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揭秘
 作者: Brian O'Keefe    时间: 2009年05月3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四十七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雷·戴利奥严守原则的做法,使他在好年景和坏年景都能赚钱。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近几年来,美国债务水平占 GDP 的百分比扶摇直上,达到了 20 世纪 30 年代初创下的历史高点。美联储的基准利率眼下一直在略高于零的上方徘徊。因此,在戴利奥看来,这显然表明 D-过程出现了。“看来很有可能的是,股价会大大下降。”他说。“我们不得不经历一个重大的债务重组过程,大量的资产会被出售,而且是巨额资产,买家却寥寥无几。”

    就连对冲基金的投资人也不能幸免。根据布里奇沃特公司的调研结果,对冲基金业的总价值相当于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 75%,就这个问题,戴利奥迄今已经发出好几年警报了。“太多的人对经济正增长怀有一种系统性偏向。”他说。“我认为,我们即将面临的是经济态势继续恶化,尽管大多数人都期待它会好转。”他预计,到 D-过程结束时,这种态度很可能会发生逆转。

    戴利奥在纽约长岛长大,父亲是爵士乐手,母亲是家庭妇女,他是家里的独子。他父亲会吹单簧管、短笛、长笛和萨克斯管,而他从来没有耐心学习任何乐器。上世纪 60 年代初他还是个孩子时,便在附近的高尔夫球场里当球童。当时的股市牛气冲天,12 岁的戴利奥听说了足够多的炒股高招后,决心去试试水,于是便去找他的叔伯借钱。待到自己买的第一只股票─东北航空腾飞后,他也上了瘾。

    从长岛大学毕业后,他去哈佛商学院拿了 MBA 学位,接到多米尼克经纪公司(Dominick & Dominick)当了一年大宗商品交易部主任,最后去海登斯通公司(CBWL Hayden Stone),成为桑迪·威尔(Sandy Weill)的手下,具体工作是利用期货来帮助企业对冲其市场风险。一年后,他自己开业搞咨询,帮别的公司对冲利率和货币风险。作为副业,他用自己的钱做投资,并且开始积累交易“决策规律”─起先是记在笔记本里,后来储存到电脑里,这些规律可以进行后推检验,看看它们在不同时期和市场上是否可行。80 年代中期,他靠自己在提供高质量调研方面的名声,获得了为世界银行管理 500 万美元固定收入资金的机会,并且利用这笔钱赚取了投机回报。1990 年,他用洛斯公司和柯达公司的钱成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投资项目。

    布里奇沃特公司的旗舰基金起名叫 Pure Alpha 绝非偶然,它代表了戴利奥采用的一种投资策略─“可携阿尔法”(portable alpha),又称 alpha 与 beta 分离法─他当年开始采用此法时,尚属创新之举,但如今在华尔街更加曲折的过道里已经司空见惯。“雷·戴利奥认识到,传统的投资组合模式太不自然。”安杰罗·卡尔维洛(Angelo Calvello)说。卡尔维洛在道富全球顾问公司(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ers)和曼恩投资公司(Man Investments)担任过高管,在可携阿尔法方面着述甚丰。“他真正改变了人们过去对投资和分散风险的思考方式。”

    从投资的角度看,beta 是一项投资可能从某个基准指数─比如标准普尔 500 股票指数─的上下波动中获得的被动回报。Alpha 则是衡量经理人回报的标准,即在同等风险下超过 beta 的部分。针对自己的基金,戴利奥开发了一种“alpha 覆盖”法,使他能够拨出一定的资金去重复某个投资人选定的基准,然后在其他资产类别之间自由游动,寻找最有可能的“alpha 流”,即回报机会。这是他多年里总结出来的应用交易公式的完美方法。

    于是,戴利奥毫无讽刺之意地说,他发现了投资之道的圣杯,“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发现了这种东西,你就能发财,投资就能成功。”不幸的是,这个圣杯不是一般人能碰巧得到的法宝,而是一个公式:15 个或 15 个以上彼此不关联的回报流,有 beta 流,也有 alpha 流。根据戴利奥的说法,这种投资可以降低 80% 的风险。当然,难就难在首先能否找到一大批可靠的、彼此无关联的赚钱机会。(假如容易的话,岂不人人都能做到。)而且,它需要冒的风险远远超过资本的限制。如今,布里奇沃特公司的计算机在大约 100 个不同类别里搜索世界各地的机会─从针对工业金属价格的定向投资,到针对两个新兴市场国家利率对比的相对投资。对基金进行如此宽泛的多元化经营,减少了一锤子买卖的风险─同时也制约了 Pure Alpha 基金对任何一个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

    布里奇沃特公司对 Pure Alpha 系统信心十足。就在几年前,戴利奥做了一件华尔街上罕见的事─把钱拒之门外。2005 年底,戴利奥和手下觉得已经到了自己投资能力的极限。他们决定不再接新项目,全力以赴搞他们的最佳战略。他们当时管理的资金有许多被分流到─比如说─运用更加传统方法的环球债券风险投资项目上,而不是 Pure Alpha 基金。这样,他们让客户可以选择把资金转到 Pure Alpha 基金─如果客户认为可携 alpha 法不符合其机构投资理念的话,也可以选择把钱取走。

    结果,布里奇沃特公司的确损失了几个客户,但却为现有客户扩大资金投入提供了空间。眼下,除了 Pure Alpha 基金拥有的 386 亿美元之外,布里奇沃特公司还在一个名叫“全天候”(All-Weather)的投资项目里拥有 179 亿美元,后者起初是戴利奥为他的家庭信托基金创立的。全天候是一个“被动”基金,旨在提供的长期回报率相当于 60/40 股票-债券投资组合,但风险更小(去年降低了 20%)。对于宁愿多担风险的投资人,还有一个 Pure Alpha II 期基金,其投资方法与旗舰基金完全一样,但波动幅度要小一半。

    几年前,戴利奥仔细研究了正在快速发展的公司,认为必须制定自己的价值体系,使之成为公司的运转和管理的模式。于是,他坐下来,想写一份有关这些原则的大纲,结果却成了一份长达 62 页、不同凡响的文件,要求公司每个雇员都得学习。(趣例举隅:“公司雇员必须推崇追求真理的精神,甚至甘心为此受辱。”)

    “假如把五位组织心理学家关在一个房间里,要求他们为公司文化设计一份完美的蓝图,他们最终拿来出的大概就是这样的东西。”退休咨询顾问鲍勃·艾兴格(Bob Eichinger)说。艾兴格过去 50 年里一直致力于研究企业人才管理,目前在布里奇沃特公司兼职。“他想设计出一种使人才得到自由发挥的文化。”

    与一般公司的氛围相比,这种设想的结果显得很激进。为了保持自己极度现实主义的形象,戴利奥坚持搞全透明管理。比如,每次会议都录音存档。要求员工经常做出直言不讳的反馈,包括召开“刨根问底”会议,讨论员工没能完成任务的原因。如果员工不在场,经理们不许就对方的表现进行评估。戴利奥认为,错误是学习的有力工具,因此每当出现问题,员工都必须在所谓的“问题日志”里写一份备忘录。戴利奥热衷于英才管理的理念,他鼓励下属与上司争辩─也要求上级鼓励下级这样做。“我们讨厌自以为是。”他说。

    如果年轻雇员─公司办公楼里四处可以看到最近从名牌学校毕业的高材生─需要了解这种英才管理可能带来的机遇,他们只要看看 34 岁的格雷格·詹森(Greg Jensen)就可以了。詹森现任研究部主任,在公司每周一次的投资战略会议上,他是仅次于戴利奥和普林斯的第三位最有发言权的人。詹森从达特茅斯学院毕业后直接来公司当了一名实习员工,并且很快就得到逐级晋升。“我喜欢这里,因为你的贡献能得到一种合乎逻辑与原则的评价,而不是凭当权者的好恶。”他说。

    不足为奇的是,并非人人都适应这种气氛紧张的文化。一位前雇员说:“它既是控制心智的邪教,又是世上最快活的地方,这要看你是否认同它。”即使是一些眼下感到快活的员工,也说初来乍到时需要有一个适应期,并且承认那些咄咄逼人、直言不讳的反馈并不全都那么有趣。有几位雇员谈到了这种开诚布公的做法能使人充分发挥作用,还有几个甚至举例说明,接受这种襟怀坦白的方针后,他们的个人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也许更加说明问题的是,戴利奥的制度带来了他所期望的结果。他说,他对自己的主张时时受到质疑丝毫不感到难堪。实际上,他巴不得大家这样做。“我拿出自己的结论,然后对大家说:‘请多挑毛病。’人们往往认为我之所以取得成功─或者不管你怎么叫它─是因为我是个真正善于决策的人。我却以为,真正的原因是我对决策不那么有信心。所以,换句话说,我对任何事情从来都没有把握。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这就是让他始终对不断变化的世事保持警惕的原因。“假如我以前不得不做出许多长期决定,我的成就会逊色得多。”他说。“我处在这个位置上的好处是,我有能力做到明天就改变主意。”

    译者:于少蔚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