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全球化程度如何?─2009年中国企业领导力国际化调查报告
特约作者:Leigh Baker
明成祖是中国第一位全球化的领导人。他在哥伦布于 1492 年发现新大陆的 87 年前,与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海外贸易,范围从东南亚到印度洋,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距今 500 多年前,郑和组织了一支由上百艘船、27,800 余人(哥伦布的船队只有 3 艘帆船,水手约 88 人)组成的船队,辅佐明成祖进行海外贸易。不仅如此,他还推行和平外交:调解矛盾,平息冲突,消除隔阂,传播中华文明。 今天,中国的全球经理人带着笔记本电脑,说着英语,经历了种种的领导力培训,但他们需要面对同明成祖、郑和一样的挑战:具备雄心壮志(把世界当作自己的舞台),离乡背井、适应不确定的环境,还要激励、领导一群充满忧惧的团队积极面对变化,赢得国际同事和客户的信任,最终为企业创造利润。 中国企业领导者究竟如何应对挑战?中国企业国际化领导力的性质和程度到底如何?作为一系列调查的第三次(前两次调查的报告,可参见《财富》中文版 2007 年 4 月上半月刊和 2008 年 6 月下半月刊),我们对 3,000 多名调查对象进行了分为“态度”和“能力”两部分的调查,按照全球领导者最佳成长路径,即“语言(具备)─动机(想要)─机会(把握)─适应力(匹配)─领导力(能)─全球领导者(成为)”,形成了如下的分析报告。 与前两年不同,我们首次探索了中国经理人的职业抱负、海外工作经历及与外籍人员共事的经验。此外,今年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还就出国人员和未出国人员的答案进行了对比,表明海外经历对开发高效能全球化领导人才大有裨益。 态度─愿意成为国际化领导者吗? 抱负:为什么希望成为全球领导者?
虽然 84% 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成为全球领导者,但只有 12% 的人自认为是全球领导者(图 1)。立志成为全球领导者的主要原因(图 2)方面,46% 的调查对象将成为全球领导者视为个人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另有 23% 的人对在国际舞台上与不同的人合作感到好奇;14% 的人相信作为全球领导者会带来收入的增长;大约 8% 的人认为这对国家十分重要。有趣的是,有很小比例的一部分人对此不感兴趣,但却表示服从企业安排。
人们对成为全球领导者的兴趣如此高涨,是否意味人人都期待能真的到海外工作呢?未来 5 年,只有 13% 左右的人愿意到国外工作或是拥有海外工作经历(图 3),而大多数人预计自己仍会在现在的公司工作。因此,尽管志向明确,但动机却不清楚,期望也不高。调查结果还表明机会有限,而且现有雇主对国际经验的重视程度明显不高。
相关稿件
|
500强情报中心
|
深入财富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