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时代
半小时或者三小时,都是马云演讲的最佳长度。演讲往往极富感染力,而且不缺少洞察力。然而,当2009年9月10日越来越近时,他却为了一次演讲夜不能寐,甚至不知道应该讲些什么。因为那一天,阿里巴巴迎来了十周岁的生日,杭州万人体育馆座无虚席,他要在万众瞩目之下,将自己和这家公司的光荣与梦想告诉全世界。一想到这些,就令他兴奋和激动。 这正是创建了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互联网公司的“互联网教父”的精神状态。马云曾是一名大学外语教师,喜欢金庸,狂妄、偏执,但似乎又总缺少安全感。他用十年的时间将阿里巴巴打造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并且荣登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榜首。阿里巴巴并不是销售收入或者是利润最大的公司,但在一个以客户体验为竞争优势的行业里,它成了追求卓越客户价值体验的标杆。 也正是对客户价值的崇尚,使阿里巴巴得以发达,甚至在全球经济的下滑中仍然红红火火。例如,阿里巴巴反对大项目创新,其创新的源泉主要来自在不断满足客户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新服务和新产品;将“客户第一”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并将客户满意纳入对员工的考核之中;管理层身体力行与客户保持接触,收集客户体验的信息。在2009年股东大会上,马云再次重申“客户付给我们钱”,公司是“因为客户的钱而成长”。 正是这种理念,让阿里巴巴在诸多公司中鹤立鸡群。通过用户口碑带来的巨大影响力,让其赢得了声誉。去年,它没有因为经济衰退而裁员或者降薪,而且保持了与往年同样的加薪幅度。不仅如此,它还推出了更优惠的外贸类电子商务产品,让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下的生存率提高了五倍。毕竟,这家以内外贸易为支柱的公司受到的冲击远远大于许多国内互联网公司。 毫无疑问,这些举措会被分析师看空。他们斥责其商业模式的变动带来的赢利不确定性。互联网同行则嘲弄其缺乏实际措施的盈利举措。事实上,伴随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成本的不断投入,阿里巴巴早晚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如何让这个庞大的帝国为股东带来更多持续性的丰厚盈利?看看阿里巴巴庞大的帝国,就知道投资者为什么对它爱恨交加:它坐拥淘宝2亿用户,3亿支付宝用户,并占据中国B2B市场的半壁江山。 马云似乎是个顽固的“右脑思考者”,坚持要将公司打造成一家“有理想和有信仰”的公司。为中小企业成长和服务,是这家公司根深蒂固的价值观,甚至股东利益也要让位于客户利益和员工利益。未来十年,阿里巴巴的庞大帝国将承载1,000万家中小企业、1亿个就业机会和10亿个消费者,在构建21世纪的商业区文明中成为全世界最伟大的公司之一。这个伟大的狂想正在被实验:打通淘宝和阿里巴巴,构建“C2B2B2S”的商业生态链。更为宝贵的是,开放、分享、承担责任、全球化,正在成为这家公司的新标签。就公司的成功和前景等话题,本刊编辑最近对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CEO卫哲进行了专访。以下是采访摘录。 《财富》(中文版):阿里巴巴为什么会连续两年脱颖而出? 卫哲答:伟大的公司可能不再是资产大、规模大或者是利润大,而是用户和客户数量的庞大。互联网的资产和营收可能无法与传统行业的巨无霸相比,但却可以创造用户体验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今年,阿里巴巴的企业用户数会超过百万,用户数超过5,340万,淘宝的用户有2亿,还有3亿的支付宝用户。能够对如此多的人产生影响,可能在中国企业中屈指可数。 进一步讲,“大”和“伟大”有区别。电信运营商、游戏公司可能也会有很大的规模,但是,(企业)是否受到尊重,在于能否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能否创造打动客户内心的服务。阿里巴巴帮助中小企业成长,对社会创造价值并做出贡献,这就是我们的使命。 如何看待对手? 阿里巴巴尊重对手。望远镜里没有对手,显微镜中有对手。我们不是一味地模仿对手,变成一家山寨公司。我们发自真心地向对手学习,学习他们如何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我们的理念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赢利不是第一位的,自从2003、2004、2005年提出以赢利为目标的口号后,在我们解决生存问题之后,我们就没有再提出过任何跟财务指标相关的目标。事实上,商界肯定不会因为抄袭而佩服阿里巴巴,而是看到我们做出了更多提升客户服务的努力。 相关稿件
|
500强情报中心
|
深入财富中文网
|