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球成名”的英利
在成为南非世界杯赞助商之前,英利已经在全球太阳能光伏市场拥有较高的地位。2003年,英利的产能是3兆瓦,到了2010年,销售接近1,000兆瓦,增长了300多倍。2010年英利的产量大约占全球产量的10%,而其生产线覆盖了整个光伏产业链——从多晶硅生产,到建立太阳能发电系统,以前所谓的全产业链是从买硅料到出光伏组件为止,全球能够做到的也只有4家。 英利取得今天的市场地位,跟它入手比较早有关。它最早关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还是在1993年,当时公司创始人苗连生敏感地看到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市场前景,也看到了传统的化石能源存在的严重问题。 英利为什么把目标瞄准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创始人之一的马学禄同时也兼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可谓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专家。他说,人类文明的实际推动力是能源,离开了能源,整个社会将不能运转。传统的化石能源系统(包括天然气、石油、煤等)从被发现到现在的短短200年里,显露了两个问题:不可持续性和不清洁性。人类要想保持持续发展,必须找到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来代替传统的化石能源。 清洁能源有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马学禄说,如今地球共拥有130亿千瓦的能量,平均一个人有2千瓦的可用量。其中水能有10亿千瓦,风能和潮汐能各有几十亿千瓦,而太阳能有120万亿千瓦(相当于人类使用能源的近万倍),所以今后人类的主要能源应是太阳能。 太阳能应用技术比较多,但比较成熟的是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光伏发电。马学禄认为,太阳能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可能性最大,化石能源可以称为昨天的太阳(化石能源也是太阳能转化的结果),而太阳能称为今天的太阳。今后人类能源利用方式将用“今天的太阳”替代“昨天的太阳”。这也是英利之所以发展太阳能最重要的思想依据。 正是由于以上的考虑,到了1997年,苗连生跟马学禄(马当时担任保定高新技术区管委会主任)有过一次长谈,明确了新公司的发展方向。1998年,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由于它发展极快,引进了新的股东,成立了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2007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英利集团总部设在保定,除了保定外,还在海南建有生产基地。在国内,北京、上海、广州、兰州、成都、拉萨都有英利的分公司,在拉萨还有一个小型工厂。拉萨工厂主要做牛背上的太阳能——在牛背上绑两块太阳能板,解决牧民的一些照明、收听收音机等基本用电需求。 太阳能应用在中国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并不普及。马学禄介绍,中国居民用电费用普遍较低,而使用太阳能发电价格相对高一些。整个用电现状是,居民用电价格低于工业用电,工业用电又低于商业用电。从长远看,太阳能发电的优势很明显,就商业用电的电费而言,太阳能发电成本与传统发电成本已基本接近。太阳能光伏发电,一个千瓦需要两万元费用;火力发电一个千瓦需要4,000元,风力发电需要6,000多元。与其他发电方式不同,太阳能发电后期基本上没有太多的维护,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太阳能光伏电站使用时间基本超过25年,又是清洁能源,较少产生环境污染。 可喜的是,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扶持力度。2009年7月,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计划在2~3年内,以财政补助不低于500兆瓦的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综合采取财政补助、科技支持和市场拉动方式,加快国内光伏发电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此外,还大力支持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建筑物与光伏产业相结合的新产物。 中国东部地区是能源消耗的主要地域,而西部是能源资源地区,采用传统发电方式,存在能源的远距离运输问题。太阳能光伏发电有三大优势,一是可以与建筑一体化,变成建筑的一个构件;二是屋顶发电基本没有输送成本;三是用电高峰时发电。马学禄说,实际上,任何一个城市用电量都有波动,白天大于夜间。中国电力系统主要是火力发电,不能停机(发电机必须处于热备份状态),不能白天发电多,晚上发电少,从而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太阳能屋顶电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相关稿件
|
500强情报中心
|
深入财富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