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创新之旅
 作者: 王亦丁    时间: 2010年08月16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中青旅正通过管理流程的再造,挖掘建立在专业化发展基础之上的协同效应。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问:如何考虑创新的风险?

    答:今年年初,我们开始全力打造邮轮业务,成立邮轮中心,目标是达到3,000人的规模。邮轮在中国是全新的产品,过去各家旅行社一年也只能做到几百人的规模,中青旅也只有五六百人,而我们今年的目标却要上升五到六倍。

    谈到风险,管理层必须为创新项目提供支持。换言之,就是“壮腰力,壮胆子”。我们成立了专门的资源采购委员会,对邮轮项目进行立项和支持。同时明确,邮轮产品赢利全部归事业部,亏损则由公司承担70%的损失。产品创新关键是机制的创新,以利润为主体的运营中心肯定会权衡创新的风险,这就需要公司出手帮助和扶持。

    问:就是说,公司需要整合优势资源,为创新提供环境。

    答:旅游产品具有很强的模仿性。但是,如果不具备资源整合的能力,就无法真正让创新具备持久的生命力。我们即将推出汽车旅游,面对大众市场提供高性价比的汽车旅游产品。也许很多人认为,有车,有销售网络,就可以复制汽车旅游,而中青旅通过价值层面的全面运作,拥有了其他公司不具备的实力。首先,中青旅有自己的车队,有立体的线上和线下的销售网络,而且在华东地区(如浙江),网络已经深入到县级,这样庞大的体系,为汽车旅游两地对开提供了充足的客源。通过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业务互动,成本进一步摊薄,实现公司更好的赢利。其次,我们在内部事业部之间也进行了资源整合,汽车公司出车,国内公司收客,两个业务单元同时计算收入和利润,最大限度调动两边员工的积极性。另外,外部资源也可以更好地利用,各个地区尤其是地级市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他们会给旅行社很好的价格及服务质量。这些独特的优势,为中青旅的创新提供了环境。

    问:“8+1”的事业部模式开创了旅行社专业化、全国化发展的先河,你们的经验是什么?

    答:根据细分市场进行横向专业化分工,中青旅以控股型架构打造了入境、国内、出境、会展等八大专业化公司。以会展为例,2002年将其作为一个增长点,后来成立单独的事业部,2006年进入上海,目前收入已经达到8亿,净利润3,000万。中青旅的会展业务有以下特点:具备了异地垂直一体化发展和运营的能力,在北京和华北、华东市场建立据点,实现了集中采购、统一客户、统一IT系统;其次,会展业务具备跨行业整合的能力,收购了公关公司,设立了营销广告公司;第三,根据“前台做宽,后台做专”的发展模式,这个业务已经具备了前后台协调发展的能力。

    改变传统的全资运作的方式,通过先行先试,中青旅以专业化公司为主体,走上了全国化发展的模式。我们不追求“大而全”,会展业务率先拓展上海市场,自由行事业部也已进入上海,未来,将在深圳、广州、天津等地进行尝试。一方面,通过先行先试,对过去投资的地方分(子)公司实现了改造;其次,责权利明晰,如果我们单纯从总公司层面设立地方分公司,很容易导致无法指挥本地业务发展的局面。通过专业化公司“手臂”的垂直延伸,其他业务不断跟进,积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再考虑建立管理公司。

    问:如何在协同层面进行持续的创新?

    答:中青旅专业化公司发展的模式,在走细分市场、重塑市场流程、专业化和全国性拓展的过程中,毫无疑问是最优的选择。它确保了以客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及责权利的高度统一。但是,事业部制的代价和成本,还要求我们未来在协同上做出更大的努力。为此,我们设立了三个委员会:资源采购委员会,服务质量委员会,市场推广委员会。下设相应的执行机构资源采购中心、服务质量执行中心和品牌部。总裁兼任三个委员会的主任,每个月定期召开会议,由各个事业部总裁及相关办事人员参加,现场办公解决协同的问题,避免了相互之间的“扯皮”。

    以采购为例,我们在各个事业部内部已经初步实现了集中采购。去年,我们重新梳理后台,将公司内部的采购中心定义为成本中心,他们将所有的利益都让给各个事业部,帮助各个事业部统一对外采购签约。关键在于,我们在内逐渐建立了内部比价系统,各个事业部信息共享,比如通过“机票返点”数量的集合,向优势资源倾斜。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