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中国房地产投资:2009 年充满机遇?
 作者: GREG PENN    时间: 2008年12月09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三十九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全球信货危机难阻中国房地产发展的步伐。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货币政策

    鉴于 GDP 快速增长、高通胀率和房价飙升,中国中央政府采取了控制经济过热的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措施,包括上调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严格对银行贷款的限制、提高存款要求和限定贷款额与收入的比率。

    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提升利率的目的在于增加投资者的财务负担。2006 年 8 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 7 次提高基准贷款利率,2008 年 8 月调至 7.47%(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同期内,中国人民银行还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17 次,从 8% 上调至 17.5%。近期,为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中国中央政府调降了各项贷款利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此减轻投资者的流动性压力和鼓励消费。下文将作进一步介绍。

    加强对银行贷款的限制

    2008 年 5 月中国人民银行修改了其《信贷投向指引》,加强对外资房地产投资项目银行贷款的限制。

    提高首付要求和贷款-收入比率

    为避免个人通过过度借贷进行房地产投资,2007 年 9 月发布了“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第 359 号文)。该文件要求商业银行提高第二套住房和商业用房抵押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分别从 30% 提高到 50%。同时,抵押贷款还款额不得超过申请人月收入的 50%。

    投资市场降温的行政措施

    2006 至 2007 年间,除运用货币政策外,中国中央银行还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以此为房地产市场降温。重要的行政措施概况如下:

    171 号文“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2006 年 7 月发布)

    根据该文,外国投资者投资于非自用房地产,需设立境内实体。同时,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比例,对于投资总额超过 1,000 万美元的外商投资企业而言,提高到至少 50%。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必须在全部缴付注册资本金后方可以办理银行贷款。另外,合营各方均不得订立保证固定回报的条款。境外个人可以购买自用住房,但不得购买住房用于投资。该措施实施以后,投机活动,特别是个人投机活动减少。

    50 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业审批和监管的通知”(2007 年 5 月发布)

    对外商投资于高端房地产部门和并购活动实施严格的控制。同时重申了固定回报条款的规定。如果现有外商投资企业要扩展业务,从事房地产开发或经营,须取得国家商务部的批准,由其审核申请并审查地方商务部门的决定。另外,在批准设立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之前,投资者必须先取得土地使用权、房地产建筑物所有权,或签订土地使用权或房产权的预约出让 / 购买协议。此外,商务部的批准是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取得外汇资格的一个前提条件。

    130 号文“关于下发第一批通过商务部备案的外商投资房地产项目名单的通知”(2007 年 7 月发布)

    根据该文,所有在 2007 年 6 月 1 日后设立的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不得筹借外债,包括向股东和外国银行借款。2007 年 6 月 1 日前获批的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未经商务部门批准,不得办理外汇登记和相关资本账户结算。因此,外商投资企业或境外基金的股东只能直接以注册资本(股权)投资。同时,还可以利用本地贷款满足其现金需求。

    外商投资指导目录(2007 年 12 月生效)

    该目录由国家发改委发布,其内容包括逐步取消优惠政策,包括外国税收抵免,以抑制外商投资于普通住房的开发和建设。另外,通过提高新进入和进一步扩张的门槛,它限制利用外资投资于房地产业的二手市场和中介服务部门。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