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790亿美元的交班
 作者: Jennifer Reingold    时间: 2010年02月04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秘密会议,写满顶尖人才的活页纸……在宝洁公司的幕后,雷富礼和他的门生麦睿博正周密地策划实施权力交接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尽管雷富礼适应了这个变化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他却在办公室的墙壁上挂了一幅首次接受 CNBC 采访时的电视照片,照片上的他瞪大双眼,借此提醒自己当时的情况有多艰难。他不希望其他任何人再经历这样的混乱局面。

    我坐在宝洁公司全球人力资源官莫希特·纳格拉思(Moheet Nagrath)的办公室里,这个职位——专为那些喜欢研究办公室政治问题的人而设——仅次于 CEO。我们眼前摆放着一个蓝色的活页夹,这份文件在公开市场上或许价值数百万美元。且称它为“人才档案”吧。其中,包括了宝洁公司逐渐成长起来的领导人的名单,它根据近 6 年来大家的财务绩效及领导、帮助其他人做同样工作的能力来相互比较。“今天,我能向你展示接替当前领导人的下一代继任者、再下一代继任者,以及之后的继任者。”纳格拉思说。其中一页纸的左上方,是那些一贯表现出众的领导人名单。列在右下方的人被视为“有危险”。此外还有下一次准备提升的人员的名单,完成当前任务后即做好升职准备的人的名单,以及需要更长时间的人员名单。每一个重要岗位都至少有 3 位候选人——即便是这些候选人,也足以让大多数公司拼命争抢了。

    大部分走上总经理岗位的人——宝洁公司有 13.5 万员工,其中有 120 名总经理——入选了这本领导人《圣经》。尽管这一程序的制定已有数十年历史(载入蓝色活页夹是其高潮部分)——它最早可以追溯到 1947 年,时任 CEO、人们亲昵地称之为“雷德”的理查德·杜普里(Richard Deupree)说:“如果你留给我们办公楼和我们的品牌,但带走了我们的员工,这家公司就会倒闭”——但这个体系成为当前这种模式,却是从 2001 年开始的。当时雷富礼上任还不到两年,当他展望未来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否聘请到了合适的人选?”

    如今,每一位升任总经理的高管每半年就要接受一次考评,考评办法就是所谓的“绩效记分卡”。这是一份两页纸的文件,一页记录的是相关的财务衡量指标,另一页记录的内容同样重要,是对其领导能力和团队构建能力的评价。所有经理不仅要接受老板的考察,还要接受与之合作过的同僚的考察,以及直接下属的考察。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这一切。“我们对德瑞克·基特(Derek Jeter,扬基队着名球员)来说再合适不过了。”雷富礼说。“但是,罗德里格兹(A-Rod,扬基队着名球员)可能就无法在这里脱颖而出。”

    雷富礼同样关注 CEO 层面的权力交接问题。每年 2 月,董事会都会专门召开一次高管评价会议,目的是为 35 至 40 个高层岗位各物色至少 3 名候选人。起初,雷富礼的潜在候选人名单上有 8 至 10 个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数越来越少。通常,公司会要求有发展前途的经理在董事会做一次演讲,而且董事会成员也会每年去国外出差一次,最有希望的候选人负责安排。“与许多公司相比,这个过程的目标更明确。”波音公司(Boeing)CEO 詹姆斯·麦克纳尼(James McNerney)说。他是宝洁董事会下属的薪酬和领导力培养委员会的负责人。

    此外,雷富礼与董事会及比尔·科纳蒂(Bill Conaty,长期担任通用电气公司人力资源主管,2008 年雷富礼请他担任顾问)还制定了新任 CEO 必须具备的 10 点品质。其中包括正直、声望和价值,雷富礼认为这些品质必须达到完美之后才值得考虑。另一份清单中罗列了未来 10 年所需的技巧。“我们所做的是挑选一位与时俱进的候选人。”雷富礼说。

    麦睿博正是从这个体系中脱颖而出的。他是芝加哥郊区的一个广告推销员的儿子,是个体型健硕的橄榄球运动员和摔跤手。他第一次申请西点军校时只有 11 岁 [前国防部部长,时任国会议员的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Donald Rumsfeld)亲切地对他说,再等等]。在西点军校,主修工程专业的麦睿博以班级第 22 名的成绩毕业,但他并没有报名参加陆军工程兵团,而是决定当一名步兵,这是西点军校培养的军官通常不愿加入的兵种。“我觉得——而且这也是我的生活经历,真的——如果你要加入陆军,那就当步兵吧。如果你要做市场营销,那就来宝洁吧。你不能半路出家。”这个决定是明智的。如果当时有哪个公司像军队一样的话,那肯定就是宝洁,它拥有忠诚的、具有中西部特点的、等级森严的企业文化及惟命是从的员工,大家称他们为“宝洁人”(Proctoids)。

    当时,麦睿博还以为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都会在辛辛那提渡过,不过宝洁却开始把自己当作一家全球化的公司来看待,而不是在海外设有办事处的美国公司。由于他出色完成了每一项任务——他的上司意识到,他具有工程师般的严谨态度,而且智商和情商皆超乎常人的他好为人师——于是他又得到了一个更艰巨的任务。1989 年,宝洁公司当时的 CEO 约翰·斯梅尔(John Smale)派麦睿博去加拿大,帮助陷入困境的洗涤产品部门扭转局面。麦睿博把这次外派任务视为他不在快车道上的信号。谁会希望远离中枢呢?“我的反应是:‘我做错了什么吗?’”麦睿博说。他考虑到了辞职。

    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举家迁往加拿大。他参加了宝洁公司的冰球队,阅读可以找到的每一本加拿大图书,并且学到了一个道理:“你永远也不要说,‘我们在美国是如何如何做的。’”此后,他先后担任菲律宾公司总经理,日本美容产品公司负责人,以及比利时全球织物护理公司经理。宝洁公司的目的,是确保他不仅能管理一个国家,而且还可以管理一个门类:每一位脱颖而出的高管都应该做到这两点。

    麦睿博成为 CEO 候选人的首个正式信号,是被召回辛辛那提,管理全球织物护理和家庭护理业务。2004 年,他与其他 3 人被任命为副董事长。但是,此前已经有过许多早期的暗示:2002 年,雷富礼宣布了一个为新任总经理提供的正式的领导力发展项目,之后该项目延伸至经验丰富的经理,他选择麦睿博担任项目负责人。2002 年 9 月初,麦睿博在辛辛那提讲解了一个模块,他讲得得心应手,他抛开讲稿,阐述经理鼓舞员工做大事的重要性。他借用了电影《生命因你动听》(Mr. Holland's Opus)中的一个片段,影片的主演是理查德·德雷福斯(Richard Dreyfuss),片中他的学生演奏他创作的交响曲。“人们会在礼堂里讲哪些与你有关的故事吗?”他问。

    雷富礼接下来组建了一个高管小组,这个小组的成员非常年轻——而且拥有足够大的权力——完全可以带领宝洁公司进入下一个 10 年。尽管一朝君子一朝臣是常有的事,但雷富礼的想法却略有不同:他与麦睿博、苏雅诺(Susan Arnold)及首席对外关系官夏洛特·奥托(Charlotte Otto)合作组建了新的队伍,美容业务负责人苏雅诺是另一位有力的竞争者。“鲍伯参与了,苏珊也参与了。”纳格拉思说。“因此,如果他们中的一个人成为 CEO,那么他们会坦然接受这个选择。”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