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塑料发电
 作者: Barney Gimbel    时间: 2009年04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四十三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太阳能新技术它能为你的手提电脑充电,甚至点亮整座摩天大楼。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一家新创企业开发出既轻便又具可塑性的太阳能新技术,它能为你的手提电脑充电,甚至点亮整座摩天大楼

    作者:Barney Gimbel

    在马萨诸塞州洛厄尔市一家已被改装的纺织厂里,里克·赫斯(Rick Hess)铺开一卷连接小型电表的棕色塑料薄膜。“3 伏。”他笑说。“这还只是来自房间的光线。想想如果我们是在室外的话,读数会是多少吧!”

    赫斯经营一家名为 Konarka 的太阳能新创企业,他正在展示的是光电塑料(power plastic),这是一种既轻便又价格低廉的新型材料,能将室内外光线转化为电能。你可以把它想成是能像胶卷那样卷起来的太阳能板。“很快你可能都不需要电池了。”赫斯说道,手里举一个能在一小时内为你手机充完电的便携式设备样品。“这东西放哪儿都行。”

    位于洛厄尔的 Konarka 公司(名称来源于一座为印度教某位太阳神而建的庙宇)目前销售少量的光电塑料,用于制造遮阳篷和手提包,这样,不管你是在路上还是在海滩都能给手机充电。它蕴藏的潜力引起了投资者的兴趣,他们已经向这家股东人数不多的企业注资 1.45 亿美元,包括最近来自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公司(Total)的 4,500 万美元资金。“我们相信美国太阳能市场在 2010 至 2015 年间将加速发展,我们得为此做好准备。”道达尔公司负责燃气及电力业务的总裁菲利普·布瓦索(Philippe Boisseau)说道。“到那时,Konarka 的产品将进入大众市场。”Konarka 拒绝透露它的收入情况。

    太阳能芯片应用于电子计算器、手表及其他小设备的确已有不少年头了,然而大多数的材质都是硅,和电脑芯片一样─硬度大、易碎、造价高。(想象一下穿太空服、操作熟练的技术人员在一尘不染的房间里生产芯片吧。)Konarka 的薄膜由一台原属宝丽来公司(Polaroid)的印刷机印制。它将一种特制的塑料油墨印在一卷卷薄膜上。当它吸收光线时,这种印刷油墨就会释放电子,从而产生电能。

    赫斯称,在接下来几年内,Konarka 公司将完善半透明的产品版本,可供安装在摩天大楼的窗户上,为整个大楼提供足够的电力。另外,公司正为国防部执行制造太阳能帐篷的项目,使之能为偏远地区士兵的装备充电。

    这种薄膜型的太阳能技术属于替代能源的新领域,其巨大潜力也引来了大量风险资本。许多新兴公司包括奥斯汀的 HelioVolt 公司、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的 Miasol 公司及圣何塞的 Nanosolar 公司都在开发类似的产品。不过,大多数都是金属箔而非塑料材质,这就意味其轻便性会略逊一筹。

    然而,光电塑料也有自身的缺陷。目前它还不如传统硅质板那么高效耐用。Konarka 的电池能将 6% 的光线转化成电能,而硅质太阳能板的效率一般达到 16% 至 20%。赫斯声称,Konarka 希望在几年内将效率翻倍。光电塑料的耐用性也较差─寿命为 5 年,而硅质板则超过 30 年。不过赫斯解释说这并无多大关系,因为产品替换的成本非常低。

    巴里·马兰塔(Barry Maranta)是澳大利亚 SkyShades 公司总裁,该公司生产用于停车场的太阳能露台伞和轻型遮阳篷。他表示今年打算购入几十万平米的光电塑料。(售价为每平方米 100 至 200 美元。)他希望能在奥兰多国际机场的停车场罩篷上装入足够多的光电塑料,这样它每年就能生产 15 万美元的电能,十年内投资回报率可达 35%。“以前人们一直购买的是太阳能板,因为这让他们自我感觉良好。”马兰塔说。多亏有了像 SkyShades 和 Konarka 这样的公司,也许将来有一天太阳能业务也会给它们带来滚滚财源。

    译者:陈晔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