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2008危机的教训
 作者: Allan Sloan    时间: 2009年11月16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五十六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从九死一生的经历中得到了一些教训。但遗憾的是,华尔街永远是华尔街。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雷曼危机一年后

    政府为何以拯救世界金融体系的名义出手帮助规模较小的贝尔斯登,却在六个月后听任雷曼兄弟倒台?“美国政府并没有听任雷曼倒台,但它也无权去挽救它。”财政部长蒂姆·盖特纳(Tim Geithner)在接受采访时对《财富》杂志记者说。当时担任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New York Federal Reserve Bank)的盖特纳在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的交易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进而在 2009 年初担任了财长一职。

    “大家以为,政府当时决定让雷曼倒台,是因为它想让人民得到一个教训。”盖特纳说。但是,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根本的原因在於财政部在当时根本没有权力”向雷曼公司注入资金,“中央银行也没有能力去填这个资本窟窿”。

    财政部和美联储权力有限的观点,令人感到疑惑,因为它们是很有创新思想的。比如,它们在贝尔斯登倒闭后不久,便设法让投资银行受益於只适用於普通银行的美联储项目,并且迅速地创立了十多个新项目,向金融系统注入资金。

    可是,盖特纳却说,雷曼公司当时出现了全面的兑现潮——就像银行发生挤兑一样。由於买家谁也不愿像摩根大通对贝尔斯登那样承担雷曼公司的大部分债务,何况雷曼公司若要应对这场兑现潮,它也没有足够的抵押物来支持其高达 12 甚至 13 位数——相当於数千亿甚至数万亿美元——的债务,因此,美联储假如出手相助,蒙受的损失将不可估量。如此推算,说白了,金融市场的规模远远超过了美联储所掌握的资源。

    盖特纳说,主管部门和政府当时预见到了雷曼公司垮台会产生的恶果,但情况比它们担心的还要糟糕。令人感到震惊的噩耗之一是,货币市场基金(Reserve Primary fund)由於手里的雷曼公司票据太多,成了第一个“跌破 1 美元基准价”的大型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这件事吓坏了数百万普通老百姓,迫使政府为货币基金客户做担保,以避免发生储蓄潮,否则会使短期金融市场崩溃。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两家投行也开始出现灾难性兑现潮的苗头,因为用它们作为“一级经纪商”的对冲基金开始抽逃资产,以免落得和雷曼公司的一级经纪客户在其破产后自家资产被冻结那样的下场。因此,作为紧急措施,美联储不得不允许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改组为银行企业,从而可以使用适用於纯银行机构的全部借款工具。这两家公司中的一个——或者两者——一旦倒闭,后果不堪设想。

    实际上,雷曼公司规模太大,一旦倒闭后果极其严重。它是对“大得不能倒台”说法的检验。事实证明,这种说法是站得住脚的。

    美国政府一直在努力维护金融体系的运转,却让当前和以后的纳税人付出了巨大代价。其目的是帮助华尔街加大对老百姓和企业的借贷并从中渔利,在此过程中维护整个经济的运转。正如一位华尔街职员说的俏皮话那样:“我们因贪婪入场,也会因贪婪出局。”

    这是一劳永逸的变化?甭想。尽管有人夸夸其谈,说当前的混乱局面有利於改革,我却认为华尔街仍然会像过去那样行事,而政府——和大多数人——对其只能听之任之,因为他们别无选择。

    作为奥巴马政府金融监管制度改革计划的组成部分,盖特纳的解决方案是,让大型金融机构掌握足够多的资金而远离倒台之虞,同时允许政府在意外一旦发生时为它们埋单。请原谅本人如此疑虑重重,但我认为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解散部分巨型金融机构,以确保今后不再出现大得不能倒闭的公司。

    可惜,随人们对一年前全球性恐慌的记忆逐渐消逝,盖特纳(或本人)的方案生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为零,无论雷曼事件发生与否。

    译者:於少蔚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