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际化,人才当先行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可谓国内企业国际化的先行者之一。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从外贸公司起步转型的过程中,五矿就提出了要实现国际化,后来又从国际化走到全球化。五矿总裁助理、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宗庆生说,中国本土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文化差异和人才短缺。巴黎 HEC 商学院院长伯纳德·韩玛南索(Bernard Ramanantsoa)也认为,企业的全球化,缔造中国的跨国企业,面临许多挑战,包括技术创新、品牌打造等,而最艰巨的任务是如何培养有很强跨文化管理才能的员工。 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 宗庆生从事的是国际化工作。他认为,国际化人才应是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分成领军人物、职业经理人和各类专业人才三个层次。在现阶段,国际化的领军人物最为稀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副院长何志毅说,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语言、知识、文化、视野和责任五方面的素质。语言能力是基础,但并不见得没有国际语言能力就不能国际化,领军人物只要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责任,也可称为国际化领导人。这五方面最重要的是国际化责任,国际化人才不能只站在自己企业和国家的利益考虑国际化,而要照顾整体利益,要承担全球责任。 有的企业家问,企业在国际化中,不是也可以直接从国外招聘一些经理吗?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殷志文认为此路不通。他说,国际化不能脱离本土化,国际化人才先要对本土很了解。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中国本土不了解,很难到国际市场上打拼。殷志文曾跟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交流,后者接触过许多中国国内学生,这位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教授觉得,复旦大学这些学生从智商和能力方面都不逊于新加坡学生,但他们接触国际的机会不太多,不了解国际企业的运作模式,限制了国际性视野的发展。 北大国际(BiMBA)外方院长杨壮在中国读完大学后,又在美国学习和工作多年,现在回到北京大学。他认同国际化人才是复合型人才的观点,同时也认为,中国国际化人才少得可怜,体现在讲英语的人才很多,但了解对方文化的不多;专业知识人才较多,复合型人才不多;管理人员也有,领军人物不多。一名合格的国际化人才,还要有国际化的同理心,也就是能“换位思考”。他说,“国际化领军人物要明白,你想的不见得是对方想的,你说出来的在国际上不见得是对的。如果要成为国际化人才,既要让对方明白自己真正的意思是什么,也要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毕业的工商管理硕士汪海徽说,“我在金融 MBA07 届学习,班上 60% 以上的同学在跨国金融机构和企业工作,还有一些在国有企业从事国际化工作。我认为在国际化工作中比较重要的是跨文化沟通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有许多课程会跟外国人接触,我觉得应该让外国人明白自己的思维方式,明白自己真正想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相关稿件
|
500强情报中心
|
深入财富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