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修理福特
 作者: Alex Taylor III    时间: 2009年08月10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五十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像艾伦·穆拉利这样的外来者该怎样寻找解决方案?他又为何看上去很快乐?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这些措施使福特有别于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穆拉利感到振奋。“经过这些行动,我们终将恢复增长的动力。”他承诺,福特将在 2011 年实现盈利。最好如此,因为它不能无限期地亏损下去。去年,福特亏损 147 亿美元,2009 年第一季度亏损了 14 亿。如果美国和世界其他经济体持续衰退,福特的生存将受到威胁。Gimme Credit 公司的分析师雪利·隆巴德(Shelly Lombard)写道:“对福特流动性的考验,将是今年的销售会下滑到何种程度,经济体何时复苏,以及到了 2010 年和 2011 年会复苏到何种程度。”

    此外,福特总是不能很好地处理财富。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凭借 Taurus、皮卡和林肯(Lincoln),福特有过一段好时光,可惜 1990~1991 年的衰退又让它没落下去。在 90 年代后半段,它从 Expeditions、Lincoln Navigators 和皮卡(这些车均在同一平台上制造)上面取得了创纪录的利润。但是,疯狂的海外并购,加上管理的松懈,使它艰难地进入了 21 世纪。在穆拉利于 2006 年 9 月到任时,福特主要以皮卡和 Mustang 知名,公司正处于崩溃的边缘。2006 年,公司亏损了 126 亿美元,2007 年,又多亏了 21 亿美元。

    现在,要是经济能如期复苏,福特又将兴盛起来。为了满足政府更严格的能耗标准,公司推出了更节能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到 2010 年,它将推出电动车。现在的福特比以前更加健康,随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等公司剥离品牌和甩掉一些车款,福特将夺走这些公司的生意。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的帕特里克·阿查姆伯尔特(Patrick Archambault)认为,福特攫取了这两家公司损失的销售额的 25%,相当于 1.35% 的市场份额。

    那么,像穆拉利这样的外行是如何进入福特这样的拥有 20.5 万员工、多条产品线及海外业务的大公司并让它脱困的呢?

    我一直跟踪汽车业,知道它的内在机制极为复杂。在我看来,一个外行人取得成功令人吃惊,坦白地说,也让人搞不懂。在福特雇用他时,他与底特律可谓风马牛不相及。就连他开的车也是雷克萨斯(Lexus)。造飞机和造汽车有类似之处,比如耗费巨大的研发、复杂的制造过程、供应商关系问题,还有加入工会的工人,但也有几点很重要的差异。穆拉利没有处理大规模营销或经销商关系的经验。尽管他在车款命名、品牌精简(他让 Mercury 淘汰)、产品复杂性(听到工程师为 Navigator 建造了 132 个不同的中央控制台,他目瞪口呆)方面颇有见地,但还是将产品决策交给专业人员。

    复兴福特最知名的轿车品牌的过程,是对穆拉利方法─以既定事实分析形势,通过坚持赢得支持─的最佳展示。以下是穆拉利讲述的故事:

    “我来这第一天就说:‘让我们来看看产品组合吧。’他们列了出来。我问:‘Taurus 在哪儿?’他们说:‘我们已经把它毙了。’‘你们把它毙了?什么意思?’‘嗯,我们做了几部,样子就像橄榄球场,卖得不好,我们就停产了。’‘你们不生产 Taurus 了?打造一个品牌的忠诚度要花多少亿美元啊!’‘是啊,我们觉得这个品牌受损严重,所以给它改了个名,叫 500。’‘好吧,明天你们给我找辆车,把 Taurus 这个名字安上去。然后,给你们两年时间,尽你们所能造出最酷的车子。’”今年春天,2010 Taurus 面市,虽然不像 1986 款 Taurus 那样震惊全场,但仍然非常酷。

    很难想象,对于穆拉利的到来,福特的那些强硬高管会作何反应。激烈对抗、强烈忠诚和时常的地盘争夺,是福特管理文化的特点:谁硬谁就赢。尽管在商用飞机领域─最国际化的行业之一─干了 40 年,穆拉利看上去好像才刚刚离开堪萨斯州老家。他穿得像一个童子军领袖─蓝色夹克、带衣领扣的衬衫,有花饰的平底鞋。他开口笑时,给人的感觉像是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感到困惑,甚至是有点不知所措。不过,在这种赤子般的至诚后面,是他的自信、纪律和争胜的强烈愿望。

    “沟通,沟通,再沟通。”穆拉利在给我的一封信中解释说。“每个人都必须了解计划、进展状况和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例如,随汽油越来越贵,穆拉利坚持要让福特减少对轻型卡车的依赖,并且以尽可能直率的语言让整个公司明白这一点。“人人都说,小汽车挣不到钱。”他说。“好吧,那你们最好赶紧给我想出赚钱的方法,因为全世界都在朝这个方向走。”

    穆拉利的开诚布公,看来让他赢得了整个组织的支持。制造主管乔·辛里奇斯(Joe Hinrichs)说:“艾伦带来了感染的能量。每个人都想追随他。”有时,穆拉利几乎是个直肠子。为准备我们的采访,他向我提供了有关他的管理能力的一页纸总结,题目是“艾伦的领导力”,里面包括一些常用词汇,如“有证可查的成功领导者……商业洞察力和判断力……稳重……以身作则”,不过添加了一些不太能量化的修饰:“希望自己和别人都做到最好,寻求理解别人而不是被别人理解。”我想象不出,会有别的 CEO 会公开这样一张单子。比尔·福特这样概括穆拉利:“艾伦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他很有紧迫感。”

    来到福特后,穆拉利像学生复习准备考试那样抓紧了解公司的情况,面谈了数十位员工、分析师和顾问,给那五份活页夹里填满了他打下来的注解。通过研究,他形成了自己对汽车业的观点,从而打造他的决策。决策的基础主要来自他在波音的经验:专注于福特品牌(没人喜欢有一堆品牌的公司);以经过精细定义的汽车产品(小型、中型、大型;轿车、公交车、卡车)在每个细分市场竞争;营销较少的车款(2006 年全球一共 97 款,至 2013 年降至 40 款);在质量、节能、安全和价值上达到同类最佳。公司的这一使命宣言,与上世纪 90 年岂不是很像吗?对穆拉利来说不像。为了让每个人了解自己的心思,穆拉利制作了一些塑料卡片,卡片一面是公司的四个目标(“预期行为”),另一面是修正后的公司描述(“一个福特”)。对穆拉利来说,这些有如圣经:“这就是我。是我写的,是我的信仰。你编不出这玩艺来的。

    穆拉利宣布:“我来这儿是为了拯救美国和全球的偶像。”他采用在波音的方法推动绩效:每周四一大早就和直接汇报人召开商业计划评审会(Business Plan Review)。他说:“我是为了周四早上 8 点而活的。”首先来开会的是四大利润中心:美洲、欧洲、亚太、福特金融。接下来,是 12 个职能部门的陈述(从产品开发、制造到人力资源、政府关系)。“我到的时候,正有六七个人向比尔·福特汇报,IT 人员不在,人力资源的也不在。于是,我就提前把职能部门的所有人都召过来,因为这个地方的每个人都必须涉及和了解所有工作。”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