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杰米·戴蒙的别动队
 作者: Shawn Tully    时间: 2008年11月14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三十八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J.P.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及其班底摆脱信贷危机之道。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这一理念帮助摩根大通避免了在 SIV 交易中遭受巨额损失。一个 SIV 是一个由抵押贷款、信用卡贷款和其他债权组成的资产池,由银行创设,但并不载入其账册。在戴蒙入主摩根大通之前,温特斯和布莱克完全不做 SIV 交易。原因之一是,信贷违约互换(CDS)─用来为 SIV 损失提供保险的一种金融工具─的成本很高,他们认为这说明 SIV 的风险很大(其他投资者都忽视了这一信号)。布莱克和温特斯还担心,一旦发生信贷危机,摩根大通将被迫把 SIV 资产转移到自己的账册。“我们深知这关系到公司的名声,因为一旦发生危机,SIV 将成为摩根大通的问题。”温特斯说。

    但 2004 年收购美国第一银行之后,摩根大通发现自己接手了美国第一银行创设的 80 亿美元的 SIV。布莱克和温特斯坚持将其抛出。最初,戴蒙不同意他们的做法,认为 SIV 是该行客户偏爱的产品。不过,温特斯和布莱克设法让他相信,SIV 挣取的一点点手续费不值得承担其中蕴含的风险。最终,这些 SIV 被卖掉了。这是非常有远见的一个举措:花旗集团被迫自己承担价值 580 亿美元的 SIV;汇丰银行(HSBC)被迫自己承担 350 亿美元。而摩根大通的 SIV 风险敞口则为零。

    抛售美国第一银行的 SIV 只不过是小事一桩。更为重要的是摩根大通回避次贷 CDO─一种金融工具,用以销售债券,以次贷支持证券组成的资产池为担保物─的决定。长久以来,摩根大通购买汽车和信用卡贷款的规模一直名列前茅,并将这些贷款转变为资产支持证券(ABS)。但是,在华尔街最热门的业务─抵押贷款的证券化─方面,甚至到 2005 年时摩根大通还仍然只是一个小玩家。戴蒙希望大幅度扩大这方面的业务,主要方式是将该行通过其大通银行住房贷款(Chase Home Lending)部门所放贷款进行证券化。

    到了 2006 年,摩根大通在抵押贷款证券化方面增长显着,并涉足到次贷 CDO。摩根大通的许多交易员和资本市场高管敦促投资银行业务主管温特斯和布莱克迅速增加次贷产品量,因为这一业务正在为其他华尔街机构创造数十亿美元的手续费。“鉴于我们在证券化业务上的立场,这对于我们本来会是很自然的事情。”温特斯说。

    但是,戴蒙很快就发现了必须刹车的理由。其中一个警示信号来自按揭服务业务部门。该部门的业务内容包括为自己和其他机构的 8,000 亿美元贷款向客户寄发表单、处理托管和接受还款。在 2006 年 10 月召开的一次私人银行月度业务评估例会上,偿付部门主管说,次级贷款还款拖欠案例大幅增加,速度惊人。数据显示,竞争对手,如美林旗下次级抵押贷款部门 First Franklin 和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 American Home 发放的贷款,其表现要比摩根大通的次级贷款糟糕三倍。“我们的结论是整个行业的放贷标准正在恶化。”戴蒙说。

    在投资银行业务方面,温特斯和布莱克发现了更多促人警惕的迹象。CDO 发行一系列债券,从收益率较低的、理论上安全的 AAA 级债券,到收益率较高的评级较低的债券。温特斯和布莱克发现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和其他客户都大肆抢购高收益的 CDO 债券,而对其他 CDO 债券不感兴趣。这意味,美林和花旗集团这样的投资银行将被迫用自己的资金吃下数十亿美元的 AAA 级 CDO 债券。

    这有什么问题吗?AAA 级不是代表相关证券是安全的吗?不一定。2006 年,AAA 级 CDO 债券的利率仅比超安全的美国短期国债高两个百分点。因此,市场似乎认为这些债券是安全的。但是,布莱克和温特斯却不这么看。这回他们的参照对象仍然是信贷违约互换─对于债券违约的保险。到 2006 年年底,对次贷 CDO 提供保险的违约互换的成本大幅跳升。温特斯和布莱克发现,如果购买信贷违约互换对冲摩根大通可能被迫承担的 AAA 级 CDO 债券,从创设这些 CDO 债券中获取的手续费也将所剩无几。“我们认为,我们持有次贷债券不能带来利润,反而要承担巨大的风险。”温特斯说。

    正是由于这一数据的综合说服力,触动了戴蒙给远在非洲度假的金打了电话。“看到这一切的正是杰米。”温特斯说。2006 年年底,摩根大通开始削减其持有的次级抵押贷款。它抛掉了超过 120 亿美元的自己发行的次级抵押贷款。其交易部门抛售了户头上的贷款,并基本停止了就次级抵押贷款债券为客户做市。警报声传到了为富有客户理财的私人银行部门。“我们与其他业务线之间关系密切。”私人银行业务主管玛丽·爱尔多斯(Mary Erdoes)说。“我们鼓励客户卖掉所持的 CDO。我们认为,我们没有因承担风险得到应有的回报。”伊那·德鲁领导下的摩根大通公司财务部门甚至启动了对冲操作,因为他们预计信贷利差将加大。在之后一年间,据报道这些对冲操作赚取了数亿美元的收益。

    戴蒙出招非同寻常:他绕开华尔街增长最快的业务。“我们的雇员很不理解公司为何如此保守。”布莱克说。“我们的很多结构性信贷业务人员跑到了对冲基金。”摩根大通在业务方面也渐渐不敌竞争对手。从 2005 年到 2006 年,它在固定收益债券承销业务中的排名从第三滑到了第六,主要原因就在于它拒绝参与 CDO 业务,而竞争对手们则在甩开腮帮子尽情享用这顿大餐。“我们从竞争对手那里取得的季度报告显示,他们又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增加了 1,000 亿美元。”戴蒙说。“并且他们几乎没有增加任何资本,就像他们的投资几乎无风险一样。”但最终,放弃次级贷款业务的决定让戴蒙理所当然地成了一名大英雄。

    当然,人无完人,摩根大通的团队也不例外。它也有几个重大的失误之处。2007 年,向蓝筹公司提供短期有担保贷款的一个部门就出了岔子。摩根大通的几位银行家购进 20 亿美元的次贷 CDO,不知为什么,这一投资安排竟逃脱了风险管理部门的监管。这笔 CDO 贬值了一半,第三季度摩根大通被迫在账户上记上了一笔 10 亿美元的税前减损。戴蒙因此事又一次疯狂地加强风险管理措施。“我怒不可遏,温特斯和布莱克也暴跳如雷。”戴蒙说。“10 亿美元,我们竟然一无所知!责任人已经被开除了。”[2007 年 4 月,这家银行再次遭遇尴尬:它发现自己拥有股权的一家英国合营公司 J.P. Morgan Cazenove 正参与对摩根大通客户陶氏化学公司(Dow Chemical)进行杠杆收购的交易,而陶氏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对这一交易既没批准也不知情。参见本刊今年 10 月下半月刊《内幕工作》一文。]

    虽然摩根大通基本上躲过了次贷风险,但它在另外两个领域却摔了跟头:为杠杆收购提供贷款,以及消费银行部门的住房贷款业务。在杠杆收购高潮中,它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为一些不靠谱的交易提供资金。到今年 6 月底,摩根大通在克莱斯勒(Chrysler)和 HD Supply 等交易中,已经冲销了约 30 亿美元的杠杆贷款。住房贷款业务方面的损失说明,戴蒙的指导方针─只有能得到充分回报时才去冒险─远非无懈可击。迟至 2007 年年中,次贷危机已经波及到所有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的市场。因此,许多银行已停止了大额住房抵押贷款(jumbo mortgages)─因规模过大,无法获得房利美和房地美支持的抵押贷款。戴蒙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大额住房抵押贷款的利差变得非常诱人,”他说。“因此我们认为能在这一市场赚到很多钱。这一策略也许是正确的,但时机不对。房价下跌的幅度大大超过了摩根大通的预期。”我们入市过早了。”戴蒙说。“要是我们晚一点进入,可以避免 5 亿美元的损失。”

    按照当前的主流看法,像花旗集团这样的金融庞然大物,由于过大和过于复杂,难以进行管理。按照这种观念,未来将会更加灰暗,因为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下,大型金融机构必然会通过不可避免的并购浪潮变得规模更大。但是,戴蒙及其团队所取得的成功,似乎反驳了“大而无法管理”的说法。无论如何,戴蒙不会全盘接受这种说法。他说,“在每个行业,都有一些巨型公司成功,另外一些则不成功。”在戴蒙看来,按揭服务部门的信号提醒了他警惕次级贷款业务的风险。“我们拥有一座知识金矿,但你要管好它才行。”他说。“这样我们每一个业务部门都能从中受益。”以后还会出现其他成功的模式,但眼下,戴蒙有一套最好的方案─不要忘了,还有实施这套方案的最卓越团队。

    译者:郑欢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