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共识多于分歧
王晓明:去年整个股市的反弹是对2008年股市大幅下跌的一种修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第二则与去年整个流动性的大释放有关,去年信贷量九点几万亿,加上一些表外的贷款,超过了十万亿。在这么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下,资产价格的反弹(包括股票、房子)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回到经济这个问题。我觉得中国很难再保持像过去那样的经济增长。上一次金融危机爆发于1998年,之后中国启动了两块经济动力:第一是房地产投资,中国在1998年以后才真正有了商品房的概念,房地产在过去十年当中都在增长,给中国经济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推动力;第二就是出口。我们加入了WTO,加入了全球贸易竞争格局,中国成了全球制造中心。但这两个增长因素现在都可能变缓。究其原因,第一,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觉得欧美的消费者都需要时间重新修复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在这个过程当中想让中国的出口再保持一枝独秀,是很难的。过去几个月当中发生越来越严重的贸易摩擦和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要求,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第二,就是以房地产为代表的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它还能不能持续?现在看来,房地产的体量、规模、绝对水平、每年新增的速度,都会使经济增长的速度慢慢降下来。2009年对推动经济迅速复苏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十万亿政府总投资,这样的投资我觉得很难长期持续。去年的整个经济增长中,投资贡献了最主要的力量,消费也表现得不错,但展望今年及未来一两年,投资和出口的驱动力量可能都会下降,消费则会保持较快的增长。从这个意义上,我理解中国经济很难再像2007年以前那样快地增长,会从10%降到7%~8%。在全球范围内,7%~8%的增长率还算是比较快的,但这对中国上市公司和我们整个经济的质量意味着什么,还是存在差异的。有的企业增速就没那么快了,很多行业的压力表现出来了。经济增速下降的过程是可以预见得到的,降下来之后对哪些企业有什么样的影响,可能是不一样的,而这对我们投资者来讲是有意义的。 吕俊:去年,市场确实发生了恐慌式的下跌。但由于中国经济的基本竞争优势还存在,由于货币流量的放松,就产生了经济的强劲反弹,这是必然的结果。不过,中国的经济要想实现进一步的高速增长,就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提高附加价值,降低经济消耗。另一方面,就是国民收入分配要变得更加合理。如果政策是对的,以中国人的干劲,那么毫无疑问,中国经济还是能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
其实,高速增长未必是好事,减速未必不好。经济减速能迫使我们去改变,为未来增长带来机会。总是高投入、大量消耗资源或者炒房价,这样就可以取得利润,因而没有动力去转型。那种赚几毛钱、几块美元的企业,搞得环境被污染,民工生活条件变差,从这个角度看,高速增长实际上是在酝酿着危机。相反,经济增长速度低一点,附加价值高一点,在产业链里的位置爬高一些,这样能保证质量,比所谓的“高速增长”要好。 我的投资理念 周建春:我认为价值投资和趋势投资相结合的投资方法可能更适合于共同基金。我非常重视阶段性投资策略的制定,不同投资阶段和不同的投资环境应该选择不同的投资策略。在行业配置上,我更倾向于稳定增长的行业;对于周期性行业,只是进行阶段性配置。同时,我认为投资方法比理念更重要,投资应该重视投资过程。投资方法就是(遵循)分析判断的逻辑,综合考虑市场的主要因素,制定投资策略的过程。因此,及时修改和纠正自己的判断,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也很重要。在实际投资操作中,方法真的很重要。你会有固有和本质的理念,而投资的标的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因为经济环境在变化。对这个投资的过程,我是很重视的。 我对自己去年的投资表现还比较满意。去年是经济复苏的一年,各个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复苏,但时间和节奏不同,因此会出现很快的转换和板块轮动机会。想清楚这一点,做起来就会有前瞻性。比如,上半年投周期性行业,下半年投稳定增长型企业,与经济复苏趋势要保持同样的速度。今年的市场环境就不同了。从资金面看,市场面临整体压力,主要是受到融资规模和收紧的信贷的影响,因此,市场总体运行会比较复杂。 行业配置方面,今年有机会,但没有行业整体投资机会。这个时候个股的选择就显得更重要了。去年,我基本不选择个股,经济复苏时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就具有代表性,买龙头股,做好行业配置即可。今年,则要淡化行业配置,重视个股的选择。我会重视3~6个月的阶段投资和策略投资。 相关稿件
|
500强情报中心
|
深入财富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