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知几之神
 作者: 胡泳    时间: 2009年11月02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五十五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作者:胡泳

    孔子在《周易·系辞下》中说过这样一段话:“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通观孔子这段话,不难看出,其中的关键字是“几”,要弄清这段话的意思,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几”。孔子在文中其实自己有所解释,他说:“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说:几,就是变动的微小征兆,吉事预先出现的端倪。知几,也就是知晓事物发展变化的苗头,能够这样做的人,也就达到了神妙的境界。

    北宋大儒、理学宗师周敦颐《通书·圣第四》有云:“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诚精故明,神应故妙,几微故幽。诚、神、几,曰圣人。”这就把“知几”提升到了很高的高度。

    我们经常谈到圣人,但圣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是先知先觉吗?是神通广大吗?是能够预知未来吗?这些都是大多数普通人对圣人的理解。而在濂溪先生看来,圣人有三点,即“诚、神、几”。关于寂然不动之诚与感而遂通之神,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讲,这里先讲“几”。

    所谓“动而未形,有无之间”,就是说,一件事已出现变化了,但还没有成形;一件事刚刚起头,处于好像有、又好像没有的时分,这就是“几”。濂溪先生的说法非常形象:“动之微”,就是“动还未动的时候”。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发生、发展的过程。“动之微”讲的是发生,是讲一件事情要动但还没有动之际。这个时候,一般人是无法察觉的。

    “几”跟周易的占卜有关系。占卜有两种方式:一是龟卜,一是蓍草。《周易》本来就是卜筮之辞,而卜筮最重要的是“几”。牟宗三先生说,占卜就是观“几”,最重要的就是“知几”。卜筮能通神,“几”多少有些神秘色彩,用牟先生的话讲,它不是科学知识的对象,“科学知识不能了解几,它反而把一切都毁掉了”。

    这种超科学的观念,中国人历来重视。《系辞上》说:“夫易,圣人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研几”,是要让我们把握世界上阴阳变化的道理。不论社会的演变,自然的变化,都是阴阳之变。而“几”,则是事物由阴入阳、由阳转阴的初动之微,它代表变化的可能性、潜在性,虽说还没有成为有形有相的那么一种存在,还不是必然的,但随事物的发展,就有可能成为必然。

    每件事情的发端,都是从最不起眼的地方开始的。战国的宋玉说,风起于青萍之末,这个“青苹之末”的细微处,就是孔子所说的“几”。而《周易》要教给人的,就是怎样去认识这个“几”。 坤卦初六说:“履霜,坚冰至。”踩到初霜的时候,坚冰就在前面了。“几”和“微”虽小,却蕴含事物发展变化的全部信息,见微而知着,就是要在事物发端之初,就预见事物发展的结果和走向。

    这种预见能力哪里来?不能仅凭逻辑推理去掌握。《周易》强调人内在的灵悟,即对“几”的敏感度,掌握“几”,靠的是一种直觉的力量。正因此,孔子才会说:“知几其神乎。”“几”最具体,最微妙,因为它微妙,所以能成就天下的事务。除了直觉,孔子还强调行动力的重要性。他说:“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这是说,君子发现变化的苗头就立即行动,决不等到下一天。

    《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没显示出来的,潜在性的,尚待发育发展的,皆可称之为“幽”,只有别具慧眼的人才能看得到。而《周易》的功用就是彰明过去的事迹而察考未来的变化,显示细微的苗头而阐明隐幽的道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知几与见几而作,在用易的时候具备枢机作用。甚至也可以这样说:一部《周易》就是一部“知几之学”。

    见微知着是一种极高的本领,也极难。唯其难,孔子才会说,谁能知几谁就神。诸葛亮的隆中对,未出茅庐而见天下三分之势;元末大乱,群雄并起,朱升告诉朱元璋三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意思是要他第一巩固后方,第二积累实力,第三缩小目标,长远打算,对朱元璋后来事业极有影响,这都是“知几其神乎”的具体例子。在经济活动中,只有能知几,才能善于捕捉商机;在军事行动中,只有能知几,才能捕捉战机,识别杀机;在政治活动中,善于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人事之机,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三国末期曾有过这样一个故事:魏晋玄学领袖、曹操的女婿何晏在评点当时人物时尝曰:“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泰初(夏侯玄)是也。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司马师)是也。唯神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吾闻其语,未见其人”(《三国志·魏志·何晏传》注引)。何晏在这里引用《系辞上》,以比拟夏侯玄、司马师和自己。他认为,司马师仅能洞察隐微以“成天下之务”,不如夏侯玄的“深”,当然更不如自己的“神”, 这显然是对司马师的轻视。可是,历史的结局是,不管你是“唯深”也好,还是“唯神”也好,都被“唯几”者玩弄于鼓掌之上。其后曹魏被司马氏篡权,夏侯玄与何晏均死于非命。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