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风险管理新趋势
位置:
杂志
问:2008 年的经济波动对金融业冲击最大。经过此次危机,金融行业应对风险管理的情况如何? 答:近期,德勤就全球金融服务业风险管理状态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发布了名为 《聚焦风险管理》的报告。调查收到全球 111 家金融机构的回复,这些机构的总资产超过 19 万亿美元,其中包括 9 家中国大中型银行和保险公司。 调查显示,很多机构并未全面整合风险管理:49% 的受访机构已经完全或充分地将风险管理职责融入高管人员的绩效目标与薪酬决策;77% 的受访机构的董事会承担了风险监管与治理的整体责任,而 63% 的受访机构拥有经正式批准的风险偏好声明;73% 的受访机构设有 CRO(首席风险官)或同等职位;仅有 36% 的受访机构有全面企业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ERM),但另有 23% 的受访机构正在创建中。在资产不少于 1,000 亿美元的受访机构中,58% 已有 ERM 计划。有 ERM 计划的机构都觉得该计划非常有价值:85% 的高管人员称其 ERM 计划带来的总价值(包括可计量及不可计量的价值)已经超过了所付出的成本。 问:中国的金融行业风险管理存在哪些新的趋势? 答:从本次调研的国内部分结果可以看到,中国银行业的全面风险管理建设已经取得了部分的阶段性成果,但还是有很多需要近一步加强、完善的地方。根据调研结果,对中国金融行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主要发现包括: 风险治理 1. 加强董事会监管职能,已经越来越得到银行的重视。接受调查的国内金融机构中,董事会都承担重要的职责,包括:负责风险偏好制定,风险政策审批,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接受并审核常规风险管理报告,以及总体的风险管理监督等。 2. 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设立 CRO 或与之相当的职位。在这些金融机构中,绝大部分的 CRO 均是向董事会(或者董事会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及 CEO 汇报,在日常风险管理中承担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方法论、对风险进行总体控管、限额制定和监控、制定风险报告机制、向董事会和 CEO 汇报风险状况等职责。 3. 风险政策与风险偏好的集中建立已经成为趋势。60%~70% 的金融机构表示风险政策和风险偏好制定的职能都是集中型,30%~40% 表示这些职能有可能是分散于业务层面,也有可能是分散和集中相结合。 4. 重大风险的管理成效已有进展,但尚需完善。在接受调查的国内金融机构中,30% 表示对重大风险的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60% 表示对重大风险中的大部分风险类型都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成效,但对于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地缘政治风险等风险类型的管理成效不甚理想,另有 10% 的银行表示对重大风险的管理成效不佳。大型银行的重大风险管理成效在一般情况下普遍好于中小型银行和保险公司。 5. 风险职责与绩效的挂钩应该引起进一步的重视。在接受调查的国内金融机构中,50% 表示绝大部分员工风险管理责任在很大程度上纳入了业绩目标和报酬中,20% 表示对部分员工实现了风险与绩效在一定程度上的挂钩,另外 30% 表示在风险职责与绩效挂钩方面效果不甚理想。大型银行和领先保险公司在风险职责与绩效挂钩方面比较领先。 企业风险管理 1. ERM 管理体系的建设,成了银行业的头等大事。在接受调查的国内金融机构中,有 70% 表示具备 ERM 管理体系或者正在实施该体系,且相关的政策、职责和汇报机制都已经被董事会或者董事会下属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批通过;30% 表示目前尚不具备 ERM 管理体系,但未来可能计划实施,这些金融机构绝大部分是保险公司,少部分是小型银行。 2. 金融机构对 ERM 建设的收益基本持正面观点。在上述 70% 表示具备或者正在实施 ERM 体系的金融机构中,尽管所有的机构对 ERM 体系实施都还没有量化的价值分析体系,但从总体层面考量,50% 表示总价值远大于成本,20% 表示总价值略大于成本。 3. ERM 体系建设中的最大挑战,在于人力资源、文化和组织架构的调整。另外,风险方法论、风险量化工具、系统实施及 ERM 价值展示方面也会面临一定程度上的挑战。在未来 ERM 管理体系的定位方面,绝大部分金融机构倾向于涵盖比较全面的风险类型,包括除信用、市场和操作风险外的其他重大风险。 关键风险管理 1. 信用风险 本次调研重点是针对当前金融危机的特性设计的,包括风险缓释、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控及信贷组合管理的压力测试,以分析和研究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环境下信用风险管理的程度和状况: 相关稿件
|
500强情报中心
|
深入财富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