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变革制造者
特约作者:西蒙•扎德克 乔舒华 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和实践是如何演变的?中国企业如何将对人、地球和利润的关注进行通盘考量?在政商两界的决策者看来,企业社会责任会给在中国的公司带来什么? 带这些问题,《财富》(中文版)杂志邀请政府高官和商界领袖参与了第三次企业社会责任年度调查。本次调查由全球智库及咨询机构 AccountAbility 设计。调查结果证明了企业社会责任(CSR)在公司在华战略议程中正日益凸显和得到认可。将对社会和环境的考量纳入公司总体战略能改善长期业绩,这一共识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此外,大家也越来越认识到,如果缺乏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光有承诺和优良的惯例是不够的。 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 2009 年 1 月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言时表示,“五到十年前,有人在散布‘中国崩溃论’,因为他们不相信中国能够持续发展下去;三五年前,有人则在宣扬‘中国威胁论’,因为他们害怕中国的发展;今天大家都在讲的是中国的责任。” 定调: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是一种会持续下去的趋势。”与去年相比,在我们今年的调查中有超过半数的回复者(56%,去年为 49%)同意这种观点。此外,人们还从核心商业惯例角度来定义企业责任,比如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91%)、保护环境并节约资源(91%)和诚信经营、恪守商业道德(89%)。
四分之三的回复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还意味兑现对员工个人和职业发展的义务(77%)、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75%)和将核心产品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最小化(72%)。还有比例略少的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应该包括减少碳排放(68%)。不过,只有 41% 的人认为支持当地社区的发展也是企业责任的一部分。 回复者还认为,公司在考虑其商业惯例和互动关系所带来的影响时,应不仅仅局限于其自身——62% 的人表示,应该在外包时对当地经济体予以支持。 今年的企业社会责任调查传递了一条清晰的信息:中国的决策者在更加战略性地看待企业社会责任。两年前,只有 36% 的回复者认为将社会影响和公司战略通盘考量是公司的要务之一。现在,75% 的人表示制定这种负责任的竞争力战略是第一要务。改善治理的重要性也由 46% 大幅提升至 70%。加强对社会和环境影响的管理则由 41% 提高到 63%。接触利益相关者、公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和就环境业绩或机构责任的补偿寻求第三方保障的重要性也有所增加。 其中一家引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和第三方保障机制的公司是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中远)。该公司引用联合国全球契约原则、全球报告计划指南和 AA1000 公司责任标准等国际准则来充实其报告内容。通过这些措施,中远令国内和国际利益相关者确信它在脚踏实地地履行社会和环境责任,而且符合国际通用惯例。正如中远总裁魏家福所言,“跨国公司间的竞争已经从硬实力向软实力转型,从单纯依靠技术和产品竞争力向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道德等理念转型。先进的企业责任理念和操作惯例已构成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相关稿件
|
500强情报中心
|
深入财富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