    一开始,他们仍然得重新找工作─麦凯恩对此事的立场丝毫没有松动。他对让夕阳行业起死回生的提议毫无兴趣,即便这样做在短期内能缓解经济困境。我们也知道,与摇摆不定的奥巴马不同的是,麦凯恩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我主张自由贸易。”他在波士顿的一场记者招待会上说。“尽管我们今天面临这一切困难和经济问题,但其中有一个真正的亮点,那就是我们的出口能力。保护主义现在行不通,以后也行不通。我希望就此事与奥巴马参议员展开辩论。”﹚不过,他如今变得更加审慎,至少已经开始讨论要制定一个计划来缓解这个过渡期的压力。他说,他要给工人更多的权利去决定如何使用自己的福利,并且增加鼓励措施,使他们能够得到培训,以便找到更好的工作,最好是找到前景良好的行业里的工作。他还主张向年龄超过 55 岁的工人提供“有针对性的特殊帮助”。

    这对心怀不满的克林顿支持者会有吸引力吗?可以想象得到。我们听到他在整个竞选过程中一再重申的民生话题呢?可能也会对他们有吸引力。麦凯恩呼吁政府和市场“提高透明度和问责心”。此外,他不去争论“企业高管与工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在增大”的话题,而是直截了当地说:“这个趋势不应当持续下去。”人们可以争辩说,对富人增加税收可以减缓这个趋势﹔麦凯恩却绝对不想说这样的话。尽管如此,他确实支持所谓的“薪酬发言权”立法,这意味,他要给予股东对首席执行官薪酬拥有的“建议性”─就算不是“约束性”─的发言权。“我认为,企业界必须明白的是,人民已经有了怨言。”他对《财富》记者说。“所以﹙企业﹚必须设法挽回声誉,正如我们政府机构的人也要挽回我们的声誉。我们的支持率基本上也处于同样低的水平上。”

    在有一点上,关注民生和迎合民众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起来,那就是麦凯恩有关设立夏季汽油免税期的建议。八年前,麦凯恩会挖苦这个主意,并且因为对此事直言不讳而得到加分。如今,奥巴马充当了这一角色,从而赢得了许多拥护者。“这绝对是愚蠢之举。”支持自由市场的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诺姆•奥恩斯坦﹙Norm Ornstein﹚说。“这很让人难堪。”就连联邦快递公司﹙FedEx﹚首席执行官弗雷德•史密斯﹙Fred Smith﹚对此也心存疑虑,他是麦凯恩经济顾问的“厨房内阁”中的重要成员─用麦凯恩的话来说,此人“每年要烧掉不知多少百万加仑的汽油。”“没错,”史密斯说,“我积极支持麦凯恩参议员,但我不是每件事都赞成他……这个提议会对能源危机产生重大影响吗?对此的回答是:不会。”

    麦凯恩的顾问们坚持说,这不是他的本意。“那是夏天的事,”霍尔茨-埃金说。“它的意图是帮助那些真正有经济困难的人。眼下没有许多办法来解决短期的困难。”﹙从长期看,麦凯恩说过,他要取消实行了四分之一世纪的近海钻探禁令,希望以此来增加国内石油储备。﹚不过,经济学家们说,眼下不断增长的需求正在一步步推高油价,这时实行汽油免税期恰恰会起到坏作用。人们会怎么想倒不在话下。汽油免税期根本不可能被提交国会审议,更不用说成为法律了。那么,为什么还要提这个建议呢?麦凯恩的另一位高参、前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首席执行官卡莉•菲奥瑞纳﹙Carly Fiorina﹚坦率地解释道:“根据民意调查,在过去三个月里,每加仑汽油的价格成了美国公民的头等大事和首要问题。这就是理由。这对老百姓很重要。”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