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奥巴马的商业观
 作者: Nina Easton    时间: 2008年09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三十三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虽然贝拉克•奥巴马在初选中炮轰大公司和自由贸易,但他坚持认为他只想展示对美国企业严厉的爱。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当被问及如果明年 1 月能够入主椭圆形办公室,哪种经济问题会让他最为头疼且放心不下时,奥巴马的答案是能源供应。“我认为这个问题不是能轻易摆脱的,”他说,“它可能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拖经济的后腿,除非我们能在研发上有所创新和增加投入,满足寻找替代能源、提高交通能效、重组产业和建筑的需求。”但是,为了鼓励向替代能源过渡,奥巴马倾向通过立法提高矿物燃料的价格。这是否意味奥巴马当政会带来更多的痛苦﹖“毫无疑问会有短期的阵痛,适应新的能源经济总会要付出一些代价。”但是,他以上世纪 80 年代煤炭行业在阻止酸雨中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为例,补充说﹕“我绝不会低估美国的创新能力。”

    在今年这场旷日持久且火药味十足的初选中,奥巴马对听众的影响与布鲁斯•斯普林斯廷﹙Bruce Springsteen,美国著名乡村与摇滚歌手─译注﹚当年推出《为跑而生》﹙Born to Run﹚不相上下。这次人们看到了民主党的希望,而它的名字就是奥巴马。在爱荷华,人们无惧零度以下的寒风﹔在和风细雨的俄勒冈,人们争先恐后﹕大约 7 万多人在波特兰码头集会。然而截然相反的是,到今年 6 月大选开始时,一切又都奇怪地平静了下来─似乎人们对他成为候选人以及他所传达出来的团结乐观精神所持有的新鲜感和兴奋感,并没有能延伸到对他在选举宣传册中提及的最传统的民主党政策上去。

    在罗利活动现场,人们不需要长时间排队等候,空座位比比皆是。虽然奥巴马的支持者表现得彬彬有礼,但他们缺少一种能将这位 46 岁的哈佛法律毕业生转变为国家奇迹的强大能量。而且,凡是希望奥巴马能对经济利空消息给出创新答案的人,都将会感到失望。因为在演讲的高潮部分,奥巴马提出的是另一个 500 亿美元的联邦经济刺激计划。

    1992 年,比尔•克林顿凭借脱离自由主义正统、平衡预算和“结束福利依赖”的承诺,在竞选中脱颖而出。奥巴马曾经赞扬罗讷德•里根带来的乐观主义、多元化和创业意识改变了“美国的轨迹”。同样,奥巴马也以斗志昂扬和包容一切的领导人形象跃然出现,奉上一种“实用主义对决理想主义政治”的理念。他的标准出彩言论就是“反对某事很容易,支持某事却很难”。于是,他获得了大笔的赞助,并用这些资金组建起一个机敏、高效、杰出的竞选班子。

    批评人士认为,奥巴马的经济政策没有里根或克林顿那样大胆和富有创新精神。奥巴马经济计划的核心就是﹙1﹚加大政府开支﹕每年全民医疗保险支出要达到 650 亿美元,用于可替代能源的支出为 150 亿美元,投入 200 亿美元帮助房主避免拖欠贷款,600 亿美元用于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建设,100 亿美元作为大学生参加公共服务换取学费的补贴,等等﹔﹙2﹚向上转移纳税负担﹕停止布什政府为收入超过 250,000 美元的家庭减税的政策,同时提高同等高收入者的工资税﹙后者意味无需减少福利或提高退休年龄就可以提高社会保障﹚。中等收入者将会获得减税待遇,而低收入的老年人则不用纳税。配合新的 500 亿美元刺激计划中的退税政策,他认为充实中产阶级消费者的钱包将有助于应对收入缩水及能源涨价的压力。

    同时,奥巴马还希望提高企业和投资的其它各类税收。据顾问们透露,他上调现行的15%的资本收益税税率─可能上调到 25%,但并未包括小型企业和新兴企业在内。他会提高股息税,恢复对价值 350 万美元以上的不动产征收 45% 的税收,堵住 1.3 万亿美元的“企业税漏洞”。隐藏在这些增税想法背后的动机,部分来源于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古尔斯比,他是研究经济政策应对行为的专家。古尔斯比认为,共和党宣称﹙通过刺激投资和生产力实现的﹚低税率带来的收入将会超过损失的说法只是空谈。﹙他指出,奥巴马希望恢复 90 年代经济繁荣时期的税率。﹚反之,他相信应该运用税法来缓解中产阶级的财务压力。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