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欧元还有下跌空间
 作者: 黄伟鸿    时间: 2010年06月14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欧盟 / IMF 双边贷款机制应该可以帮助希腊解决短期融资的挑战,但长远来说,希腊和其他南欧国家必须努力提升国家的出口竞争力。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等待希腊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感觉就像等候公共汽车一般 ——等了好久也不见车来,但一来就是两辆。为何?希腊债务危机拖拖拉拉几个月,令欧元汇率从去年年底大约1.51 美元的高位大幅下挫,但两个利好消息却在欧盟高峰会议前夕同时出台,令希腊至少在短期内能够继续以债养债。

    德国总理默克尔于3月底就援助希腊提供了较具体的建议,主要是基于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帮助弱国的双边贷款。而法国对建议的支持,也确保了较大的成功机会。

胡萝卜加大棒

    总体来说 ,该计划似乎是德国试图对希腊采用“胡萝卜加上大棒”的做法。然而,无论是大棒还是胡萝卜,德国都不用自己拿出来——IMF 将提供“大棒”,迫使希腊制定政府财政紧缩方案;至于所谓双边贷款承诺,只要希腊能够在债券市场筹集资金,它就根本不需动用这些贷款,这意味“胡萝卜”也许只是说说罢了。

    事实上,就算没有上面的方案,希腊也会发现自己在市场上的融资能力已有所改善,因为欧洲央行在差不多同时也宣布了2011 年度公开市场操作的合资格抵押品要求,最低信贷门槛将维持在“BBB—”级,而非回复到信贷危机前的“A—”级——希腊随后成功筹集50亿欧元的7年长债。不过,希腊的债务管理局将来可能要小心行事,否则市场未必能够顺利吸纳数目庞大的希腊国债——虽然7年债券销路理想,但在随后一天,希腊并没有在市场做好宣传,便推出拍卖的12年长期债券,结果非常滞销,只能卖出十亿欧元拍卖总额中的四成,这也令市场重现对希腊信贷风险的戒心。

    总体而言,较长远的问题始终是希腊的政府财政和整体经济是否可以稳定下来。针对此点,市场仍然没有定案,有些经济师更指出希腊无法只靠向市场借贷度日,或许于未来3年需要启动高达250亿欧元的欧盟/ IMF双边贷款机制。此外,欧元区内固定的汇率也会令希腊受到持续通货收缩的压力,从较低的生产物价中挽回失去的竞争力;但这么一来,政府收入和消费者支出可能会继续疲弱,令希腊实体经济陷入不断下滑的旋涡。

债务可以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即使在2007年经济未陷入衰退前,希腊的债务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超过100%。但是,投资界目前尚不清楚,债务占国民生产总值需要升至什么水平,国家才不能偿还债务。

    在日本,2009年债务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为189%,市场预计这个比率将上升至2011年底的 204%。而英国在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后,债务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1946年更是曾上升至252%。

    当然,在日本和英国这两个例子中,债务的类型和持有人也极有可能是重要的因素,依此可以判别一个国家能否维持庞大的债务负担。在日本,大约95%的债务是由国内投资者持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是英国17%借款的债权人,但战后贷款的利息很低,只有两厘,还款期却长达50年,而英国也是在2006年底才还清这些半世纪前遗留下来的债务。换句话说,在日本和英国这两个国家,贷款人持债的能耐远大于此刻希腊的国际债券投资者,而债务究竟有多少需要在短期内续期,还有投资者是否愿意这样做,都是决定希腊会不会破产的因素。

    欧盟/ IMF双边贷款机制应该可帮助希腊解决短期融资的挑战,但长远来说,希腊和其他南欧国家必须努力提升国家的出口竞争力。在这个痛苦的调整期,欧元兑其他货币的汇率将无可避免地持续走弱,就像这两年来英国不断依赖疲弱不堪的英镑刺激出口一样。未来一年,欧元汇率要是跌穿1.2美元,绝不为奇。

 

   特约作者黄伟鸿系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财资部主管,2003 年加入香港恒生银行,出任高级经理兼财资市场主管,负责利率风险管理及外汇部门的运作。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