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沃尔玛的责任之路
 作者: 章劢闻    时间: 2010年03月12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六十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对于富可敌国的企业来说,财富和责任会渐渐并重,短期利益与可持续发展不再截然相悖。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此类情况的反例,是过去的靠枕供货商。他们生产的枕头里充满了空气和空间,浪费了大量的运输和仓储费用。现在,沃尔玛要求供应商重新设计包装样式,比原来减少了 21% 的原材料和 75% 的运输体积,店内陈列空间效率迅速提升了 300%。

    充分利用空间之外,泽特莫耶拉扎尔还指出供应商并不能只考虑减少材料或使商品变小,还要考虑使用恰当、可回收的材料,促进循环再造。普遍可见的案例,是可口可乐环保型拉环设计。这些连接在罐体的拉环可以和罐体一起回收,否则这样的小固体抛弃后不易回收。按照每个拉环 0.4 克计算,沃尔玛购物广场一年销售可口可乐易拉罐产品约 600 万个,可减少 2,400 千克的固体污染。

    虽然沃尔玛商场中已经看到这些创新包装设计的产品,但即便算上浓缩节水洗衣液和节能灯等更具“环保”基因的商品,在沃尔玛数十万种商品中也只占一小部分。有评论认为,沃尔玛只是“摘了低处的果子”。

    对此,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高级公关总监李玲指出,公司推出的环保包装记分卡和正在建设中的可持续性指数产品数据库,是一种强有力推进的态度。两者都是希望能直接比较同类产品的环保性能:尿布是不是浪费了包装空间,某批 T 恤采用的棉织物是不是来自喷了农药的棉花。有了横向比较,就意味刺激了供应商之间的竞争,用“无形的手”引导他们的绿色转变。

    沃尔玛现在已约有 20 万种产品进入可持续性包装记分卡,包括了它们的产地、大小和产品匹配等信息得到记录。但李玲还提到,对于供应商的严格考核在中国尚需时日。

    比如在重庆,有一些当地供应商提供区域特色商品,从麻辣火锅调料到胡椒。这些小的供应商在当地的生产组织相对落后,尚未规模化,所以它们在节能方面的要求很难在一夜之间达到。“现在我们不会苛求所有人都按照同一个标准,但沃尔玛还是有很确定的目标,比如在节水、节能方面,正带动至少 200 家非常高端的供应商实现可持续发展。”李玲在北京接受《财富》(中文版)采访时表示。

    对此,蓝天可持续发展顾问公司 CEO 吉布·埃里森有非常类似的观点。相比推出严苛的标准,“更好的策略是改变底限,这样更多的公司可以做到合规,同时也会激励那些愿意做得更好的供应商相互之间产生竞争,最终到达竞赛的顶峰。”埃里森所说的“顶峰”,是供应商能够进入良性发展,最终享受到绿色流程的价值。

    “工业革命导致了一连串的变化:从森林和煤矿的开采,到 iPod 和玉米片的生产,已经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后果。这些伤害了我们的孩子,影响了粮食产量和饮用水。新的制造业革命即将到来。”吉布·埃里森接表示。

    之前有评论提出,中国超市企业抢食“农超对接”(农场与超市对接),是为了争夺在中国的定价权,而沃尔玛最有力的竞争手段是低价。但是在历史上,廉价的商品生命周期往往存在粗放和不环保的环节,比如简单粗暴成片地砍伐森林要比有选择、有计划地砍伐树木要简单、廉价。

    对此,李玲指出,无论是农超对接,还是物流配送方面的战略,都是为了能够在保持低价的同时节省成本和能源,而不是以牺牲农户和社会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为代价。她举例:沃尔玛在中国的四个物流配送中心解决了一些人们没有发现的历史问题,比如商品进入中心前必须接受检测。这样,就节省了一种隐形成本:之前,很多商品在中国都是到了货架才发现不合格并退回给供应商。这里面的运输等环节的能源消耗虽然与沃尔玛无关,但其社会资源浪费之大是可以想象的。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