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安以动之徐生
 作者: 胡泳    时间: 2010年06月14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什么是“动之徐生”的修道功夫?“从容”便是。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老子》第十五章说:“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佛家说‘无生’,道家标榜‘长生’,耶稣基督则用‘永生’,但都是形容生命另一重意义的生生不已。只是在老子,他却用了一个‘徐生’来表达”(南怀瑾:《老子他说》,第226页)。陈鼓应的《老子注释及评介》中,老子的原文同上,他的注释是:“谁能在动荡中安静下来而慢慢地澄清?谁能在安定中变动起来而慢慢地趋进?”(第122页)

    什么是“动之徐生”的修道功夫?“从容”便是。作人做事,且慢一拍。人生的机会并不像急流般的尼亚加拉瀑布那样倾泻而下,而是如涓涓泉水般缓慢淌出一点一滴。态度上的成熟,是一种思想品质,仿佛酿制葡萄酒一样,必须置于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空间,数十年后才会变得醇香醉人。

    “徐生”的生活态度,是建立在心平气和之上的。然而,我们却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里,这样一片土地上:匆忙的行动是所有事物的标志。“举世多从忙里错”,普通人的生活很难心安:

    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抅,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庄子·齐物论第二》)。

    人们睡眠时心神烦乱,醒来后四体不安;与接触的人周旋,整日里勾心斗角。有的疏怠迟缓,有的高深莫测,有的辞慎语谨。小的惧怕,令人惴惴不安;大的惊恐,令人失魂落魄。他们出口像利箭快疾而又尖刻,就是说,是与非都由此而产生;他们将心思存留心底如誓约一样慎重,就是说,持守胸臆,坐待胜机。这种心斗对身心的摧残,使他们犹如秋冬的草木,说明他们日益消毁;他们沉缅于所从事的各种事情而无法回头;他们心灵闭塞好像密封,说明他们衰老颓败,作茧自缚;他们灰心到了极点,再也没有一点阳气了。

    人生处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好可怜啊!“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这种不能自主的被动人生,是庄子所厌弃的。他给因不能自由生活所引起的种种人生困境起了一个名字,叫“天刑”。他的正面主张,是“乘物以游心”(《人间世》),即顺应自然律,保持心灵的自由。

    在《德充符》中,庄子讲了一个“兀者叔山无趾见孔子”的故事:鲁国有一个残疾人,少了两条腿,名叫“叔山无趾”。他用膝盖走路去见孔子。孔子说:你看你做人不小心,受伤变成了这样;现在来看我,来不及了。无趾说,我年青时不懂事,随便轻用自己的身体,就把两条腿玩掉了。但我虽然没有腿,我今天来,看见有个人的两条腿还没有玩掉。我为什么来呢?就为了保全你这两条腿不要被玩掉。“夫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

    无趾对孔子非常失望,名满天下的孔子原来不过如此。他后来对老聃说:“孔子离‘至人’的境界岂不是太远?何以不厌其烦地教诲弟子修德务学?而且,他还不遗余力地追逐奇异怪诞、没有任何意义的名声。难道他不知道‘至人’是把名誉道德这些东西看作人生的枷锁的么?”老聃回答:你为什么不就此让孔丘明白 “死”与“生”、“可”与“不可”本是同条共贯、无所区别的呢?这样他不就解开了身上的名缰利锁吗?然而,无趾的回答,当然也是庄子的想法,却出人意料:“天刑之,安可解?”意即追名逐利,企图建立不朽事功,是人与生俱来的桎梏与刑罚,怎么可能解掉呢?

    历史上的孔子的确是非常入世的,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这与庄子口中说出的叔山无趾与老聃的人生态度是恰好相反的。庄子认为,孔子不能体现无为之道而有为,不能解脱名声的束缚,因而受到上天的惩罚。倒是郭象在注庄子时为孔子说了好话:“今仲尼非不冥也。顾自然之理,行则影从,言则响随。夫顺物则名迹斯立,而顺物者非为名也。非为名则至矣,而终不免乎名,则孰能解之哉!”圣人本身也是顺物而自然的,顺物也就会有“名”,并非为“名”而行。所以,郭象认为孔子已体现无为之道,甘愿接受天刑(束缚桎梏),表面上虽有受天刑的样子,实际上内心并不会有受天刑的痛苦。

    孔子的圣人境界,我们可以容后再叙。我们在此肯定“动之徐生”,实际上是赞赏一种充满悟性的平和心,借此可以实实在在地清楚看待这个世界,并从中得到乐趣。有了这样一种心态,我们就会掌控自己的命运,而不是成为它的奴隶。

    幸福意味着安宁,身体的安宁和思想的安宁。这是一种自我满足的情形,一种与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和谐共处的情形,一种与一个人的生活目的相符合的情形。这种安宁并不是要人不去进取,而是要人以一种自然、有效的方式释放自身的潜能。

    

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学副教授﹔ 联系方式﹕yhu@vip.sina.com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